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利他VS利己
其的最明顯的例子人心中都有「利己」和「利他」

當你常常會思考做哪些事情可以幫助到身邊的朋友或是大眾,就是代表心中的利他比例大過於利己,也代表你會有行動力去行善; 當你每天只顧慮到自己和家人,自然你的心中就是利己的比例大過利他,你會想要去行善,但只限於想。最近連續訪問了六位作家,發現每位作家都倡導「利他」,愛瑞克也在新書中建議要依照年紀做出利他的佔比。

所謂利他,其實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捐錢到需要的單位,比如利用假日閒暇時間做志工服務或是去老人院跟需要陪伴的長者聊聊天或是寫一本鼓勵人的書....捐錢是指「財布施」,這是最簡單的佈施方式,也是大眾最常用的佈施方式。寫一本鼓勵人的書就是「法佈施」,分享智慧給大眾; 另外一種是「無畏施」,就是用自身的無懼勇氣或是樂於挑戰的個性來渲染給身邊缺乏者這種個性的朋友們。

像我喜歡挑戰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例如:馬拉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學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勇敢改變 之前有寫過一篇
    學會消化
    曼巴精神就是 自我要求追求卓越 恆毅力Grit
    心定智慧才會展現 近日與朋友們聊天,才發現好幾個朋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心靈平靜....
    實虛轉換 最近這兩週因為早起晚睡,有時候坐在沙發看書或寫文章,不自覺就睡著了,在這短短十幾分鐘我好像意識接上另一個平行時空,我知道這說起來很奇妙 ...
    對象: 職場新鮮人/大學生 要培養的軟技能 1. 行動力 2. 體貼人心  3. 恆毅力 4. 專注力 5. 好奇心 6. 閱讀能力
    勇敢改變 之前有寫過一篇
    學會消化
    曼巴精神就是 自我要求追求卓越 恆毅力Grit
    心定智慧才會展現 近日與朋友們聊天,才發現好幾個朋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心靈平靜....
    實虛轉換 最近這兩週因為早起晚睡,有時候坐在沙發看書或寫文章,不自覺就睡著了,在這短短十幾分鐘我好像意識接上另一個平行時空,我知道這說起來很奇妙 ...
    對象: 職場新鮮人/大學生 要培養的軟技能 1. 行動力 2. 體貼人心  3. 恆毅力 4. 專注力 5. 好奇心 6. 閱讀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讀完《環保一年不會死》,對於其中提到的「利他v.s利己」的討論,覺得有些思考。 書中提到,如果陷入「利他」還是「利己」的對立討論中的話,那環保的意義一定會失焦。這個時代很強調要「愛自己」,但也不知怎麼的,至少在環保的議題上,好像環保=利他=不愛自己,愛自己的意思應該就是 : 想吃就吃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最右邊的程度則是代表剛好快突破具備一定財富的點,例如每月有著一百美金以下的結餘可資運用。好像不是完全沒有閒錢可以拿出來,但又不是很多,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無痛的分一些錢出來幫助他人,是沒有問題的。在珍惜自己的前提下,去幫助別人,可以帶來快樂。而在有一些結餘的前提下,也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讀完《環保一年不會死》,對於其中提到的「利他v.s利己」的討論,覺得有些思考。 書中提到,如果陷入「利他」還是「利己」的對立討論中的話,那環保的意義一定會失焦。這個時代很強調要「愛自己」,但也不知怎麼的,至少在環保的議題上,好像環保=利他=不愛自己,愛自己的意思應該就是 : 想吃就吃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最右邊的程度則是代表剛好快突破具備一定財富的點,例如每月有著一百美金以下的結餘可資運用。好像不是完全沒有閒錢可以拿出來,但又不是很多,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無痛的分一些錢出來幫助他人,是沒有問題的。在珍惜自己的前提下,去幫助別人,可以帶來快樂。而在有一些結餘的前提下,也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