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2-03
八唐縱走,可以說是谷關七雄的路線當中最經典、也最困難的一條,自七雄之首的八仙山沿著稜線下至七雄老么的唐麻丹山,僅約15公里的路程,就迅速累積了直逼2000公尺的總爬升與下降,懾人程度可見一斑。話雖如此,但由於里程不長、且途中無水源可用,因此基本上仍會安排成單日行程。
這次之所以會刻意走成2天,主要是因為我們社團長期都有申請林務局計畫,需要至規定的區域進行一定次數2天以上的登山活動,並於下山後彙整、繳交巡視報告書。無奈2021年受到5月的疫情攪局,整個夏季就在疫情籠罩下消逝,只得在侷促的時間內想辦法補足要求的隊伍數量,也才催生了這個古怪的行程。
路線上我們選擇了傳統的八唐線路,自八仙山松鶴登山口起登後,沿著傳統山徑一路陡上1300公尺抵達山頂的涼亭空地紮營,隔天順著八唐稜線下降約400米至唐麻丹山前岔,再走傳統路陡下650米出松鶴登山口,完成加總4000米的升降。
由於是臨時催生的隊伍,全隊僅4人,裝備上大多就直接使用各自的私裝,而不借用社團器材,也讓我意外獲得了一次測試新器材的機會:這次使用的天幕來自對岸品牌3F UL GEAR,是我在塔次基里行前購入的3*3天幕,這次帶上山主要是想測試國外天幕玩家常用的金字塔搭法,或許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它都會是我用以取代帳篷的重要工具。
扛起沉重的行囊、兩人一組跨上機車,超過1000米的落差已敞開了大門迎接這群莽夫的到來,為數驚人的水罐填滿了背包的空間,經過疫情長假後的4人此時還不知道即將要面對的情況,將遠超出行前的樂觀想像...
行程概述—
詳細時間軸與行程(純文字)記錄請看這邊
D1 八仙松鶴登山口→遊樂區岔→八仙山主峰
D2 八仙山主峰→唐麻丹岔→蝴蝶谷岔→唐麻客棧
D1 夢碎的陡上
一罐、兩罐、三罐...接連將手邊的水罐往包裡塞,束緊袋口、扣上扣具,吊秤穿過背帶後向上猛力一提:
有些顫抖的唸出小螢幕上顯示的數字,兩天一夜的行程,因正逢春日、途中又無水源,加上預估將會頗大的體能消耗,一天就備了1.5公升的水,再加上公水與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堅持想在午餐煮泡麵的執念,硬是扛了6.5公升的飲用水上山。驚人的水量加上莫名豐盛的晚餐食材,總重量也默默來到了有些誇張的19公斤,還未出發就已感到有些不妙。
10月2號一早,頂著出乎意料的寒風,機車穿行在林下陰暗的柏油公路上,大不如以往出隊的熱鬧景況,明顯冷清的4人組合反倒更像是私下相約出遊。將兩台機車分別停放於八仙山與唐麻丹山的松鶴登山口,時隔近半年後,終於再次和社團一起上山。雖行程有些微妙、人數有些冷清,但能夠和熟識的夥伴一同回到山林,也已足夠令人欣喜。
之字形的步道曲折而上,坡度相對和緩,走在林間倒也愜意。忽爾間眼前一亮,角鋼編織而成的金屬網相互堆疊而上、直指天際,黝黑的纜線穿越疊嶂山巒,運輸那支撐著現代社會運作的寶貴電力資源。自巨塔中央向外擴散,坡地上的林木被清理得一乾二淨,四隻腳中央留下的平坦空地簡直是催人入夢的天然臥鋪。走到正中央抬頭仰視,規律整齊的金屬結構在蔚藍的天穹上切割出和諧的幾何圖形,視線不由得被那深邃的線條集中、提起,直通向那片無垠的藍白世界,隨後消散在一片純色之中。
躺在電塔腳下往上看,金屬骨架劃開了天空,卻又呈現著一種和諧對稱的美。
近半年的疫情肆虐,大自然意外地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可對於登山者來說,5至6個月無法上山的空檔,足以對體能、路感、與負重能力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相較疫情期間仍努力保持著運動習慣、甚至不到兩個月前還曾溯登黑水塘山屋的我來說,休息帶來的影響幾乎已微乎其微,反觀大半年沒上山的Fely可就截然不同了:一路緩上至第二電塔,久未登山加上背負重裝,才出發約30分鐘就已明顯陷入苦戰,其他隊友也因前日的睡眠不足,整體狀況只能說差強人意,一眾人倒在電塔下就與周公下起了棋來。
催促著大伙出發,向上穿入深邃的林間,柔軟的腐植地面與筆直的整齊林木構築出一條柔美的登山步道。坡度在此稍稍加劇,可或許是經過前日溪谷的洗禮,如今背負著接近上山負重極限的重量爬升,仍不覺得疲憊。上到轉稜的平緩處,我刻意拿起紙本地圖練習判位,堅決不依賴3C產品的便利,嘗試在學期末開辦新生的訓練隊伍前更加熟悉紙本地圖的導航。
八唐縱走在谷關七雄的縱走路線中,本來就屬偏硬的行程,此次我們又在林務局的要求下刻意開成2天1夜,沉甸甸的水扛在肩上,遙遙長路顯得加倍艱難。還不到中午時分,我們已累積了約莫6百公尺的爬升,即便是狀態近乎絕佳的我也開始有些吃不消,不等上抵前方的涼亭,一行人坐在斜坡上便打理起午餐,卻未料真正的難題竟還在後頭等著。
躺在柔軟的地面仰望樹冠,我很喜歡從這個角度欣賞樹梢。
休畢再度啟程,沿途不少下山的登山客擦身而過,有些詫異地詢問著我們的重裝與行程。不斷堆積的疲勞凝結成汗水浸滿了額上的頭巾,再順著雙頰流下,伸手抹掉礙著視線的汗珠、雙眼重新對焦時,涼亭過後的平路已隨著向右的急轉拔地而起,急切地向上攀升。
踏在微潤的泥土上,悶聲推壓著大腿,心肺猛力嘶吼著,上午輕鬆愉快的心情面對無止盡的陡坡轉瞬崩解得支離破碎,如今簡直顯得愚蠢。死盯著腳下的土石,強逼著自己繼續踏步向前,直到終於有人喘息著坐倒在路旁。趁著眾人休息的光景,霧氣悄悄沾上冒著熱氣的肌膚,體溫彷彿縷縷輕煙般毫無阻力的竄向周遭的虛無。
趕在身體冷卻前上路,響徹雲霄的吼叫很快便劃破山嵐自前方傳來:
象徵著早期林業時期的遺跡,如今也代表著陡上路程的結束,望向起伏和緩的腰繞路,頓時竟有些感動。整齊的林木隨著坡地起伏錯落,小徑靈巧的穿越其間,心情也隨著腳步輕快了起來。陽光灑落林間,蒼綠的儷影劃開寧靜的森林,古老巨木昂然挺立於眾樹環抱的空地上。尋思山頂也沒有任何展望,索性就在巨木前休息、合影,午後時分的八仙山主峰附近少了平時如織的遊人,多了一份難能可貴的靜謐,這也正是刻意將一日行程拆分成兩天才能夠獨享的恬適吧。
來到主峰的涼亭前,雖已有完好的建築提供遮蔽,但一方面想打造些私人空間,同時也想試驗天幕的搭法,便決定在一旁的空地上搭設金字塔帳。搭建的方法主要參考DD Hammocks 3*3天幕Tarp tant的搭設方法,中間以登山杖支撐,做出一個半封閉的金字塔帳造型,可以說是天幕搭設的方法中,最接近帳篷遮蔽性的一種。
由於身為學生族群預算有限,並且也不覺得一張天幕值得花那麼多錢,因此最終在各方評估下,選擇了手頭上這張3F的天幕。材質使用210T、68D的Polyester,內層塗上UPF>50的銀膠隔熱,縫線與拉點處也都有額外貼上布料加強,唯獨3*3的尺寸下就達到1.5公斤的重量有些差強人意,其他部分目前都算是相當滿意。由於這張天幕除了4個角外,每個邊上都還有3個拉點,加上中軸額外逢上的2個拉點,足足有18個點可以拉營繩,使用上的變化非常多樣,也才能搭出這次這種金字塔型的外觀。
原以為第一次搭設金字塔帳會有些障礙,想不到依照網路上的影片依樣畫葫,竟也只花了5分多鐘就搭建完成,並不比傳統A字的搭法耗時。帳篷內部的空間相當寬敞,頭、腳都有額外空間外,兩人使用時左右也都有足夠的空間放置背包裝備,登山杖支撐的位置則偏向出入口處,不會有檔在兩人中間或戳到地布的困擾,空間的完整與舒適遠超出自己的預期。
搭建完成的金字塔帳,入口處大約只到腰部高度,因此相當避風、擋雨(請忽略內部的凌亂...)。
金字塔帳的背面,我在靠近尾端的地方用插了一隻樹枝,可以抬高天幕、增加內部空間。
隨著夜色逐漸降臨,山上的氣溫也明顯下降,坐在涼亭裡吃著晚餐,穿過屋簷窺望滿天的星斗,想不到在這騎車僅不到2小時就能抵達的谷關山區,也能享受到這般自在祥和。酒足飯飽後,與Fely一同鑽進入口略顯低矮的天幕帳篷,或許是由於包覆完整的關係,內部的溫度明顯較戶外高了不少,拉下毛帽也不覺得冷。可也正是這不透風與保暖的特性,帳內的返潮相當嚴重,整個天幕內側布滿了無數細小水珠,一不小心就沾得滿頭露水。
享受著難得的獨處時光,躺在帳內又聊了好久才闔上雙眼,在山上的生活生活或許就是如此簡單,卻又如此令人欣喜。
D2 絕望的陡下
舒適的溫度給了一夜好眠,寂靜無風的夜晚,天幕搭建而成的庇護所絲毫不遜色於帳篷,除去有些惱人的返潮,整體來說仍相當舒適。吃過早餐,漫長的起伏稜線還盤踞在前方,八仙山連接唐麻丹山的路段終於開始進入人煙較少的區域,路況也遠不如鋪設完好的步道般舒適,卻也更使我振奮。
稜線上偶然出現的展望,藍天、綠樹、與起伏的山稜,那正是一幅最美麗的風景。
自八仙山2千3百多米的海拔,我們將直下至海拔僅1千3百米的唐麻丹山,雖然飲水已在昨日消耗掉大半,可超過15公斤的裝備壓在因前日陡升而有些痠軟的腿上,仍顯得沉重不堪。小徑肆意在雜木間穿梭,稜線更不肯乖順的一路向下,往往陡下一段又要爬升一小段,而後再度下切,雙腿早已不停發出警訊。
腳下的落葉沙沙作響,光線穿透林冠的間隙,隨風搖曳擺盪,紅褐色的地表映著天光如浪花般跌宕。望著一望無際的陡坡,四周舒心的景色已無法挽回流失的體力與精神,绷著臉一步步向下踏去,有些無力的大腿開始將重量轉移到無助的雙膝上,細微的疼痛逐漸自骨骼間擴散。
近乎看不到盡頭的陡下,那是八唐稜線上最常見的光景。
筋疲力盡之際,一塊立在路中央的鐵牌攔住了去路,眼前橫著的康莊大道,正是通往唐麻丹主峰的傳統步道。歷經超過5個鐘頭的坎坷,我們終於穿出了八唐的稜線,再度回到平緩的步道上。愉快的加速行進,一口氣完食最後600米的落差下降,步道終點的遊客宣示著我們再度回歸紛擾的人間。原先以為是上山度假的心情早已灰飛煙滅,平安回到停車處時真的大大鬆了口氣,並在內心狠狠的發誓,未來再也不無緣無故將這種缺水的路線,開成兩天一夜的行程。
後記—
老實說,八唐的路徑與風景並不無聊,走在兩座山間的稜線上,偶爾還能看到出乎意料的展望,可那駭人的爬升與陡降,絕對不是重裝時的好選擇。一方面我們確實輕忽了疫情休息期間造成的體能流失,也確實小看了重裝行走這樣的路線所消耗的體力究竟有多大,最終真得算硬著頭皮完成的。可對於器材部分,這張天幕至今仍讓我相當滿意,金字塔型的搭法也相當舒適、實用,未來在中級山行程、甚至夏季的高山行程,或許都還是會繼續使用這張天幕吧。綜觀來講,八唐縱走仍是一條我覺得相當有意思的路線,若體力足夠,當作練腿之餘,也絕對是一條值得好好欣賞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