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8.與其奢望孩子自動起床,不如教會他們別發起床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何就是有些家庭能不經常暴走,早上走出家門時都有說有笑?當被轟炸式的狂催狂念叫醒,誰會不翻出一張臭臉、死臉、彷彿你欠我三百萬的模樣嗆爸媽呢?

raw-image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

聽眾朋友們晚安,每天一大早,你們家都是誰負責叫孩子起床?這位大人負責的結果,是讓狀況都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還是經常失控暴走?如果左鄰右舍生得多,是不是幾乎都會聽見大呼小叫,此起彼落,而且以女人的罵聲居多?但為何就是有些家庭能不經常暴走,早上走出家門時都有說有笑呢?

家政夫發現,這些家長是屬於不太發脾氣,小孩是屬於稍微有點耐心的類型。或許你會抗議,說如果孩子肯乖乖起床,做媽的又怎麼會變成母老虎?但以家政夫自己小時候的經驗來說,每當持續被轟炸式的狂催狂念叫醒,便會翻出一張臭臉,頂著那張臭臉、死臉、你欠我三百萬的模樣被爸媽看見時,肯定又會激起另外一場腥風血雨。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災難重蹈覆轍,家政夫有三招小秘訣:

一、平時就提醒小孩要好好說話:

小朋友偶爾都會玩瘋、玩到忘我,講話沒大沒小或太吵,由於家政夫能夠忍受的音量很低,所以會刻意把他們叫來面前,握住他們的手,我比一的時候,他們就以我能在他們玩樂時,可以接受的聲量說:「我講話會小聲。」

等我比二,他們再說:「我講話會小聲。」

如此輪流講完七遍,才放他們回去。

為什麼不讓一口氣講完七遍,而是分次,而且越慢越好?因為這個動作是在訓練耐性,也是在嚴肅的警告他們,爸爸對於這件事情很在意,雖然不會用罵的用打的,但會很有耐心的慢慢磨、慢慢熬,直到你學會為止。

根據經驗,這個方法等密集的練習個二十次之後,孩子便會牢牢記住。

二、孩子真的有醒嗎?

我知道已經許多家長,會打開說故事的PODCAST叫小朋友起床,這跟家政夫好多年前運用YOUTUBE影片、卡通頻道的方法類似,但有個導致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是在打開這些聲音後,至少每三分鐘要來搖搖孩子,確定他們有醒過來能夠聽得見才行,因為很可能PODCAST開個五分鐘、十分鐘之後,孩子早就睡進第二輪了。

三、一個人的耐心有限,父母必須黑臉白臉兩面夾殺。

爸媽也會因為追劇、打怪、熬夜加班而晚睡,既然晚睡了,早上起床就不容易有好心情,抱著渾沌混亂的脾氣去對付小孩,怎麼可能有原則、有耐心的堅持到最後,但如果夫妻倆能互相支援,不但會令彼此的好感增加,不把對方當成漠不關心的、扯後腿的,更能發揮個性上互相彌補的優點。

一個脾氣硬講規矩,另一個脾氣軟懂變通,可以讓小朋友在黑臉與白臉的夾殺下,感受到爸媽對於〝早起、別遲到〞的原則炮口一致,勢必得服從,沒有漏洞可以鑽。

家政夫覺得,要讓孩子乖乖自動起床很難,但如果被吵醒叫醒之後,還能心平氣和的好好說話卻有可能。關鍵在於爸媽有一樣的目標嗎?還是其中一個總愛等到家裡吵翻天了才出來斥責,狠狠揍完孩子,又甩給枕邊人一張〝你怎麼不會教?你怎麼擺不平,笨死了?〞的臭臉呢?

其實從小朋友的起床態度,也反應了夫妻間的配合程度,你們說是不是?

《如果想要收聽更多內容,歡迎點選這一集的PODCAST》

想知道更多三寶爸的故事,立即訂閱【家政夫的悄悄話】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07531016?i=1000546050882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xkolhap0mj00806cwn5zzae/platform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政夫的悄悄話的沙龍
29會員
81內容數
我常說妻子是太陽,自己是月亮,因為一個白天起床工作,一個只有等到夜深人靜才會精神百倍。 這種作息、性格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在共組家庭又養育三個兒子之後,究竟該如何生活?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燒盡雅馬遜雨林呢? 馬上去「家政夫的悄悄話」看看吧!偷偷告訴你,三個孩子都是奶爸帶大的。
2022/02/16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2022/02/16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2021/12/19
明明是他出軌,卻還推託是因為我在床上像條死魚,努力不夠,我當初是瞎了嗎?為什麼要嫁給他?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我?
Thumbnail
2021/12/19
明明是他出軌,卻還推託是因為我在床上像條死魚,努力不夠,我當初是瞎了嗎?為什麼要嫁給他?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我?
Thumbnail
2021/12/13
當把讓兒女上名校的行為,跟把寵物培養成馬戲團裡的明星,讓大家願意花很多錢來欣賞,贏得成功和讚美時,養孩子跟寵物好像也沒甚麼分別,對不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 聽眾朋友們晚安,你愛你的孩子嗎?當聽見這個問題時,你可能會很直覺的回答:   「當然愛啊!不然幫他買那麼多新衣服、新玩具,
Thumbnail
2021/12/13
當把讓兒女上名校的行為,跟把寵物培養成馬戲團裡的明星,讓大家願意花很多錢來欣賞,贏得成功和讚美時,養孩子跟寵物好像也沒甚麼分別,對不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 聽眾朋友們晚安,你愛你的孩子嗎?當聽見這個問題時,你可能會很直覺的回答:   「當然愛啊!不然幫他買那麼多新衣服、新玩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規律生活型態可以讓小孩的情緒處於穩定的情況,因為小孩通常還沒發展出高能的應變能力,太多的變化容易造成他們情緒亢奮與焦慮,長時間的亢奮與焦慮會再次影響到小孩的作息與情緒。
Thumbnail
規律生活型態可以讓小孩的情緒處於穩定的情況,因為小孩通常還沒發展出高能的應變能力,太多的變化容易造成他們情緒亢奮與焦慮,長時間的亢奮與焦慮會再次影響到小孩的作息與情緒。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在教養得過程中,我們發現要做得更多的是同理,先釐清自己的思緒、理解自己、再同理小孩。通常同理小孩得過程中,都伴隨著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養小孩這件事情,其實也療癒了自己,那個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而受傷的自己,一點一點的,在養小孩的過程中,被治癒了。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