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存量」與「增量」

(圖片來源: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418608)
(圖片來源: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418608)
  前幾天蔡英文總統在經國七海文化園區的發言震驚全國,蔣經國功過、民進黨核心價值等等議題又因此重新被提起,當然另一個主要被關注的焦點還是在國民黨怎麼接招的問題。在政治上的熱鬧喧嘩之外,我想起的是之前讀到過關於「存量」與「增量」的邏輯。由於我當初是從中國的媒體人獲知這個概念,不知道這兩個經濟學上的用語在台灣是不是有其他的說法,因為我自己覺得這兩個詞彙使用的還算精準,又有可以相互對比的能力,所以這篇文章暫且也就這樣使用了。如果有在經濟學方面比較擅長的朋友知道這兩個詞在台灣是怎麼翻譯的,煩請不吝示之,不勝感激。
  當然這兩個詞有學理上的專門解釋,不過如果我們限縮在個人的話,我比較傾向用很簡單的話來解釋:「存量」是你已經擁有的東西,「增量」是你還沒有、但有機會擁有的東西。如果這個解釋說得通的話,我們也可以說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存量與增量之間的選擇。譬如說,春節連假要待在家裡還是外出旅行?選擇待在家裡你可以保有本來旅行用的金錢,現在的話還可以有更高的機率保有疫情下的身體健康;外出旅行則可以獲得在家裡得不到的快樂、與孩子之間留存一輩子的回憶、更寬廣的視野和認知等等。所以「待在家裡」就是比較偏向重視「存量」的選擇,而「外出旅行」就是比較偏向重視「增量」的選擇。沒有一定的對錯,有的時候勇敢選擇「增量」,你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穫與驚喜;有的時候保守選擇「存量」,你可能可以持盈保泰,避免風險的損失。我想說的是,有時你覺得自己面對一個很困難的選擇時,不如把選擇兩端「存量」與「增量」的具體項目列出來,並在「凡選擇必有代價」的前提下,評估選擇兩者各會帶來什麼正面及負面的影響,不要妄想會有沒有代價的選擇,或許可以幫助自己做出一個最適切的決定。
  很簡單的概念對吧?連我都懂。而且當我們這樣一比較,每個人都會去選擇那些獲益比較多或損失比較少的選項,放棄那些獲益比較少或損失比較多的選項對吧?笨蛋才會明明知道會損失比較多還選那一邊嘛!
  好的,回到這次的新聞事件。我先講我的結論好了,蔡英文用「反共」這旗幟鮮明的口號,在可能損失小部分「存量」的前提下,很大膽的主動選擇爭取更大的「增量」;而我認為國民黨則是被動的只能選擇要損失比較大的「存量」還是比較小的「存量」,而且弔詭而且值得討論的是,我認為國民黨很大機率會選擇損失「比較大的存量」以保存「比較小的存量」。如果你嫌這樣講得還不夠清楚,那就用大家比較熟悉的用語來代換好了。蔡英文試圖爭取的「更大的增量」是中間選民到淺藍這一塊(其實我不太確定中間選民是不是已經成為民進黨的「存量」了),可能損失的「小部分存量」是深綠;國民黨可能損失的「比較大的存量」是指「淺藍」,試圖保存的「比較小的存量」是「深藍」。會有這樣的結果除了現今的情勢影響,我覺得其實也跟國民黨來台之後一直以來的政治狀態有關。其實國民黨這七十年來的大體趨勢就是一直在損失「存量」,從「一黨專政」到「一黨獨大」,再到「兩黨輪替」,乃至於現在可能淪落到「第二在野」,中間有高低起伏,但是說這是現實的總體趨勢應該大致不會有太大爭議。在一黨獨大到兩黨輪替時代的初期,整個台灣的基本盤確實是藍大於綠,國民黨只要顧好他們的「存量」就足以獲勝執政。但是走到現在,國民黨的「存量」已經不再足夠支撐他們重返執政所需時,欠缺「爭取增量」的能力,就必然成為他們的致命傷。而從街頭起家、從無到有的民進黨,它的基因顯然就無法容許「固守存量」這樣的策略,只要想要壯大,他們從來著重的都只能是「增量」,也就是那些本來不屬於他們,卻有機會站到他們那一邊的人。當然不是說民進黨光看「增量」而不顧「存量」,但是因為他本來小,這些「增量」才是他們存活的關鍵。
  相對於自身已有的「存量(自己政黨的死忠選民)」,面對可能的「增量(中間選民乃至於對方陣營的支持者)」,兩黨現在的態度也大不同。民進黨從創黨初期的堅定台灣獨立建國,到「台灣前途決議文」,再到今天連蔣經國都可以是好人,你可以說民進黨為了選票沒有節操,或是講好聽一點老是妥協,但是事實上「妥協」是西方民主政治非常重要的核心,找到人民共識中的最大公約數,進行自我路線的調整,爭取更大一些的「增量」,我自己對於這種妥協不太反感就是了。當然你也可以說國民黨也不是沒有妥協過,最起碼現在不再提反攻大陸了,馬英九也說過總統大選是「台灣人民首次投票選總統,確立台灣主權」。但是到這幾年,先不提似乎國民黨妥協的對象從台灣人民變成了中國共產黨,對於台灣越來越明確的本土意識、反中傾向,國民黨的態度也似乎不再是與民意妥協,而是用一種父權的、上對下的「指導」甚至「指責」意見不同者是錯誤的。這種狀態到2020的韓國瑜和韓粉現象到了頂峰,現在的所謂「戰鬥藍」恐怕也是這樣的狀況。一個喪失了「妥協」可能性的政黨,顯然只能抱殘守缺,被動緊抓著越來越凋零的「存量」。這進一步造成國民黨更大的窘境,黨內主流思想與外在民意的落差越來越大,想獲得黨內支持就代表你必須背離外在民意,你想擁抱外在民意就代表你在國民黨內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那該怎麼辦才好呢?
  當然我也不是說國民黨為了選票就應該擁抱台獨,如同之前柱柱姐洪秀柱的態度,她認為追求兩岸統一和反對台獨是國民黨的核心價值,是絕對不能放棄的。雖然我自己是納悶就算是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上思考,這兩個目標跟大聲喊出「反共」到底何處扞格,也先不論在國民黨的黨史中顯然「反共」這個目標絕對早於兩岸統一和反對台獨,但是我尊重柱柱姐可以有她的堅持。只是如果是這樣的話,對一個固執己見、拒絕妥協的政黨而言,遠離民意不就只是「求仁得仁」而已嗎?就好像是一個肥宅追女神,女神說你先減肥再來約我,肥宅依然堅持自己有每天吃雞排喝全糖珍奶不運動打電動的自由,那女神不理你要怪誰?
  結果現在肥宅好像還真的在怪女神的樣子。
  不過我今天真正想說的還不只是用「增量」和「存量」的概念重新觀照今天的政治局勢,我想說的是,或許要有健康的民主政治,我們不該讓自己變成任何一方的「存量」,而要成為雙方永遠都要努力博取認同的「增量」。支持政黨不是婚姻,沒有必要從一而終,更何況顯然現在連婚姻也沒有必要從一而終了。讓自己當那個永遠很難追到的女神吧,如果能讓肥宅開始妥協,願意吃生菜沙拉放下搖桿走進健身房也是功德一件,至於那些你肥你宅都沒關係,都還是願意接受甚至不離不棄的女神,麻煩請與我聯繫,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