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回憶起已經不存在的人事物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邀請你共享這本,來自1998年葡萄牙的作品。
📖《畫鳥的人》
✏️作者:莉迪亞 豪爾赫 Lídia Jorge
✏️譯者:顏湘如
故事的建構來自回憶,來自某個人的記憶,某個身在大家族裡的孫女,華特的女兒,回憶著她長年不存在的父親。你可以想像在一群人共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自成一個小世界,像《百年孤寂》,或像《紅樓夢》,或像哪個人多嘴雜的大宅子裡住著的大家庭,農業時代常見的那種環境。剛好是世界有劃時代變遷,革命推翻舊政治,新生活方式挑戰傳統日子,那種新舊價值觀交疊或輪替的五、六〇年代。
三代同堂,大家族共居,除卻一個人,華特。浪跡天涯、遠走他鄉、孑然一身、漂泊無定,他成為了家族共同的奚落話柄,成為父兄譏諷的存在,成為這個半封閉的場域裡,壓力鍋爆炸的出口,與整座房子呈現鮮明對比,屋裡子孫滿堂,卻盡是缺席和遠離⋯⋯
華特的女兒,整部作品透過她第一人稱的口吻,發散的、迭宕的、任回憶交錯往來的想起這個缺席的存在,這位畫鳥的人。貫串全文的一條軍用毯和華特從世界各地寄回來的他描繪的鳥,透過物件聯繫真人,以物在人在的幻想,建構出缺席童年父親的形象;後以家族書信往來,出走至世界各地的親族們回報關於華特的訊息,補齊華特穿梭於各國的身影,處事風格、待人接物,建立在一封封家書的描繪,混以自己的見解,拼貼想像的父親。
「她想到大自然景象是如何披露不可逆的歲月。她想到戰後紅罌粟花在麥田表面隨風搖曳,宛如人的鮮血化為家鄉的花朵,另外還有其他類似景象充斥著一個國家的悲劇史頁,後來簽訂停戰協定後還鐠成了樂曲。」見微知著,這樣的情感不僅存在於華特的家族,或許在人類歷史上,這樣的風氣廣泛的涵蓋了當時的歐洲。
導讀中有提到「Saudade」是葡語文學的經典命題,一種因距離產生的既親密又憂鬱的情感,一種想要破除距離的渴望,又明知不可得的糾結。而這樣的情緒存在於華特女兒物理和精神層面,現實生活中遙遠的距離,血緣關係上親疏的進退,歡迎你打開這本書,和我共同閱讀這樣的美。
關於缺席的親人,家族的記憶,總覺得讀完有種苦澀的感覺,你覺得呢?
☺️喜歡的話,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