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還是遺跡?後篇—山中那些歷史遺物之於我的意義,反思霞喀羅淨山事件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撰文:JOVA;2022/2/24
順著斑駁濕滑的石階信步而下,歷史的拱門靜默守候,兩旁破敗的房舍與遍地殘缺的生活物品,訴說著那個曾經繁榮的林業時代。初次接觸山林中的遺跡,是在1年前的大元國小,走訪那個因林業而興盛一時、如今則沉睡於蔓草間的寂靜校園。
與遺跡的初見,是震撼的、是感動的、是驚異的、是五味雜陳的,彷彿將舊時光凝結在山中一般,所有的故事都深刻於土地之上,所有的悸動都直竄入內心深處。僅只一瞬間的會面,就讓原先對於古道、遺跡近乎無感的自己,深深喜歡上那種彷彿欣賞著平行時空,並試圖遙想當年景況的興味。
視線穿過遺跡內遺留的窗框, 彷彿正凝視著那個已逝的平行時空(Photographed by Fely)。
那時我剛考上社團的嚮導不久,也是我較密集上山的開始。在大元國小後,又接連閱覽了丹大、萬榮林道的林業興衰,欣賞了苗栗紅毛山一帶伐木鋼軌與纜線的滄桑,也見證了加羅神社遺跡的深邃宏偉。歷史遺跡之於我,也逐漸從原先僅是草草一瞥的陰暗角落,轉而成為吸引我上山那道光芒之一。
加羅神社散落的老藥罐,靜臥於草叢中數十載卻仍熠熠生輝。
繼上一篇解釋來龍去脈的文章,事發當時的我,正漫步於陽光爛漫下的神社遺址,閃閃發光的藥劑瓶罐在我眼中,猶如兒時在沙粒中看見的閃亮玻璃珠子般緊掐著視線,耀眼而無法忽視。也正如同前文所述,這些酒瓶、遺物、「垃圾」們,具有遠超過其本身價值的故事與脈絡,就像有人能夠從動物的排遺、足跡、咬痕等訊息,推測這隻動物的移動路徑、生活習性等資訊般,這些古物同樣能讓我們看見那些已逝去的風華年代。
猶記去年聖誕,一行人攀上了謎霧繚繞中的陡峻稜線,赫然聳立的巨大木製支架如山中巨人般俯視自己的撼動,以及細看腳邊散落的機具零件,斑斑鏽蝕下的每一道缺刻紋理,都如同一行行饒富深意的字句般流轉詠唱。即使事前對於這些遺物的理解或許不足,就算是回家後才上網惡補著功課,第一眼看見這些遺物時,總還是會被那龐大的歷史洪流沖得發楞。
倏忽立於林間的索道支架,如迷霧中沉睡的巨獸般俯視著眾人。
霞喀羅事件的發生令人感到震驚與不捨,主辦公司第一時間的回覆更使人震怒。不諱言的,我相當喜愛、並珍視這些遺跡,我並無法要求其他人都得同樣重視這些事物—也沒必要如此,但主辦方明知其可能性卻仍刻意忽視的態度,與事後處理的輕蔑嘲諷,使人難以壓抑對於此事的哀悼與對主事者的憤慨。
然而,真正讓人心灰意冷的,我想仍要屬各大討論版的留言爭論。我確實帶有自己的主觀,我想留言區的每位也都一樣,但一再地看到「原來隨便丟個垃圾未來也會變成遺跡」、「垃圾放了一百年也還是垃圾」、「只要是日本人丟的,大便也能變黃金」等偏頗言論,仍不住深感詫異、無奈。當然,許多支持酒瓶為文物的群體,在批評時同樣毫不留情,但如此情緒化的發言並無法改變任何事,若真的有心討論,像是台大考古、馬雅國駐台辦事處等單位發出的聲明呼籲,態度明顯開放許多,也給人開放討論的空間、肚量,值得我們學習效仿。
任何的改變都始於良性的溝通,對於文物見解的分歧令我意外,但各種主觀言論的抨擊爭辯更是難以言喻的悲哀。這一切的爭議,我認為台灣368公司難辭其咎。從影片回復的毫不客氣、到執行長對關心的群眾輕蔑嘲諷、以及最後雖發出了道歉聲明卻仍在留言區冷嘲熱諷的公司創辦人,讓人難以對該公司產生絲毫信任,處理問題的態度與方式更是難以理解。對於文物保存的關注是這次事件的導火線,但真正引爆論戰的那一把火,主要仍是主辦公司自己點上的。
但究竟為何區區三個破酒瓶,最終能引起如此大的論戰?以筆者個人的觀點來說,這些酒瓶、遺物、斷垣殘壁,就是在「山」這座大型歷史博物館中書寫著故事的文字、頌唱著傳說的音律、放映著老時光的幻燈片。如何解釋這些老物,取決於個人的意志,但我屬於、也知道有同樣一群將情感寄託於這些物件的人們,看到遺物時閃閃發光的眼神,有如正穿透時間的迷霧、悄悄窺見那早已於人間消散的年代般閃耀。
腳下的殘破鐵道嘎嘎作響,鋼軌逕直地穿入旋轉上升的濃霧深處,走在山嵐繚繞的萬榮林道上,我們正探向那白紗之後的廢棄工作站。飄盪的霧水悄悄散去,遠方的山景點綴著縷縷雲彩,堆疊的廢棄木料與金屬零件散落於門外,曾經熙攘的高登工作站,如今已是來往山友的棲身之處,外頭的鋼骨、鐵桶、絞盤、與來時微微顫動的老鐵軌,卻還熱切的敘說著風光的過往。
自高登工作站內向外望去,殘破蕭條的景致卻仍熱切的敘述著往日風華。
髒兮兮的指尖輕輕捏著一張滿是皺摺的紙條,「浮雲掃退終無事,可保禍患不臨身。」海天寺的籤文深刻於心底,舊物獨有的潮濕氣味竄進鼻腔,隨後逐漸化為一種帶著回憶餘韻的酸甜氣息。曾經的人將此視為情感的依歸,如今的旅人則從那層疊累加的情感中,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而這也是我喜歡遺跡的理由之一,往日的回憶遺留在物品上,透過這些物品,來者在受到觸動的同時,也於此留下新的記憶,彷彿透過那跨越數個時代的老物件,能讓時空交錯的我們相互連結。
年久失修的海天寺,曾是在此工作的工人們共同的回憶。
遺跡之於我,是深邃、悠久、豐富、而又引人入勝,我喜愛遺跡帶給我的想像與情感流動,也樂於欣賞其呈現的蕭瑟之美。荒涼、蕭瑟、殘破之餘,卻又極富韻味,猶如歷經風霜的老年人臉上盤踞的皺褶般,深刻而沉靜。
「那麼對你來說呢?這些遺跡或遺物,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靠著剛讀完本文草稿的Fely,我有些打趣的問道。
「... 我覺得我看遺跡的時候跟你不一樣,我並不會去想像以前這裡多麼繁榮、或者以前的光景應該長成甚麼模樣。但我喜歡遺跡,就像尋寶一樣,找到時會令人驚喜、會覺得開心,就像山裡的寶藏一樣。」
是阿,又何嘗不是如此。同樣的事物、在同樣喜愛他的人眼裡,也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山林裡的遺跡之於我,或許是能睹物思情的端莊文物,而之於Fely,或許則更像是平時難以見得的稀世珠寶,挺過了風霜、見證了歷史。一個超越了時空的物件本就因時代背景的不同、因觀賞的人不同、因審視的角度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面貌。這些被我們定義為「歷史遺物」的物件之於我、之於Fely是這個樣貌,那麼,之於你,又會是甚麼樣貌呢?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19年開始接觸登山活動的筆者,喜愛台灣的山林,也喜歡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足跡從高山百岳到中級山遺跡探勘都涵蓋,參與的活動則從溯溪、攀岩、到攀樹都有所囊括,雖看似樣樣通但實則樣樣不精。此處紀錄筆者的戶外生活體驗,希望透過文字刻劃自己的回憶,傳達依靠己力追尋愛好的理念,並期許文章能自娛娛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月12日晚間,YouTuber Celine and Cynthia-不只是旅行於霞喀羅古道淨山的影片,爆發可能誤清日治時期文物的爭議,在網路上掀起了驚滔駭浪,後續的餘波也持續延燒到多個事前難以想像的曲折方向。本文嘗試統整整體事件的發展,並以個人的見解,回答這些酒瓶可能的意義與我們應持的態度。
我向來知道登山這項愛好是拿命在玩。我同意危險是這項活動的主要成分—沒了危險,登山跟其他成千上百種瑣碎的消遣就沒什麼不同了。 作者強·克拉庫爾是1996年聖母峰山難的倖存者之一,為了擺脫愧疚而鉅細靡遺寫出的本書,在詳加探討事件原委之餘,更引出了人類對於登山本質的反思。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2月12日晚間,YouTuber Celine and Cynthia-不只是旅行於霞喀羅古道淨山的影片,爆發可能誤清日治時期文物的爭議,在網路上掀起了驚滔駭浪,後續的餘波也持續延燒到多個事前難以想像的曲折方向。本文嘗試統整整體事件的發展,並以個人的見解,回答這些酒瓶可能的意義與我們應持的態度。
我向來知道登山這項愛好是拿命在玩。我同意危險是這項活動的主要成分—沒了危險,登山跟其他成千上百種瑣碎的消遣就沒什麼不同了。 作者強·克拉庫爾是1996年聖母峰山難的倖存者之一,為了擺脫愧疚而鉅細靡遺寫出的本書,在詳加探討事件原委之餘,更引出了人類對於登山本質的反思。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旅行會結束,但記憶會時而浮現。會想起一個聚落居民,願意這般為自己的家鄉付出,讓封塵20年的記憶笑語重新在校舍裡響起;用全村合作的力量,開一間大家都喜歡的店,或者該說是大家都喜愛的空間。人們在「森の巢箱」這空間得到心靈休憩,然後等待下一回的相遇、或再出發。
Thumbnail
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針對文化部於今年8月26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通過,將現有兩處古蹟,即「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調整名稱為「熱蘭遮堡遺構」一事,經文化部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說明,筆者有以下兩點疑問及想法,供各界先進參考:問題一:原兩處古蹟為何遲未合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接著國峰展開一連串探勘研究,小雅則是一路跟著,也有些男生一起協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乍看之下是一片草原,其實草原之下竟暗藏城市遺址,端看那些遺址不難發現就是屬於人類高科技下的產物,現在國峰來到一處遺址,這裡發現一本書,很有意思的是這是自己寫的,就好像是故意留下那樣。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隆田考古園區位於台灣南部,是一個保存和展示古代文化遺跡的重要場所。這裡不僅是考古學家的研究基地,更是一個讓公眾了解和體驗歷史的窗口。每當我走進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 這個考古園區覆蓋著廣闊的田野,四周環繞著山巒和河流,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當我第一次踏足這
Thumbnail
旅行會結束,但記憶會時而浮現。會想起一個聚落居民,願意這般為自己的家鄉付出,讓封塵20年的記憶笑語重新在校舍裡響起;用全村合作的力量,開一間大家都喜歡的店,或者該說是大家都喜愛的空間。人們在「森の巢箱」這空間得到心靈休憩,然後等待下一回的相遇、或再出發。
Thumbnail
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針對文化部於今年8月26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會》通過,將現有兩處古蹟,即「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調整名稱為「熱蘭遮堡遺構」一事,經文化部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說明,筆者有以下兩點疑問及想法,供各界先進參考:問題一:原兩處古蹟為何遲未合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接著國峰展開一連串探勘研究,小雅則是一路跟著,也有些男生一起協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乍看之下是一片草原,其實草原之下竟暗藏城市遺址,端看那些遺址不難發現就是屬於人類高科技下的產物,現在國峰來到一處遺址,這裡發現一本書,很有意思的是這是自己寫的,就好像是故意留下那樣。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