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年間創業的茶寮「硯石亭」。
前方有一塊灰地白斑的「硯石」傳說空海在神護寺修行時,嵯峨天皇下旨要他寫「金剛定寺」匾額,那時清滝川水暴漲,勅使無法過河,空海以這塊石頭為硯,提筆沾墨凌空書寫,墨字飛往遠處金剛定寺,轉眼門額浮現文字,現在寺院雖已不在,聽故事配麻糬甜食很剛好。
當然這塊石頭應該不是作為硯台的石材,主要在宣揚空海法力無邊。
硯台有分「唐硯」及「和硯」,中日大不同,和硯色調模樣沈穩,有名的石材有土佐硯(高知縣幡多郡)雨畑硯(山梨縣早川町)、雄勝硯(宮城縣石卷市)、赤間硯(山形縣宇都部)。雄勝硯因東北大震災停產而入手困難。
硯石亭位於山腹,鄰近神護寺,店內寬廣的空地,抬頭能楓紅漸層出的自然天井,狸貓在傘下迎接客人,排列一張張紅毯長椅,或是在疊蓆上擺著低矮圓木桌以及座布團。
最旁邊設計近似川床席次,徜徉秋意濃厚的氛圍中。
楓葉在上方,也在碟子裡,抹茶尤其對比鮮明。高雄名物「楓葉麻糬」道明寺餅上塗滿厚厚的自家製紅豆泥,一個一口大小串成的甜食。綿柔米粒口感分明,搭配細緻紅豆泥,不至於過甜。
野點傘及長椅緋紅布的相融感,落了滿地的楓葉形成的天然毯子,掠過席地而坐也毫無有違和感的發想。
氣溫宜人時,陽光燦燦嬉戲其中,穿梭滿山的楓紅無所拘束,佛門故友決裂、投擲筆墨神話、寺院幾經衰退中興,高雄山依然華美如故。
不懂或對歷史沒興趣的人們,看了也會讚嘆秋景很美。雖然自己是深感鑽研理解後的加乘樂趣,就像是左右打量那盤紅葉麻糬,思考到底哪裡像楓葉了?
縱使人人有各自的美感快樂,而我也想把自己的樂趣絞盡腦汁包裝,要怎麼樣才能把寺院神社的淵源說的好玩,能讓人們跟著會心一笑,或是共情傷感。
這一代人都在精神焦慮、日益壓力沉重的現實中,執筆之人除非有厚實功底,文字傳達越來越趨向小眾,啜飲苦澀的抹茶,我坐在秋陽溫柔中撫摸頭的慰藉裡,琢磨該怎麼把淺薄的筆持續打磨,希望有天隨手路邊的石塊都能即興磨墨,凌空成字而不需苦苦思索。
「誰在乎這些啊?」
「沒差,我在乎就夠了。至少對的起自己,對的起這些走過的路。」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