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一分耕耘,1.35倍收穫?」我和學生談原住民加分制度

今天,幫國三的學生預習了瓦歷斯‧諾幹的〈獵人〉一課。作為課外補充,額外講解了〈荒野發聲〉,讓學生了解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原住民族所遭遇到的困境。
溪魚在大安溪汙濁的溪水掙扎的聲音,你聽見了沒有?鑽孔機碎裂土石的驚呼聲,你聽到了嗎?雨水踩在鬆軟山麓的跌倒聲,你聽過嗎?嘩嘩嘩地奔流到任何一條山溝。
下課前我問學生,你怎麼看待原住民加分制度?
果不其然,我聽到了學生們最常提起了「一分耕耘,1.35倍收穫。」這句話,之前也從高中學生的口中說出,帶著怨懟和不滿。
細究其原因,學生不滿的點大多圍繞在那些「具有原民身分,但早已適應漢人生活」的同學。這類型的同學並沒有受到太明顯的剝奪,甚至擁有比其他人更優渥的生活條件。乍看之下,確實容易讓人產生不合理的感受。
然而,這畢竟只是部分的案例。當我們只著眼在特殊個案時,便會忽略那些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卻一併遭到訕笑的人們。

原民加分制度,真的是對一般學生「不公平」嗎?

很多同學其實根本不知道,原住民保障名額和一般生是分開計算的。
原住民學生參加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新生入學,除博士班、碩士班、學士後各學系招生不予優待外,依下列規定辦理;其入學各校之名額採外加方式辦理,不占各級教育主管機關原核定各校(系、科)招生名額。──《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第三條
也就是說,不論他有沒有加分,都不影響你是否能考上心目中的志願。說穿了,你的落榜只不過代表在和其他漢人的競爭上,你失敗了。因此而遷怒原民,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35%的加分,真的很多嗎?

當你必須放棄自己的族語、遠離自己的家園,甚至必須換上一個漢人認可的名字,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這35%的加分,真的有很多嗎?
講到這點,就不得不提一下媒體識讀的問題。現今接收資訊太過於便利,以至於大多數人在看到訊息的當下,便習慣性地做出反應。因此,新聞標題愈來愈聳動,立場愈來愈偏頗。只要能引起群眾留言、互相批鬥,便可以擁有觸及率以及背後龐大的經濟效益。
我和學生說,雖然課本不會教,但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周遭的朋友、同學乃至於媒體,都在批鬥原民加分制度,甚至引用了極端的案例來加強自己的論點時,不妨多想想,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會不會有另外一個角度,雖不曾被提起,但其實一樣重要?
我不會否認有「特例」的存在,但了解整個制度的設計,以及加分背後所代表的意涵,才是促進思考的有效方式。或許,政府可以再針對個案做特別規範?針對已經全然漢化,但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同學,是否應該維持一樣的加分標準?我相信這些都是可以協商、改善的目標。
但如果所有人都抱著「1.35倍收穫」的訕笑心態看待,是無法達成理性討論的。
課堂最後,我和學生說:
「不論你支持與否,希望你能明白:為了得到所謂0.35倍的『收穫』,有些人付出的不僅僅是一分耕耘,而是為了融入這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犧牲了自己的母語和部落。」
我不確定憑著個人的能力能夠改變多少,但若能讓一名學生試著開始思考,甚至能開始影響周遭的同儕,我想也是美事一樁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