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愛,卻得不到,算什麼?|讀《倖存之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不需要有個破碎的家庭,才能與《倖存之家》產生共鳴,只要你曾有過一刻對家感到陌生、感到失望,你便能明白梅芙與丹尼的心情。他們被母親、繼母無情地拋棄,卻割捨不了對荷蘭大宅種種的思念;成年後的梅芙與丹尼在大宅附近悠轉,坐在車內,聊起過往,回不了家的她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回憶。

安‧派契特暨《美聲俘虜》後,再創寫作巔峰!

新作《倖存之家》闖入普立茲獎決選!

raw-image

故事鋪展便是場悲劇,失去母親的兩個孩子,住在豪宅、僕役圍繞,作者安‧派契特以弟弟丹尼的視角,撰寫整個故事,故事全都以女性為主,丹尼先是從褓姆毛毛開始說起,再說到姐姐梅芙,接著妻子瑟萊絲特,以及女兒小梅。

《倖存之家》之所以為媒體間稱頌,不僅是因為她洗鍊的文字,更因為她以男性視角,敘說哀傷的家族族史,大部分我們所閱讀的文學作品,都以女性視角為主,鮮少看見男性如何面對情感、處理創傷。

我們疊加在過去之上。現在已知的一切像個鏡片,我們透過這個鏡片回望過去,所以我們不是用我們過去的角度來看過去,而是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過去,也就是說,所謂的過去已經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梅芙與丹妮從沒真正認識過自己的父母,一個只在乎賺錢,另一個只想逃開束縛,照顧他們的是忠心耿耿的僕役,她們對僕役的印象與感情還大過於父母,被迫離開荷蘭大宅後,姐弟仍保持與僕役的聯絡。

有天褓姆毛毛將母親還在世的消息告知丹尼,丹尼先是震驚,他想起姐姐在母親離開後大病一場,為了避免再次刺激姐姐,他選擇保持沉默。直到梅芙因為心臟病發,丹尼才在醫院與母親相遇。原來是毛毛通知了母親。

梅芙與母親見面後,她對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毫無芥蒂,很快地便接納母親,丹尼卻仇視母親,他無法原諒母親,她缺席了他的童年,她讓他在缺乏母愛之下長大,現在甚至剝奪姐姐對他的愛與關注。

我們迷戀自己的不幸,甚至愛上我們的不幸。覺得厭惡至極,是因為我這時才發現,我們竟然讓這件事持續了如此之久,是因為我們決定放手了。

丹尼載著母親和姐姐經過荷蘭大宅,他們看見像鬼魂般的繼母在大宅窗邊遊蕩,母親堅持下車、登門拜訪,姐弟倆仍對繼母當年作為含恨,不願靠近大宅,然而對大宅的思念與好奇,讓他們多年以來再次踏入「家門」。

繼母安德莉亞先是錯認丹尼為已逝的丈夫,接著指著掛在大宅中的梅芙畫像,稱畫中人為自己的女兒,梅芙不發一語、取走了畫,並且走出大宅,他們怨恨繼母很久,久到他們以為自己不會原諒她,卻沒想到在繼母失智的模樣,在心裡默默放下某一部分的怨懟。

在造訪大宅三個禮拜後,梅芙過世了。

raw-image

|缺了母愛的男性像是失了根|


男性會迴避真正的感情,若是開口問他們任何事情,他們總是避重就輕,有十分的痛苦,卻說成兩分,一分是真,另一分還得故作灑脫,丹尼便是如此「典型」的男性,這就是為何書中處處充滿著「未完待續」的感覺。

丹尼能分得父親遺留的教育基金,為了最大利用化這筆錢,他被迫讀了醫學院,在清楚父親從事房地產的來龍去脈之前,他都過得渾渾噩噩,生活中除了姐姐和女友,似乎再有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上心的!

丹尼面對生命的態度很是消極,一度影響我閱讀的心情,後來讀到他面對母親再世消息的反應,我終於明白他不是故意的,母親在他生命的缺席,令他習慣性藏起受傷的情緒;他不得不嚥下所有悲傷、痛苦,假裝自己仍舊完好。

|諒解是遺憾的最終解|


梅芙和丹尼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但是父母的缺席卻深深影響著姐弟倆,渴望愛卻得不到,讓她們像是缺了水的魚,不斷地在岸邊扭動身軀,仍無法得救,最終只能用怨懟來面對缺憾。

也許是疾病讓梅芙變得脆弱,她意識到自己需要人照顧,更需要人愛,所以她選擇接納多年前不告而別的母親,並且用盡全力去填補那些空白的愛,丹尼則從一開始的無視、逃避,直到梅芙過世,他才諒解母親。

這樣的安排似乎情有可原,因為在人最是脆弱的時候,人都會追求愛欲與尋求保護,諒解似乎是最能得到這一切的唯一辦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享閱沙龍的沙龍
16會員
38內容數
文章題材出自《642件可寫的事》 挑戰自己的文筆與想像 歡迎回覆分享創作想法
享閱沙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放假期間很適合在家慢慢品味好書。我很幸運地從圖書館借到了安.派契特(Ann Patchett)的作品《倖存之家》。  小說描述了一對感情深厚的姊弟,在父親引以為傲的豪宅中長大,卻經歷了母親的離去、父親的意外身亡以及被繼母趕出家門等一連串的生命轉折。在離開豪宅後,姊弟倆相互扶持鼓勵,經常停車在對面
Thumbnail
放假期間很適合在家慢慢品味好書。我很幸運地從圖書館借到了安.派契特(Ann Patchett)的作品《倖存之家》。  小說描述了一對感情深厚的姊弟,在父親引以為傲的豪宅中長大,卻經歷了母親的離去、父親的意外身亡以及被繼母趕出家門等一連串的生命轉折。在離開豪宅後,姊弟倆相互扶持鼓勵,經常停車在對面
Thumbnail
小時候我不太記得我父母親有唸童書給我們聽的習慣,或者是說,在我們小時候的那個年代,也並不太流行讀童書這件事情,我也不太記得自己有沒有讀童書的習慣,但可以確定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我倒也都是沒有錯過。 倖存之家有很多很老掉牙的童話故事元素,比如說,豪華的大宅,討人厭的繼母,早年過世的父親,互相
Thumbnail
小時候我不太記得我父母親有唸童書給我們聽的習慣,或者是說,在我們小時候的那個年代,也並不太流行讀童書這件事情,我也不太記得自己有沒有讀童書的習慣,但可以確定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我倒也都是沒有錯過。 倖存之家有很多很老掉牙的童話故事元素,比如說,豪華的大宅,討人厭的繼母,早年過世的父親,互相
Thumbnail
我們通常會把現在疊加在過去之上。現在已知的一切像個鏡片,我們透過這個鏡片回望過去,所以我們不是用我們過去的角度來看過去,而是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過去,也就是說,所謂的過去已經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Thumbnail
我們通常會把現在疊加在過去之上。現在已知的一切像個鏡片,我們透過這個鏡片回望過去,所以我們不是用我們過去的角度來看過去,而是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過去,也就是說,所謂的過去已經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Thumbnail
「我爸教我,家庭、丈夫跟孩子就是女人的全部。我媽也說,要好好照顧家庭、孝順公婆。他們從來沒教過我如何保護自己,不要被欺負了。」——出自賢妻良母失敗記中的雲秀。 說實在的,當初在蝦皮看到書名時,就立刻吸引了我。 這是如此直白、有力的名字啊,一下子就擊中了我內心身為女人的那一隅角落。 雖然我不曾有過妻子
Thumbnail
「我爸教我,家庭、丈夫跟孩子就是女人的全部。我媽也說,要好好照顧家庭、孝順公婆。他們從來沒教過我如何保護自己,不要被欺負了。」——出自賢妻良母失敗記中的雲秀。 說實在的,當初在蝦皮看到書名時,就立刻吸引了我。 這是如此直白、有力的名字啊,一下子就擊中了我內心身為女人的那一隅角落。 雖然我不曾有過妻子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Thumbnail
你不需要有個破碎的家庭,才能與《倖存之家》產生共鳴,只要你曾有過一刻對家感到陌生、感到失望,你便能明白梅芙與丹尼的心情。他們被母親、繼母無情地拋棄,卻割捨不了對荷蘭大宅種種的思念;成年後的梅芙與丹尼在大宅附近悠轉,坐在車內,聊起過往,回不了家的她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回憶。
Thumbnail
你不需要有個破碎的家庭,才能與《倖存之家》產生共鳴,只要你曾有過一刻對家感到陌生、感到失望,你便能明白梅芙與丹尼的心情。他們被母親、繼母無情地拋棄,卻割捨不了對荷蘭大宅種種的思念;成年後的梅芙與丹尼在大宅附近悠轉,坐在車內,聊起過往,回不了家的她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