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選擇在愛裡做個自由人|讀《為什麼不愛了》

「自由與失範的分隔線是什麼?」看到這個問句,我忍不住倒吸一口氣,該有心理準備內容該是何種程度的「道德淪喪」?我謹記著 #道德浪女 所帶來的閱讀經驗,當時被多重關係與開放關係驚呆了!因此我抱持著又敬又畏的態度開始研讀,出乎我意料之外,接著便不再有「驚喜」,作者對性別的觀點沒有任何的偏頗與批判,具體分析且詳盡地舉例說明現代男女的交往現象。

|婚前無性太傳統,陌生男女萬萬睡?|
開放的性觀念使人越來越能接受婚前性行為,擁有多任性伴侶,並從中累積性經驗,這成為社會化的其中一項功課,然而隨意性愛又是另外一回事。前段所述的「失範」有三種特徵:沒有目的性、沒有準則、未來的不確定性,隨意性愛便是建立在這種背景之上;在不知道對方姓名和來歷之下,裸露身體、共享歡愉,隔天揮揮衣袖、輕巧離開,彷彿昨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曾何幾時人們只尋求短暫、激烈的肉體關係,而不期待感情來往、持久關係,甚至是對未來的構築?乍看之下,這場陌生性愛是妳情我願、各取所需,男性的性欲是被滿足,但是女性往往深受規範和體制影響,對發生隨意性愛難以釋懷,甚至因此感到羞辱及自我懷疑。

|左滑右滑,我的真愛到底在哪裡?|
事業繁忙、交友圈小,透過交友軟體探索另一半,已是尋常之事;透過人物頭像和簡單介紹,快速地將潛在伴侶推播,在簡單而粗暴的圈與叉之間選擇,偉大的愛情竟然變得如此又廉價又速食。就算成功配對後,還是得經歷一連串的考驗,要注意回應夠不夠迅速、回應內容是否言之有物、整體語氣好不好,而彼此的身材、嗜好、飲食和消費習慣是否雷同,若是兩人難以一起參與休閒活動、欣賞同樣事物,便代表難以組織親密關係,更別說產生情慾氛圍。天啊!這簡直跟「面試」沒兩樣,去或留在幾分鐘和幾句話後就被決定,看似層層把關,實則一切虛假、無情且可笑啊!

|一只戒指換一生?|

為什麼要有求婚儀式?而求婚之物必須是戒指呢?求愛行為是種情感決策模式,贈送物件,被人在潛意識視為對他人的支配,而儀式則是使求愛的訊息更加清晰、確定、正統且可信賴。求婚行為其實是社會框架之下的產物,非人類本就具備的能力,因為透過求愛確認雙方是否有結婚意願,進而才能束縛彼此意圖與感情。然而交換戒指、承諾誓言,並不代表從此幸福快樂。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作者以兩位思想家的話作為回應,「自由是愛與家庭的規範基礎,家庭則是表現自由的關照單位。」(霍內斯),「自由的自我必須透過愛情與親密關係充分實現。」(吉爾登),選擇離婚、單身自由,終結了上段愛情,不代表愛就此結束,這一切反倒是追尋另一段真愛的序幕。

|幕後花絮|

這篇閱讀心得是我目前花最久時間完成(我已經盡力了
因此書提及的概念繁多,我將作者不同章節的內容重新排列,並簡單舉例說明對自己有影響的要點,我認為閱讀此書有助於釐清「速食愛情」現象。礙於閱覽者可能未成年,故有關性愛的部份我較少提及。
本書推薦搭配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和 #解構愛情 兩本著作閱讀,透過社會學脈絡去探究愛情更多面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