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不像禮物的禮物,卻實實在在

    傍晚的餘暉,趁上廁所時,偷喘口氣來感受大自然
    傍晚的餘暉,趁上廁所時,偷喘口氣來感受大自然
      我想,應該不常會有人這麼送禮的,但今年初時就已經想過要拿到,只是在包含疫情在內的各樣變數後,變成我的生日禮物。
      其實「受傷」跟我生命始終有脫離不了的關係,從小到大,三天一小傷、五天一大傷,早已見怪不怪。稍微盤點幾個比較大的:三歲時因伸手去媽媽的砧板而差點被切掉手指頭,所幸有接回;國小開學前一天到國小騎單車,因閃避其他人而摔進水溝,頭部開刀25針,好險沒傷到眼睛;小學三年級騎單車時很傻地穿越網球網,脖子被網球鋼索割傷,後腦杓也有敲到,好險速度沒有太快,沒傷到喉嚨;國中三年右手各部位都接連受傷包起來,就順便練會左手吃飯寫字丟球;大二在一場壘球比賽接連被壘球傷到雙腳膝蓋,才發現我膝蓋狀況比我想像中還棘手,就一路帶護膝到現在;大學兩度過勞送急診,併發換氣過度症狀好一陣子都會復發;新訓時支氣管炎,新訓兩度外出轉診,好處是幾乎都不用操課;服役時睡覺到半夜兩點,大腿被蜜蜂螫到,痛到跳下床求救,所幸沒有到嚴重過癮反應;,前年工作時,因為持續搬重物,右手腕的軟骨鬆動,一度連機車握把都轉不動;前陣子還因為打躲避球時跌倒,因為來不及用手撐地,用全身重量壓在右腳膝蓋上...。
      受傷多到很多時候似乎變成「三折肱成良醫」,各種土法煉鋼的應急救援,都只是家常便飯,甚至是前幾年被母校的大學入門真人講堂邀請去分享受傷到療癒,畢竟我的本名諧音就是「治癒」。但密醫久了也不是辦法,總是需要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來確保各樣的傷可以處理,所以陸續也上了一些簡單急救、或是拿到了C級貼紮的證書(肌貼對於肌肉各種出狀況的我來說真是好東西)。只是到了去年拿到了攀樹乙級教練證照,就覺得除了自己的傷以外,如果我課程的學員有發生甚麼狀況意外,我可能也會需要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就報名了WFA初級野外急救證照課程。
      說實在的在工作繁忙到暈頭的現在,快要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了,還要北上參與兩天的工作坊研習,真的是不輕鬆,但對我而言這樣的進修,是我十分享受的,雖然原定兩天16小時的工作坊,講師竟然超值的上了19小時,腦袋真的感覺脹脹的,但應該不是「顱內壓升高」啦XD只是還是很緊張焦慮的在演練時,要不斷思考能做甚麼急救來處理傷患,因為處理人命不是嘻嘻哈哈就能隨便面對的,而是需要更嚴謹、更慎重的用各樣資訊來評估,才不會下錯判斷,但還有太多不熟的部分需要更多時間的練習,畢竟不常操作的東西,會逐漸地變得陌生。
      所以對我而言,在生日當天工作後,連夜搭車趕往台北,度過兩天精實的學習,領到了證照的那一刻,豈不是一個好的生日禮物嗎?這樣的價值我想,應該超過吃一頓大餐太多太多了。
    熱騰騰的WFA證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