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字與音符帶走你的悲傷與憂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星期到台中工作的時候,剛好認識了一位有趣的朋友。他是一位身心靈修行者,也同時是一位鋼琴老師。然而,他絕非一般的鋼琴老師,因為他強調的並非如何彈好曲子,或如何通過鋼琴考試,而是如何透過與音樂融合,從而達致放鬆,亦即他所謂的「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我翻譯作「喚醒你的內在鋼琴魂」)。
在彈奏的過程中,他會要求你把樂曲想像成畫面,例如「風吹乾粘膩的身驅,陸地上溫暖柴火與燈光」或「朋友們一同推著鞦韆,盪向最高歡樂之處」。頭腦在想像這些畫面的同時,潛意識就在不知不覺間牽引出你的記憶與情感,引領著你的每根手指頭,彈奏出動人的樂章。
當你能夠放鬆,不去想是否彈得好彈得對,你的身體自然能夠把它所懂的發揮出來,彈出來的樂曲也自然會動聽。當然這並非否定技巧與練習的重要性。然而,若你每次的練習皆是一次輕鬆愉快的體驗,都能夠讓你從中享受,那你也自然會有力量繼續練習下去,甚至你根本不再覺得這些是練習,只是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已。
在香港,為了便利升學,爸媽大多會渴望他們的小孩多才多藝,鋼棋書畫樣樣精通。彈鋼琴甚至只能算是普通技能,根本談不上是甚麼才藝。有了務實的考量(升學),自然形成比較心和壓力。本來能夠讓我們抒發情感的載體,竟不幸成為了在背後追趕我們的巨輪。直到有天,我們終於被這巨輪壓倒,自此對自我能力生疑,或對這些「興趣」失去興趣。
小時候的我就是如此,自覺對音樂、畫畫、寫作皆一竅不通,毫無藝術天份。上課的時候,老師總強逼我們必須在課堂上寫好文章,然而靈感哪是說有就有,所以我更喜歡跟身旁的同學聊天。週末要做畫畫功課的時候,爸爸常批評我畫得不好,然後把我所畫的通通刷掉,要不捉著我的手重畫,要不乾脆他自己替我畫就是了。五音不全的我,唯一喜歡的樂器是色士風,卻被要求甚高的老師迫得我喘不過氣來,最終只聽曲不吹奏了。
這些經歷不單讓我否定了自己的藝術天份,更讓我自此害怕創作,害怕自己的創作會受到別人的批判與質疑,而更常見的,是自我的質疑。很多時候,最殘忍的批評者、最無情的自我審查者,往往是自己本人。
因此,即使後來我進入職場,也不太願意表達自己對行銷點子或廣告設計的看法。每當具有創意的靈感跑到我頭腦中,就被頭腦快速打壓下去。當時以行銷為本業的我,總覺得自己很沒用。
世界上70%的人都是生產者,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創造。然而,若我們失去了創造的勇氣,這不單妨礙我們活出自己的使命與光芒,也令這世界充滿混亂與挫敗。
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職場中累積的經驗,和透過Human Design 人類圖重新看見自己,讓我重捨創作的自信,也修練出一套自己的心法,就是透過切換模式,把創作狀態跟審批狀態作出切割。
在職場上最常見的做法就是 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法)。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多麼可笑、荒謬,其他人都不得打斷和批評,從而產生很多的新觀點和問題解決方法(廣東話中的「度橋唔好Ban 橋」)。這個方法正正是由世界知名廣告公司BBDO,一個極需天馬行空的創意的行業,所創造出來的。
然而,只要透過一套心法和加以練習,其實自己獨個兒工作的時候,仍可輕易作出這樣的模式切換。以放空的狀態寫作或想點子,讓頭腦進入白日夢或待機狀態(α波),一直把想到的直接寫出來,或用語音識別系統記下來。不要停下來作出任何修改,更不要批判想法是否合乎邏輯。當寫完就先擱在一旁,等改天切換到思考模式(β波),再以分析性的頭腦作出批改。
無論我過往在Nielsen尼爾森準備一份約200頁的客戶簡報,還是今天為職場引導個案作準備,我皆是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先花一整天把自己所看見的記錄下來,幾天後再拿出來批改。在管理學的範疇裡,有一個概念叫 The Six Thinking Hats(六頂帽思考方法),就是教導我們以六種不同的角度(客觀、情感、謹慎、樂觀、創意、冷靜)看同一件事情,從而獲得更全面的視野。
憑著這個心法,和日常的運用,你會感受到創作原來可以很輕鬆。靈感更常出現,而你也對自己變得越來越有信心。
所以下一次當你下一次想寫篇文章、畫畫、唱歌、玩音樂、創作、台上演講,甚至做甚麼事情上,先別質疑自己是否能夠做得好。只要每一次有力量去做的時候,就好好放手去做,然後好好享受其中,其實已經很足夠了。重點是抒發內心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透過文字、聲音、顏色表達出來。每一次的經驗累積下來,會讓你在某一刻回頭看的時候,讓你感覺到自己已經進步了很多。
人生,也大概就是從這樣的每天一小步所累積出來的。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在一個流動的世界中,即使你本身沒有動,其實你已經「被動」了,因為你跟週邊一切的位置,在不知不覺間其實已經改變。所謂的等待回應、等待邀請和等待發起,並不是一種停頓狀態,而是一直走在原本的軌跡上,然後忽然路途上出現了新變化,於是你化被動為主動,作出反應⋯⋯
屠夫每天面對生死,所以才最明白甚麼是生死。到了一刻,或許他會突然頓悟,然後「放下屠刀,立定成佛」。相反,躲在佛寺中諗經的和尚,若從未真正面對過生命,從未真正經歷過,他所說的一切只是空話。他分享的只是未經考驗的說法與理論,而非他活出的智慧⋯⋯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好好讓它為你做決定」。這是Human Design 人類圖裡面最核心的一個思想。要能夠好好信任身體,我們首先要玩玩頭腦的把戲,去理解它的運作模式⋯⋯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在一個流動的世界中,即使你本身沒有動,其實你已經「被動」了,因為你跟週邊一切的位置,在不知不覺間其實已經改變。所謂的等待回應、等待邀請和等待發起,並不是一種停頓狀態,而是一直走在原本的軌跡上,然後忽然路途上出現了新變化,於是你化被動為主動,作出反應⋯⋯
屠夫每天面對生死,所以才最明白甚麼是生死。到了一刻,或許他會突然頓悟,然後「放下屠刀,立定成佛」。相反,躲在佛寺中諗經的和尚,若從未真正面對過生命,從未真正經歷過,他所說的一切只是空話。他分享的只是未經考驗的說法與理論,而非他活出的智慧⋯⋯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好好讓它為你做決定」。這是Human Design 人類圖裡面最核心的一個思想。要能夠好好信任身體,我們首先要玩玩頭腦的把戲,去理解它的運作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點亮計畫」邀請讀者支持深度文字創作,提供專屬內容、會員互動、感謝紀念及折扣贈品等回饋,讓更多人感受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你有曾經拿過獎嗎?你說鋼琴嗎?對。沒有。嗯?好像拿過一次第三名,在公開賽。那也蠻強的啊。其實,我小時候也報名參加過水彩畫比賽,是老師推薦的,拿了銅牌。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要做會議記錄或課程筆記,想做逐字稿卻苦於打字速度不夠快嗎?錄音再慢慢回放浪費時間又容易恍神?這篇文章包你滿意,不用再浪費時間爬文了,你需要的逐字稿神器在這裡,保母級教學!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順便介紹本團隊組員 團隊僅有7人,最年長的前輩叫做周師父(是一位基督徒,在本團隊是榮譽團長的頭銜) 第二位是張女士,管理團隊的身心靈健康 第三位是投資選擇權之佼佼者,賢弟我本人 第四位是國會立委辦公室研究助理(若賢弟人有事,就交給他,他是我政治圈的人脈之一) 第五到第七位都是關注教育議
Thumbnail
在粉專 愛自己,不阿雜的文字至少累積了50萬字以上,追蹤者越來越多,但女兒看過的並不多,其實寫這些文字除了是自己思緒的整理,也想藉此對獨生女兒說說話,補充平常說不出、沒機會說清楚的想法。 沒有家產等身外物可以留給她,也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可以傳世,只能將自己累積的經驗值和方法,透過文字跟她說……
Thumbnail
文字MP3專業版是簡單且強大的工具,會編輯文字就能創造出專業級配音。簡單 ﹑容易上手,像使用Word,無需剪輯經驗,輕鬆完成調整語速﹑插入空秒﹑插入背景音樂或音效等方面的製作。提供多種語言和配音員選擇,包括純正的臺灣口音。這個工具能應用於各種情境,如教育訓練簡報、有聲書、Podcast等。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點亮計畫」邀請讀者支持深度文字創作,提供專屬內容、會員互動、感謝紀念及折扣贈品等回饋,讓更多人感受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你有曾經拿過獎嗎?你說鋼琴嗎?對。沒有。嗯?好像拿過一次第三名,在公開賽。那也蠻強的啊。其實,我小時候也報名參加過水彩畫比賽,是老師推薦的,拿了銅牌。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要做會議記錄或課程筆記,想做逐字稿卻苦於打字速度不夠快嗎?錄音再慢慢回放浪費時間又容易恍神?這篇文章包你滿意,不用再浪費時間爬文了,你需要的逐字稿神器在這裡,保母級教學!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順便介紹本團隊組員 團隊僅有7人,最年長的前輩叫做周師父(是一位基督徒,在本團隊是榮譽團長的頭銜) 第二位是張女士,管理團隊的身心靈健康 第三位是投資選擇權之佼佼者,賢弟我本人 第四位是國會立委辦公室研究助理(若賢弟人有事,就交給他,他是我政治圈的人脈之一) 第五到第七位都是關注教育議
Thumbnail
在粉專 愛自己,不阿雜的文字至少累積了50萬字以上,追蹤者越來越多,但女兒看過的並不多,其實寫這些文字除了是自己思緒的整理,也想藉此對獨生女兒說說話,補充平常說不出、沒機會說清楚的想法。 沒有家產等身外物可以留給她,也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可以傳世,只能將自己累積的經驗值和方法,透過文字跟她說……
Thumbnail
文字MP3專業版是簡單且強大的工具,會編輯文字就能創造出專業級配音。簡單 ﹑容易上手,像使用Word,無需剪輯經驗,輕鬆完成調整語速﹑插入空秒﹑插入背景音樂或音效等方面的製作。提供多種語言和配音員選擇,包括純正的臺灣口音。這個工具能應用於各種情境,如教育訓練簡報、有聲書、Podcas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