2021-10-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記憶的變化與定型:《12元的高雄》

黃信恩《12元的高雄》紀錄他從高中到近年來高雄的變化,更多是沿著公車前進,投入12元就能繞行三民、新興、前鎮、小港等區裕,這本書是對舊高雄市區的回憶爬梳。十幾年來,不僅他的身分改變,高雄地表也產生極大變化。
我一直覺得,七年級生會不會是目睹高雄變化最大的世代。跟黃信恩生活在同個年代,我始終攀在舊高雄市區的周圍,在鳳山與大寮地區活動,除了高中每天搭客運到火車站旁邊上學。那時候我並不是投12元,而是剪月票;忘記帶月票的話就必須投42元。清晨第一班的客運冷氣很強,窗戶始終浮貼著霧氣,得擦一下才能看見自己到哪個站。
高中畢業之後我到台北讀書,那段時間我每次回高雄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一樣。高中上課期間還能聽見火車經過的聲音,後來聽說鐵路地下化準備動工,於是車站遷移、臨時車站啟用、中博地下道改成高架橋;火車站周邊出現大改造,變得陌生,這還不包括後來的高鐵、捷運、甚至輕軌等。不過卻無法留住外移的產業與人潮。
〈疏城記〉寫出商圈移轉的樣態。高中時,新堀江是最時髦的地方,每次來都要進八重洲大樓,眼前一格一格的商店像是蜂窩,幾個學生鑽進去就能站滿所有空間。累了之後不是坐在路邊吃滷味,便是到泡沫紅茶店來一份炒泡麵。飽餐一頓後打電動或鳥獸散。鄰近的大統百貨在我國中時燒毀,直到高中畢業才又重新營業,但當年的盛況卻已難複製。爾後人潮逐漸往北移動,農十六、新左營取代新堀江與火車站周邊。現在從外地回高雄,下車點都已經不是高雄車站,更多時候是新左營或技擊館捷運站。
自己在國中畢業之前都還沒有「高雄市區」的概念,大眾運輸始終不怎麼發達,也鮮少出門。即使後來縣市合併後,到市區(無論是左營還是高雄車站)還是習慣說「去高雄」,彷彿自己不住在高雄市。高中到了火車站旁邊,才發現原來外面賣這麼多東西。身上有一點錢之後就能坐在速食店,記得當年最喜歡溫蒂漢堡的烤洋芋,黏稠的起司與軟嫩的馬鈴薯,即使每次舌頭都會被燙傷,存夠錢之後還是習慣去點一份。
很多事情都是在離開高雄之後才曉得,例如空汙。現在回想高中時期的冬天,並不特別覺得霧茫茫,只感覺比現在冷,時常縮著脖子出門趕車。一直到嘉義讀研究所才發現,冬天有點朦朧,好幾年後才曉得這是空氣汙染。但也許是過去就生活在工業區,已經習慣煙霧或爆炸聲。縣市合併之前,高雄市被工業區包圍:岡山、大社、仁武、大寮、林園、小港等,在我過去住的地方,打開窗戶就是高壓電塔,巷子出去式變電所,每年能夠領到台電補助,這都是生活日常。但在其他地方卻不尋常。
翻著這本《12元的高雄》也想著過去那些改變與不變的高雄風景。2009年又回到高雄居住之後,對於這座城市又有不同體驗。開始搭捷運、蓋了一些新場館、駁二月來越多人、走在為數不多的人行道、縣市合併後就連旗山美濃杉林甲仙都是高雄市,跟記憶裡的高雄差距很大。然而,街道巷弄或市場裡的風景卻又維持不變,騎車逛菜市場、到哪裡都穿拖鞋短褲。很多事物已經在時空流轉中消失,看完《12元的高雄》,很慶幸總有人寫下這些回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