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貓奴,如果不是跟貓在一起,就是找貓的路上,100萬種形式的貓兒都能進到我心裡,踏踏我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比如,去草莓園找貓和找貓草莓。
我連看到貓草莓都好想通通帶回家了,如果是遇上成群活生生、毛茸茸、撒嬌賣萌的貓咪,也許真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帶幾隻回家。這次介紹的是新手貓奴「一個不小心」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老先生和老太太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房子裡,但因為太寂寞了,所以他們並不快樂。有一天,老太太突然想養一隻貓,老先生爽快應允後便出門找貓。老先生走了好久,終於來到一座滿滿都是貓的山,他決定把最漂亮的一隻貓帶回家。他先挑中了一隻白貓,又看到一隻一樣可愛的黑白貓,再來是一隻灰貓,然後是長毛貓、黑貓、虎斑貓……,老先生捨不得丟下每一隻他所看見的漂亮貓,於是最後他帶走了所有的貓。老先生領著浩浩蕩蕩的貓隊伍回家,途中貓們喝光了池塘裡的水,吃光了草原的草。回到家後,老太太看到一大群數也數不完的貓,連忙說:「我們怎麼養得起啊?整個家會被吃垮的。」最後他們決定讓貓來決定誰留下來,於是老先生就問那些貓:「你們當中誰是最漂亮的貓呢?」所有的貓都搶著說自己是最漂亮的,然後就開始打架。過了一會,老先生和老太太發現所有的貓都不見了,只剩下一隻又瘦又小的貓躲在草堆裡。他們把這隻小貓帶回家,細心照顧他,小貓漸漸長胖變可愛了,老先生說:「這可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貓呢!」。
這本書是阿姨送給好好的,咪咪初讀這本書時,就對書裡群貓相殺的情節感到害怕,覺得這本書「兒童不宜」呀!不過我們在共讀時,好好倒是從沒出現過害怕的反應,反而對書中重複出現的「好幾百隻、好幾千隻、好幾百萬隻、好幾億隻、好幾兆隻的貓」非常有興趣,常常會學我像順口溜那樣一口氣把它念完,大概因為家裡有貓的關係,他喜歡貓,所以也很喜歡這本書。
隨後自己又多看了幾次,閱讀時常有心驚之感,有時看著滿坑滿谷的貓,想到如果這是流浪貓該有多可怕;有時震驚於老先生沒節制撈貓回家的癖好;有時對老先生老太太放任群貓打架的漠然態度感到心寒等等。彷彿每次讀這本書,都會不小心挖出一件作者深埋在圖文間的「禮物」,但這禮物非但不討喜還帶著殘缺,迫使我去思索它為何而殘,及殘缺背後的意義。
咪咪最近覺得那100萬隻貓象徵的是人無窮無盡的慾望,我們總是這個也要、那個也要,沒有一個捨得放掉。選擇太多讓我們真的選.擇.太多,然後我們沒有辦法為任何一個選擇負責,那些選擇可能把我們的資源消耗殆盡,最後只能放任他們自行角力,留下最後一個「選擇」,正所謂沒有選擇的選擇。
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就一定糟糕透頂嗎?會不會選擇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悉心呵護用心培養,它也能成為美好的結果,就像那隻剩下來的、又瘦又小的貓後來不也變得又胖又可愛了嗎?
咪咪想藉著這本書跟好好談一談「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觀念,不過好好真的能理解嗎?我又該怎麼談?怎麼問呢?真是讓我傷透腦筋。
「好好,你覺得老先生和老太太是怎麼樣的人呢?」
「……喜歡貓的人。」
「那你覺得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什麼?」
「好人,因為他們沒有傷害任何人。」
「那你覺得他們有傷害貓嗎?他們後面讓貓咪自己打架,貓咪就你吃我、我吃你,然後全部都消失了耶!」
「那他們是壞人,他們害貓咪!」
「嗯,我們等一下再看看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不過好人也有可能會做壞事,壞人也有可能會做好事喔!」
天啊!問題一出口,咪咪心裡就在吶喊「我怎麼歪樓歪成這樣呀?待會要怎麼帶回我想要談的主題呢?」但轉念一想,像這樣可以討論「何謂好人?何謂壞人?」的機會也不多,就順著這個話題討論下去。
「好好,如果你是老先生你會怎麼做?」
「選一隻最可愛的貓帶回家。」
「可是每隻貓看起來都很可愛啊!他們還會搶著說自己才是最可愛的耶!那你要怎麼辦?」
「只帶一隻回家。」
「那你要怎麼選出『那一隻』?」
「就是先帶一隻回家養,然後等他老了死了,再去那邊帶下一隻回家養。」
「是喔,可是一隻貓可能可以活20年喔,可能第一隻貓死掉的時候,老先生和老太太已經老到沒辦法再養下一隻了,這樣也沒關係嗎?」
「……反正就是先帶一隻回家,以後再回去帶啦!」
「喔喔,好啦,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好好提出的解決方案很有趣,他不執著於比較、評選、規則或公平,也不在意放棄其他的貓會不會可惜,他很堅定只選一隻,然後認定那隻就是最漂亮的。孩子的單純直觀讓他們在做選擇時沒有罣礙,選了就是愛,沒有太多複雜。簡單,即是幸福。
「你覺得老先生和老太太他們是好主人嗎?」
「壞主人!」
「為什麼呢?」
「……」
「那你先想想什麼是好主人?什麼是壞主人?」
「……」
「那你覺得我們是好主人嗎?」
「是啊!」
「那我們做了什麼?」
「給貓咪乾飼料吃、餵罐頭、讓他們喝水、每天都幫他們清貓砂。」
「嗯,那你看看老先生和老太太對最後那隻小貓怎麼樣?」
「幫他洗澡、梳毛、給他東西吃,好好照顧他。」
「所以他們是好主人嗎?」
「是好主人。」
「所以,有的時候好人也會做壞事,可能他在做那件事的時候沒有想那麼多,就像老先生他一開始只是覺得貓好可愛,就一直帶、帶、帶回家,他也沒有想到後來貓會打架。」
我們的討論再度回到好人/壞人,咪咪請好好思考「什麼是好主人?」從對話中,很明顯發現好好沒辦法回答概括性的問題,這時候咪咪先漸次把問題範疇縮小,聚焦在「我們是好主人嗎?」和「我們對自家貓咪提供什麼照顧?」,然後根據好好的答案,逐步引導出更大的答案範疇,直到他能回答出一開始的問題:「老先生和老太太是好主人嗎?」,藉此讓好好練習邏輯推演。
「好主人就是要好好照顧寵物,對他負起責任。如果你以後養了狗狗你應該要做什麼?」
「給他吃東西、喝水、讓他好好上廁所,要負責。」
「還要帶他去散步,還有一定要帶牽繩!如果狗狗亂跑害別人發生車禍,這樣也是『好人做壞事』喔!」
最後再次呼應好人也有可能做壞事,咪咪想讓好好稍微體會一下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善與惡,雖說他可能還要很久以後才能真正理解,但是適當地給予一些刺激,也許可以幫助他更包容、更彈性地去看待這個世界。
延伸討論有時候並不容易帶領,問問題是門學問,怎麼回應又是另一門學問。討論該怎麼開頭、怎麼延續、怎麼引導、怎麼呼應、怎麼總結,每個環節都需要思考如何扣緊核心。關於帶延伸討論的技巧,咪咪自己一直在練習,我想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咪咪覺得親子共讀就是讓孩子和家長一起閱讀和學習,唸故事給孩子聽固然是重點,但家長不要覺得自己「只是在唸書」,我們除了可以在繪本裡得到很多,也可以訓練自己帶延伸討論或活動,會很有成就感的。
親子共讀小技巧:將問題範疇漸次縮小,引導答案範疇逐步擴大
咪咪發現幼兒對於抽象性、概括性的問題較難以掌握,需要家長用比喻、情境假設、縮小問題範圍等方式幫助他們理解,他們才比較有可能回答出答案。跟孩子進行討論時,可以先拋出一個大方向的問題,逐步縮小問題範疇直至孩子能回答,再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導其依同樣概念推演到大範疇問題,訓練孩子的邏輯推演。因此,孩子在對話的脈絡中,可感覺到「兩個漏斗」,上層是聽家長將問題由大到小聚焦,下層是家長引導自己的回答由小到大擴散,終至能回答最早的那個大方向問題,達到理解文本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