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很容易因為自己某些既定的觀念或價值觀而跟小孩意見不合,時間緊迫的時候更會忍不住發脾氣,可事後又會有點後悔,覺得為什麼自己要發脾氣?
舉例來說,因為太晚去幼兒園早餐就收掉了,小孩因此好一陣子都沒吃到早餐,直到某一次因為感冒需要餵藥,老師打電話來才發現,我們都有點自責。當小孩前一天晚上太晚上床睡覺,隔天早上賴床導致上學快要遲到、拖拖拉拉的時候,我們想著的是:「如果你太晚去會沒早餐吃,早上就要餓肚子了,爸爸媽媽捨不得。」可是同時我們腦中馬上會跟前一天晚睡這件事情做連結,於是直接衝出口的話通常是:「你看吧!我就叫你早點睡覺,你就不趕快去睡,早上起不來又東摸西摸,你想要早上餓肚子嗎?」其實這句話也沒有錯,只是很不客氣,小孩無法反抗的時候,只能含淚繼續拖拖拉拉,而不會馬上動起來,所以這個溝通,可以說完全無效,或者根本不該說這是溝通,而是單方面指責。
每次早上都要發脾氣也讓身為父母的我們覺得很不喜歡自己的面貌,可是很常因為時間緊迫好像不得不這樣。於是我們開始跟他溝通,先問他早上沒吃到早餐會不會肚子餓,接著在跟他討論如果太晚睡覺早上就會很累、起不來的話就會錯過早餐。他聽懂了,點點頭。之後晚上我們提醒他,他就願意比較早上床睡覺。某天早上他鬧鐘沒響就自己起床,我們叮嚀他要去梳洗換衣服,他自己梳洗、換好衣服、收書包,還提醒我沒幫他準備到水壺跟手帕,我們誇獎他真的長大了,做得很好。全都準備好以後,他穿好鞋在門口等我們,對著我們說:「我今天動作很快,不會被罵了。」那個當下,雖然覺得好笑,又覺得一直罵小孩,他們也會傷心啊!
同理小孩,是教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