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要去大醫院嗎?談談分級醫療。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的醫療院所依照規模、提供的醫療服務、病床數,有不同的層級,由大而小依序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如果想知道特定醫院的分級可以到各醫院的網站或者健保署的官網查詢。各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醫學中心負有研究、教學以及急重症病患的治療照護。分級醫療的目的讓層級的醫療院所可以專注在自己的負責範圍,如大型醫院專職照護及重症的病患、而輕微的病患或後續照護則可以回到小型醫院或者診所追蹤與照顧。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隨著這個現象而衍伸出來的情形就是,大型醫院如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常常會是人滿為患、一床難求,而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卻容易有經營困難的情況。而大型醫院也為了因應這個現象,並增加健保收入,逐漸形成擴大門診部門、增加門診病患與收入的情形,在醫療體系中也有醫院大型化、體系化的情況,小型醫院難以生存、大型醫院越來越壯大。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鑒於大型醫院收治過多輕症病人並擴增門診部門的現象,延伸造成排擠急重症病患救治的狀況,不僅導致醫療支出加速成長,也造成病患無法得到即時且應有的照護,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六大策略,推動分級醫療並落實雙向轉診,打算調整民眾的就醫習慣,與加強醫療院所分工的制度。
最直接的做法是調降轉診的部分負擔費用,以醫學中心為例,若未經過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就醫,部分負擔為420元,但若經過轉診,部分負擔降為170元。而區域醫院則由未經轉診的240元降為100元。
簡單的說,當民眾因為身體有不舒服而煩惱應該去哪裡看醫生、應該掛甚麼科別的時候,可以到住家附近的家醫科診所、內科診所、眼科診所、牙科診所、腸胃科診所……等等,經由專業醫師的初步診療於檢驗判斷,如果是能在診所處理的小病就在家附近的診所治療,若是嚴重到需要到更大型的醫院診療,則經由診所醫師的轉診到恰當的醫療院所與科別,更甚能轉介給專門的專科醫師診療。這麼做的好處不僅能經由診所醫師的初步把關,詳細檢視病患過去的就醫經歷,也能根據專業判斷將病患轉診到恰當的科別與醫療院所,另外對民眾來說也更加便利,不需要特地跑到大型醫院、並花大把時間等候看診。
健保署針對此策略,建置電子轉診平台,改善原本由紙本轉診的方式,改由線上平台,在醫療院所間的聯繫更加快速無障礙,在病患轉診前,接受轉診的醫院就已經接收到病患的轉診狀況與病歷資訊,不僅能提早準備,也能得到更詳盡的就醫歷程,給予更全面的判斷與協助。
除了上轉之外,還建立了下轉的制度,亦即在急性期的治療過後,大型醫院可以將脫離急重症期、危及期的病患轉至小型醫院後續照護,不僅可以讓病患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也能空出大型醫院的醫療資源給下一批需要專業帳戶的病患。
關於分級醫療的策略,不僅是健保署的工作,也關係著醫療院所之間的合作,與民眾的配合。在民眾方面,需要民眾調整就醫習慣,我們生活在健保的環境中,早已習慣醫療的方便,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認為儘管貴了一點,但能夠到大型醫院得到最頂級的診療與檢驗,還是很划算的。但其實台灣的醫師都經過非常專業的訓練,能自行開業成立診所的醫師也是經過多年的醫學生訓練、住院醫師時期的磨練、以及成為專科醫師的考核,作為社區的第一道把關綽綽有餘。
然而這樣的制度,也需要社區的診所配合,診所的醫師應該深知自己的角色與定位,作為守門員,應提供專業的評估與判斷,不應妄下定論、隨意診治,利用自己相較於大型醫院醫師來說更多的看診時間,詳盡的評估病患的狀況,給予更完整的觀察病患、給予更完整的治療與建議,甚至是提供轉診的建議與安排。而健保署在分級醫療策略上提供的幫助是,增加基層醫療院所的服務範疇,開放基層醫療院所可以申請的支付,並編列預算給家庭醫師計畫。另外也鼓勵基層診所朝多科聯合執業的方式,讓診所成為服務站,各佔有固定的服務社區,而不同科別的診所醫師可以輪流在各站提供服務,達到以社區為單位的基層照護系統。
另一方面,在診所與醫療院所的溝通方面建置了資訊交換平台,除了提供轉診的不斷線服務之外,也能共享彼此的照護資訊,評估上轉與下轉的可能性,並強化醫院出院準備及追蹤服務,鼓勵診所與各層級醫院建立共同照護的系統。理想的狀態是由各層級醫院,以地區區分,成立衛星群,由小醫院拓展各社區,作為守門員,照顧各社區的民眾,一般能在基層醫療解決的病痛由診所與地區醫院診療,而需要更高級別的檢驗檢查與醫療服務則轉送到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
當然,這等於是要大型醫院改變原本的經營方式,健保署的策略提出預算調高重症的支付標準,獎勵大型醫院收治急重症的病患,另一方面也限制大型醫院的輕症服務,除了限制大型醫院收治低嚴重度的病患也規定降低門診量。有鑑於醫療財團法人的經營模式中,門診的收入也是一大重點,健保署加強了醫療財團法人的管理,除了要求財務資訊公開透明,也要求醫療財團法人應善盡社會責任,除了增加公益投入之外,也規定年度的稅後盈餘應優先用於改善員工薪資福利及補充短缺人力,以改善不友善的醫療工作環境。另一方面,限制醫療法人醫院附設診所,鑽各政策的漏洞。另外,也針對各大型醫院,為增加門診量,成立交通車載送病患,招攬病人就醫、刺激或創造醫療需求。
儘管已經有目前的分級醫療策略,但醫療環境的改善有限,除了積習難改之外,還跟整體的醫療環境有關。這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大醫院壅塞的狀況有了大幅的改善,足以顯見,真正需要門診服務的民眾其實並沒有那麼多,而社區附近的診所也能夠取代醫院門診的功能,希望在這兩年疫情衝擊之後,能為分級醫療政策帶來轉機,讓醫療資源的分配更加平均,也讓整體醫療環境更加健康。
avatar-img
2會員
10內容數
從事健保相關工作,也學習健保,想把工作與學習中紀錄的筆記和大家分享,跟大家一起思考健保相關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辦公室女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憲法規定: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此在1990年代,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公共衛生普及、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在1994年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並在1995年正式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憲法規定: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此在1990年代,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公共衛生普及、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在1994年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並在1995年正式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升格醫學中心 調漲門診急診費】 3月起,台北慈濟醫院、雙和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後,門診、急診價格調漲。 其中新竹台大分院雖然門診急診費漲價,但掛號費降價50元。
Thumbnail
3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看病變貴了 3/1起門診420元、急診750元 衛福部日前宣布,北部增額錄取三家醫學中心,包含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與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而因這三間醫院的層級升至醫學中心,自3月1日起,看病民眾部分負擔金額隨之增加,門診費用從240元調高至420元,急診費用從400元調高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升格醫學中心 調漲門診急診費】 3月起,台北慈濟醫院、雙和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後,門診、急診價格調漲。 其中新竹台大分院雖然門診急診費漲價,但掛號費降價50元。
Thumbnail
3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看病變貴了 3/1起門診420元、急診750元 衛福部日前宣布,北部增額錄取三家醫學中心,包含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與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而因這三間醫院的層級升至醫學中心,自3月1日起,看病民眾部分負擔金額隨之增加,門診費用從240元調高至420元,急診費用從400元調高
Thumbnail
護理師普及時薪還輸外勞 在醫院通常需提早點班很晚下班(下班要求不打卡) 只有長期輪大夜班年薪約80 (醫學中心) 要要求學分 進階 一堆文書報告等雜7砸8 除非你是個管較偏正常班 但正常班也很難有4 很多社會壞人抓定護理師想要正常班 開出價碼比保全還低 良心被狗吃? 有時衛服部是大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