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竹林七賢:嵇康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居於會稽,因為避怨北上,定居在嵇山旁,故改姓。
這種敘述,應該是發生在春秋戰國的事情了。

嵇康還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
他們家雖然不像阮氏為大族,但嵇康的哥哥同樣十分能幹,一肩扛起了整個家。

單親專出8+9,兄代父職的家庭,則特別容易出離經叛道的學者。

不過要注意的是,嵇康的年齡比阮籍要小很多。
他是曹丕黃初年間才出生的,正版「魏人」。

阮籍的啟蒙教育,仍是以儒學為主。
但嵇康就不是了。

竹林七賢的設定有很多奇妙之處,到最後能不能兜得好也是未知。

首先的問題就是「時代」。
除了阮咸的生卒年未知,其他六人都有推算值。

山濤最老,阮籍大約小他五歲。
劉伶跟嵇康次之,距離山老十五歲左右。
向秀再小五歲,王戎則是最後一名,比山濤小了二十五歲。

王戎出生,已經是曹叡末年了。
也就是這個人要加入偶像團體,最快也要在正始末年,第一波夏侯玄主導的玄學思維差不多要政治垮台的時候。

所以在魏晉玄學的分類上,竹林派作為主流的時間,就是第二期,高平陵之變五年後。
或許我們可以更精準一點:高貴鄉公時代。

這些時間節點上有一些意義。
首先,竹林派跟夏侯玄,何晏,司馬師這些人的學術跟政治理念,都是必然的不相同。

雖然只是大概看一下,但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派,是很明顯真正的「老莊」派系。
夏侯玄等人則是在儒家思想中,尋求道家的導正。

就是說,兩漢使用儒學進行了超大型的社會實驗後,發生了重大的混亂。
而逐步削減混亂的魏朝,提出了加入道家思想來調整國策的概念。

實驗變因的添加跟控制是很麻煩的。
治大國如烹小鮮,現在你決定加鹽。

抹鹽靜置後煎。
邊煎邊灑鹽。
煎完起鍋自己沾鹽。

這把道家之鹽要怎麼加,對於魏朝來說是非常重大的問題。

竹林派表示,吃鹹魚。
所有的「恰到好處」,在下鍋之前就已經完成。

這就是儒道的完美結合。

嵇康所修的道,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
這也是竹林派的另一個特色:修仙道。

嵇康的知名著作是《養生論》。
書名看起來沒甚麼,但這或許是中國文學裡,官於武俠與仙俠最重要的起源了。

我們用金庸作例子,金庸小說算是相當常描寫「武功秘笈」內容的一個派別。
最具體化的,莫過於《俠客行》。

簡單說,所謂的秘笈,寫起來看起來就是一般的文章。
但透過了解的人來詮釋,一個平平無奇的描述,可能就藏有一套功法在其中。

不同的人來詮釋,就會變成全然不同的內容--這是《俠客行》要表達的,金庸有說過,他後來讀了金剛經,才知道佛教對於這個「名相」的了解透徹。

扯這個幹嘛?
《養生論》就在說這件事。

有人說修神修仙以不死是可能的,也有人說人類的年齡最高就是呷百二,超過都是妖。
這兩種說法誰對?

《養生論》就這麼開了頭。

用比較現代科學的方式來說,嵇康認為過去的那些描述,是必然存在的事實。
只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

所以嵇康要來理解一下。

照著《養生論》修行會不會成仙我不知道啦,所以我也不會去翻。
武功秘笈這種東西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兩字記之曰「專業」。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嵇康這本書大紅。
人們不可能從「延年益壽」的角度來實際評估這篇文,但《養生論》只怕也非全然的打嘴砲。

精神抖擻,手腳輕盈,千杯不醉……

我們就從這可見「史實」來切入吧。
竹林七賢,除了向秀跟王戎這兩個小朋友,其他五個全都是當世大酒豪。

酒量好,身體好,真男人,這樣的觀念一直在中國文化流傳著。

曹丕好道,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
曹操好酒,大家應該就都略懂略懂了。

孟蘭,不是,孟德不但文武雙全,自己愛喝酒,還要點評改良釀酒法。
隨著時序進入曹魏,酒跟文人之間到底產生了甚麼化學變化,我也很想知道。

不過還是看著嵇康吧。

嵇康身體好不好?好得很。
《晉書》說他曾經跟向秀一起在大樹下打鐵。

不過向秀年紀比較輕,通常應該是年輕人拿大槌,年紀大的拿小槌吧。

可這段記錄並不是要強調竹林派身強體壯,而是鍾會又來了。
我真的不是開玩笑,竹林七賢傳裡面,四個人都跟鍾會有交流的。

山濤跟王戎,與鍾會相善。交情不錯。
至於阮籍跟嵇康?

面對阮籍這種長輩,鍾會「鬥」得多了。
本想要挑釁找話題駁倒阮籍,但阮老師來一招「喝酒宿醉,老子沒空」化解了攻勢。

上篇沒說清楚,剛好一併來說。

這件事情應該就發生在高貴鄉公(魏帝曹髦)前期。
阮籍跟鍾會一樣都是曹髦的近侍。

而曹髦對於辯證古典文學,非常的感興趣。
(真的是用嘴巴辯)

皇帝,竹林派之首,以及儒派士人第一青年才俊,在皇宮裡引爆了這個第二期魏晉玄學。
我現在看「玄學」都直接腦內翻譯成「爭辯」啦。

要注意到的是,竹林派還是不想戰。

就是說,有一派很會打筆戰辯論賽。
也有一派不參戰,只是自己發表言論搞得像邪教一樣。

如果你對於近十年台灣網路生態有點了解,應該不難發現是一樣的戲碼。

以古證今,善戰的慢慢都被邊緣掉。
避戰的則越來越強大--但未必有政治影響力。

韓非子在秦國也沒有政治影響力。
可是李斯還是會怕。

哲學思想的政治之戰,魏晉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但絕對是足以成為經典教案的一次。

李斯要師兄韓非的命。
龐涓要師兄孫臏的命。

鍾會沒有師兄。

但竹林派中,嵇康跟劉伶與鍾會的年齡最接近。
劉伶就是傳說中在家裡都不穿衣服,別人看到罵他,他還說:「天地是我的房子,屋舍是我的衣服……你鑽進我衣服裡才是沒禮貌吧。」的那個酒空。

身為酒空至尊,劉伶的記錄算是相當之少,姑且忽略。

嵇康則相對「危險」。
雖然一般不見得認為,嵇康是竹林派第一人,但不管怎麼說,他總是竹林派房東。

你知道,團長或隊長,不見得是團體最優秀或最有領導能力的人。
但這個人,絕對是把那些特性不同的人結合起來的「原因」。

嵇康本身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
大家都知道他對政治沒有興趣,但大家也都知道,竹林只接納真正有才能的賢士君子。

竹林派,就是「不發一語」的月旦評。

更特別的是,看上去根本沒甚麼背景的嵇康,卻娶了曹姓宗室之女為妻。
按嵇氏譜說,嵇康的妻子,是沛王曹林的孫女。(另有一說為女兒)

前面忘了提,嵇康家族所在的嵇山,就在譙縣。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

能夠被封沛王,曹林自然不是一般人。
他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曹豹。

不是跟張飛有過節的曹豹,而是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所讓的三子之一:饒陽侯曹豹。
另外兩個就是曹植跟曹據。

曹植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曹據則是皇帝候選人之一。
現在是高貴鄉公曹髦時代。

在選定曹髦為帝之前,司馬師原本挑選了曹據。

說得簡單一點,沛王曹林,可不是什麼十萬八千里外的皇叔。
而是相當核心的曹姓宗室。

即使司馬家大權在握,隨時也有可能因為其他曹姓宗室進入而翻盤。
沛王曹林有這個資格。事實上,從曹叡末年開始,沛王仍在增邑。

一直都是朝廷需要安撫的對象。

曹林如果成了皇帝,嵇康就是駙馬爺。
兩漢魏晉的駙馬,沒有十分囂張,但有囂張的資格。

只要你有能力。

很不巧的,嵇康有能力,有人脈。

卻說鍾會本想去「挑戰」嵇康,到了只看到嵇康跟向秀二賢在打鐵。
鍾會坐在一邊看了許久,決定起身離去時,嵇康才開口:

「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這禪機問答,各自解釋。
問我的話,就像網路上兩個人在鬥嘴,重在互相攻擊,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而鍾會對於嵇康的「瑜亮情結」,也是複雜的。
雖然竹林派在高貴鄉公時代才蔚為主流,阮籍篇說過,他們很多都是在正始時期就已經出名的文學家。

鍾會從政之路順遂,在文學的路上,就比不上這些個道家天才了。
重點是,鍾會最終因此而向司馬昭進讒言,害死了嵇康。

竹林七賢的資料時間都不是很詳細,但看到第二個人大概就可以歸納出來了。
阮步兵,嵇中散,就是高貴鄉公時代的七賢官職。

這邊就能提出一些假設。
第一,高貴鄉公曹髦對竹林派十分買單,有予以重用之心。
第二,竹林七賢對於曹髦之死,是震驚憤怒,甚至決定離開朝廷這麼嚴重的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理解歸納,把歷史區分為一個一個不同的時期,時代。
但對於活在當代的人而言,CALL機,黑金剛手機,功能型手機,智慧型手機……

都是我們的人生。

竹林七賢從面對曹姓宗室,處於非主流但有言論自由的時期。
到司馬家執政,成為主流賢士的網紅時期。

緊接著要來的,就是魏之將亡,竹林七賢有生命危險的時期。

雖然死亡的只有嵇康跟阮籍,但隨著隊長逝去,這個偶像團體其實也結束了。
晉朝就要當「單飛期」來看。

嵇康之死,在當代為大案,後代為公案。
文書上的記錄,主要是指嵇康曾經打算加入淮南第二叛,但被山濤阻止。
證據就是《與山巨源絕交書》。

這些人不但著作一堆,而且裡面可能還有各種關鍵證據,又麻煩又有趣呢。

而這個案子的負責人,就是當時的司隸校尉:鍾會。
這當然就讓時人浮想連翩。

淮南第二叛都六七年前的事,現在連三叛都打完了你拿這個出來嘴?
古代的知識份子跟現代也差不多,有人覺得幹就是鍾會尋仇。

也有人覺得,一定是哪邊記載錯了,嵇康在淮南第二叛後應該就被處死了。
干寶、孫盛、習鑿齒諸書,皆云正元二年,司馬文王反自樂嘉,殺嵇康、呂安。

所以說,嵇康之死是一樁公案。

而《晉書》則描寫當時鍾會欲辦此案,三千名太學生出來表示,希望能讓嵇康進入太學為師。
這應該是希望能用「八議」來換取嵇康的減刑。

但司馬昭沒有同意。

刑場上,嵇康最後的要求,是撫琴彈奏一曲。
「從今以後,世上不會再有《廣陵散》!」

時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

團長跟主唱,在景元四年過世後,手握大權的司馬師忽然醒悟了。
Why?

啊鍾會隔年就叛亂身亡了,誰忠誰奸?
更別提偶像團體還有其他人可以敲邊鼓呢。

竹林七賢,最老的老三,山濤,下回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enhsi li-avatar-img
2024/11/13
名列正氣歌的為嵇侍中血嵇紹,好像可以期待一下!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2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 很多人從小還沒聽過三國,就在課堂上學過鄭玄這個名字。但實際玩轉三國?卻誰也不認識鄭玄。 然而,蜀書探秘中,我們發現有許多「鄭學」的弟子。這些不同的學術思想型態,就像一隻隻檯面下的黑手,挪動著三國的局勢變化。 所以,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經學的鄭玄,接著還有易學的京房喔。
Thumbnail
講到魏晉,大家腦海裡閃現的關鍵字,一定會有竹林七賢,簡直就是一路紅到現在的魏晉最強男團(?)。但是這七位男子究竟是誰,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說的出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快速簡介這七位聽起來仙風道骨、超然世外,但其實有點呆萌的清談系男子天團成員。
Thumbnail
講到魏晉,大家腦海裡閃現的關鍵字,一定會有竹林七賢,簡直就是一路紅到現在的魏晉最強男團(?)。但是這七位男子究竟是誰,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說的出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快速簡介這七位聽起來仙風道骨、超然世外,但其實有點呆萌的清談系男子天團成員。
Thumbnail
身為儒家的領袖,王劭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他總是要記著,身上所背負不能被記錄的使命。 數百年來,河內老山家一直肩負著這個任務。 不,或許還要更早,早到山家還不是山家的時候,他們就迎接了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又迎奉了周武王討伐商紂。 可世事難料,誰會想到,那一年,老山家的兒孫,成了皇帝。 國號晉。
Thumbnail
身為儒家的領袖,王劭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但他總是要記著,身上所背負不能被記錄的使命。 數百年來,河內老山家一直肩負著這個任務。 不,或許還要更早,早到山家還不是山家的時候,他們就迎接了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又迎奉了周武王討伐商紂。 可世事難料,誰會想到,那一年,老山家的兒孫,成了皇帝。 國號晉。
Thumbnail
爭霸局勢精彩,武將魅力過人,引動天下,看多了也是會疲累。讓我們暫且脫離三國爭霸,來看看一些小品故事。 戰神大家都知道,風神是什麼?不是說掌管風的神明喔。台灣人應該要有點年紀才會知道了。 威風,帥氣。 這個詞在閩南語跟客家話裡頭都有,北京話就沒聽過人這麼說了。 風神一詞,正是起於南梁。 為什麼?
Thumbnail
爭霸局勢精彩,武將魅力過人,引動天下,看多了也是會疲累。讓我們暫且脫離三國爭霸,來看看一些小品故事。 戰神大家都知道,風神是什麼?不是說掌管風的神明喔。台灣人應該要有點年紀才會知道了。 威風,帥氣。 這個詞在閩南語跟客家話裡頭都有,北京話就沒聽過人這麼說了。 風神一詞,正是起於南梁。 為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