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碎碎念的家人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兩則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最近家務事一籮筐,原本預定的功課一直落後,無心拼經持咒。前幾天家裡請了菲傭照顧公婆,菲傭來的第一天,婆婆就給她下馬威,除了一堆家務事要做外,還要照顧兩老,並令菲傭晚上睡地板。我與婆婆溝通許久,不可讓菲傭睡地板,不可監視、控制、謾罵、碎念,要將菲傭當家人,婆婆家裡還有兩間空房空床,不解為何要菲傭睡冰冷的地上。但溝通不良,婆婆非常堅持己見,接下來的日子,婆婆與外傭及看護每天互看不順眼。
時時提醒自己要善護念,但慈悲還是要有智慧,若看到不對的事情還要孝順、順從,是否也跟她一起造業?所謂慈悲,應該要擁有菩薩心腸並有獅子的力量,唯此才能保護善良弱勢的人。或許我的智慧不足,為了保護菲傭而讓婆婆不高興,最後我還是去買一張全新的床給菲傭睡。當然,婆婆很生氣,我就任她唸,當做修忍辱波羅蜜,寧可讓她唸也不願她造業。
買床是小事,婆婆每天碎念,菲傭無法忍受,最後兩人天天上演哭鬧、惡鬥的連續劇,最後我無法保護菲傭,也不想讓婆婆生氣,只好解聘菲傭放她自由,希望她能找到好僱主。菲傭走了,於是再花三倍的錢請台籍看護,結果來三個走三個,都待沒幾天就走了,請再多的看護或外傭,每個都與婆婆不合。
這些日子精神衰弱,每天處於低潮情緒、負能量的環境;另一頭,還要照顧癌末住院的公公。同時,我正在消外道願業障,所以干擾頻頻,每天晚上回到家都駝著背走路,腰酸背痛,腹脹腹痛,身心受創,修行之路實在崎嶇難行。
蔡師兄:「修行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進而提升心性,不是求佛幫你改變現狀。」於是再三懺悔,跟婆婆道歉,道歉不是認同她的無理取鬧,而是撫慰她的心及修復我的心,道歉後完全放下了,內心自在解脫。
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是教導我們不斷向內心去聽、去看,聽到最後一片寂靜。每晚反思跪懺唸《六祖壇經》懺悔品,每次唸完內心很難過,德行智慧皆不足,沒處理好人的問題讓家裡失和。提醒自己,情緒是一時的,慧命是生生世世,不要讓「生生世世」的慧命,輸在「一時」的情緒。人生苦短,輪迴無止盡!
一步一步走來,看似折磨卻是歷事鍊心,每一次打擊,都是修行,迷時師渡,悟了自渡,道歉與懺悔、無我與忍辱成為日常,看到自己愈來愈卑下心,愈來愈慚愧心,磨過後,才發覺自己已經走在修行路上,一切好壞善惡都充滿感恩。
分享二
在服務業工作,大環境不好壓力越大,本來上晚班要扛業績和報廢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很大,加上又有美食外送的服務,幾乎快喘不過氣來。因為業績不理想,我們增加製造數量,但一個人面對這些,壓力真的很大;在擔心客人少又擔心報廢過多的時候,更是心煩意亂。想到精舍蔡師兄說過,要「身忙心不忙」。想想這麼多事情,以我一個人的能力,在下班前一定做不完,於是照以前經理教我的「做重點」,只要問心無愧、對得起良心就好。感恩隔壁課的好夥伴,在我忙其他事的時候幫我計價,總算順利完成當晚的工作。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無法承擔又必須承擔的事,以前遇到這種事情會選擇求神問卜,但往往錢花了很多,又惹了一堆麻煩。到精舍這麼多年來,最大的收獲是,除了遠在台北的二兒子外,全家都先後自願改吃素,家族中爭吵、怒目相向的狀況變少了。以前我遇到困難會煩躁不安,雖然現在依舊,但是時間縮短,消業障和外道業力功不可沒。隨著《六祖壇經》的經文數增加、聽高僧大德解說《六祖壇經》和《金剛經》,腦中的思維慢慢在改變,希望能早日放下執心,找到心中的淨土。
(分享完畢)
人世間的考驗一向很多,人生下來後逐漸變老,年輕的時候感受不到身體漸漸衰老,到中年後就很有感了!各種器官逐漸退化、外貌變老、頭髮發白、皺紋變多、身體機能持續下降,大概只有血壓、血脂、血糖還在持續升高!
各式的疾病接踵而來,年輕時得了感冒可能兩三天就康復,到後來得了感冒得要兩三周才能病癒,若還患上各種難搞的疾病,可真是週週要到醫院報到!此外還有家庭問題、婚姻問題、交友問題、分財產的問題……等,這些就像鬧劇一樣,隨時都會上演,且一演還演好久!
上述的案例您曾經遭遇嗎?如果家中有個愛碎碎唸的人,您該如何化解?有緣人說道:「再三深思,再三懺悔,跟婆婆道歉,道歉不是認同她的無理取鬧,而是撫慰她的心及修復我的心」,這確實是個好方法,給彼此台階下,至少不會讓對方把不滿通通用「碎碎唸」發洩出來,影響全家人。圓滿比對錯重要,「日子還是要過,一切圓滿就好。」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無法承擔又必須承擔的事」。小編同修近來也如此,因為人事異動,他接了一個業務非常多事的職務,平時的狀況都「很忙」,時常還會「大忙」,沒什麼空閒與時間。今天早上他說他全身痠痛,但明明才過了三天連假,這幾天也沒做什麼,何來疼痛?原來是來自心理的壓力,看來心理真的會壓垮生理,身理與心理是無法切分的。
人生的考驗,遇到了還是得要咬著牙關面對。我們常說人生下來就是面對生老病死,所以要「不執著」。「不執著」三個字好寫,唸起來也簡單,但遇到狀況時才發現我們「事事都執著」!執著身體、執著金錢、執著愛情、執著友情、執著人家說我壞話、執著人家欺騙過我……等,這些若真的執著在心裡了,想到了就會很苦!
要怎麼不執著呢?《六祖壇經》提到了淫,這裡的淫用譬喻來說可以泛指為舒服、想要或是舒適的環境等狀態,對於這些狀態,無論是金錢、愛情、舒適圈……等,都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內容,但一輩子追求這些,最後會剩下什麼?最後會得到什麼?從結果反推,或許就能悟到什麼。
《六祖壇經講記》解釋「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前面那一句話是因,後面這句話是果。『淫性』就是我們所講的污垢、污穢。我們今天為什麼會輪迴?因為每個人都有淫性,淫性表面上是污垢,清淨的性表面上是清淨,你不要以為它們兩個不一樣。為什麼?淫性是本能,淨性也是本能,它同樣都是成佛的因,意思就是真心跟妄心同樣是那顆心,那是一樣的。這樣說是對,但是如果你展現出來的是淫性,你就是眾生;如果你展現出來的是清淨,你就是佛。
『除淫』,這個除不是刻意去除,就是知道它是虛妄不實,你就自然不會貪愛了。你說:『有可能嗎?』連不是修行的人都有可能。男女的情欲雖然是很誘人,但是它抵不過毒品。你問吸毒的人:『吸毒跟情欲,你要選擇哪一個?』他會選擇毒品。有沒有什麼勝過毒品?就是清淨。所以,叫你修行大家都臉苦苦的,你都不知道修行有多麼快樂。我們不知道不明白,如果明白了,自然你就可以恢復清淨的本性。」(引用完畢)
「人生的本質是苦的」,這對享樂的人來說非常難理解,不過也不急,總有一天會遇到「苦」。遇到這些難境,若真的解不了,建議先請示是否有因果問題等干擾,從問題核心下手才能有效率地解決問題。但除了因果問題,人生中確實還有許多得自己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是因果或外靈造成的。面對這些問題,真的得請您鼓起勇氣面對,「人生還是要自己去歷鍊;若沒有磨過、苦過、哭過、累過、痛過,是修不下心,淨不下來,難生菩提,不求出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牟尼精舍成立甘霖慈善積德會,將收集到的物資分派給社會上需要的人。其實除了甘霖積德會與精舍業務外,許多師兄姐也會有自己的度眾業務,有些是來自於任務,也有些是自己的志願。   近來一位師兄送物資到我所居住的鄉鎮,有幸到寒舍一坐,我盼了八年,總算是把師兄盼來了。與師兄們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緣、如是受,現在是因果大清算的時期,在因果大清算時,累劫累世的業力會排山倒海而來。所以,大家要把握可以消業障、外道願和提升心性的時間,多消業障可以避開災難,平安就是福,因為再大的金山銀山,也換不來平安的人生。」   依照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的外婆,民國25年生,生活大致上都能自理,每天巡田水、做簡單的農活、傍晚虔誠供奉自家佛堂的菩薩,到了晚上九點就休息了,生活很規律,身體還算健康,不需要晚輩操心。但是,幾個月前到外婆家探望時,她很反常地躺在客廳的角落裡滿臉病容;數天後的夜晚,收到外婆緊急進入加護病房的通知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從事幼教工作,近來有一些想法:   一、幫孩子清洗衣褲,去掉自心的我執和我慢   記得剛進入職場時,必須幫孩子換尿布、擦屁股、洗髒掉的衣褲,當時內心很掙扎,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慢心作祟,經過老師的經驗指導,如今動作比較熟練。為了讓自己更進入課室經營的狀態,更深入了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人間淨土何處尋?   「信佛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心中的佛。」—聖嚴法師   暑假跑了兩個甘霖的案子,想起曾經在佛前說過:「要到美國當社工師或心理師弘揚佛法」的往事。多年前許此願後,沒幾個月,卻在紐約市大社工所的電話面談被刷下來,正茫然不知所措時,感恩佛菩薩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工作越忙,越要心定,將工作排出優先順序、訂定行程與人接洽、審閱各單位送來的資料、進行會議……等等。工作再忙碌,我也堅持每日都要誦經、唸佛持咒、閱讀高僧大德文鈔,把佛法的智慧當成充電站,洗滌、淨化心靈,用最清淨的心來面對人世間的紛紛擾擾。   心的應用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牟尼精舍成立甘霖慈善積德會,將收集到的物資分派給社會上需要的人。其實除了甘霖積德會與精舍業務外,許多師兄姐也會有自己的度眾業務,有些是來自於任務,也有些是自己的志願。   近來一位師兄送物資到我所居住的鄉鎮,有幸到寒舍一坐,我盼了八年,總算是把師兄盼來了。與師兄們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緣、如是受,現在是因果大清算的時期,在因果大清算時,累劫累世的業力會排山倒海而來。所以,大家要把握可以消業障、外道願和提升心性的時間,多消業障可以避開災難,平安就是福,因為再大的金山銀山,也換不來平安的人生。」   依照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的外婆,民國25年生,生活大致上都能自理,每天巡田水、做簡單的農活、傍晚虔誠供奉自家佛堂的菩薩,到了晚上九點就休息了,生活很規律,身體還算健康,不需要晚輩操心。但是,幾個月前到外婆家探望時,她很反常地躺在客廳的角落裡滿臉病容;數天後的夜晚,收到外婆緊急進入加護病房的通知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從事幼教工作,近來有一些想法:   一、幫孩子清洗衣褲,去掉自心的我執和我慢   記得剛進入職場時,必須幫孩子換尿布、擦屁股、洗髒掉的衣褲,當時內心很掙扎,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慢心作祟,經過老師的經驗指導,如今動作比較熟練。為了讓自己更進入課室經營的狀態,更深入了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人間淨土何處尋?   「信佛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心中的佛。」—聖嚴法師   暑假跑了兩個甘霖的案子,想起曾經在佛前說過:「要到美國當社工師或心理師弘揚佛法」的往事。多年前許此願後,沒幾個月,卻在紐約市大社工所的電話面談被刷下來,正茫然不知所措時,感恩佛菩薩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工作越忙,越要心定,將工作排出優先順序、訂定行程與人接洽、審閱各單位送來的資料、進行會議……等等。工作再忙碌,我也堅持每日都要誦經、唸佛持咒、閱讀高僧大德文鈔,把佛法的智慧當成充電站,洗滌、淨化心靈,用最清淨的心來面對人世間的紛紛擾擾。   心的應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前情提要,當婆婆來台北住個幾天,我就會陷入焦躁不安,一直要等到離開,我才能夠全然放鬆。可是在別人的眼裡,她明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人,怎麼只有我覺得她是壞人?) 親愛的孩子,就在你數算完婆婆膽小、脆弱、保守、害怕蟑螂、一天到晚講重複的話,是否覺得,那些話一出口,很像魔法棒唸錯了咒語裡的幾個音,噴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前情提要,當婆婆來台北住個幾天,我就會陷入焦躁不安,一直要等到離開,我才能夠全然放鬆。可是在別人的眼裡,她明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人,怎麼只有我覺得她是壞人?) 親愛的孩子,就在你數算完婆婆膽小、脆弱、保守、害怕蟑螂、一天到晚講重複的話,是否覺得,那些話一出口,很像魔法棒唸錯了咒語裡的幾個音,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