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是你做出選擇的養分,不是負擔:記山下部落參訪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這些歷史因由我都聽過了,那幾張老照片也看過了」

在山下部落聽kaka Sra對於七腳川事件的簡報時,是一個自屏東長途拔涉的燠熱午後,我打起精神坐正,想聽事件後裔的當代文化工作者,會怎麼談論這個「事件」。

哥哥講七腳川的脈絡,從清代的加禮宛事件談起,談到對噶瑪蘭、對薩奇萊雅的抱歉,談到原諒和選擇,說了類似「他們完全有理由不原諒我們,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在當代做我們能努力的事」的話。

後面講到日治時期的七腳川事件時,七腳川人終於起身對抗,隱隱有一點因果的意思。

現場有奇立板部落的噶瑪蘭美少女們,kaka Sra是在對她們說話,不過後來奇立板營造員發表心得時,說的是類似「我們要多多跟山下部落的文化復振方式學習」之類的訊息,我覺得很奇妙。

你如果去看清軍當年如何折磨噶瑪蘭和薩奇萊雅,然後得知七腳川人曾和清軍協力,那種歷史的荒謬和迷茫感,是讓所有人——不管你在血緣上曾和哪一方更親近——都會喉頭一梗的難受。

———

我想起馬卡道人,或者,平埔族群,常常被原民會和一些部落譏笑為叛徒、原奸的事。

我想起常常有人說:你們平埔族群哪,不懂我們原住民經歷的歷史苦痛,之類的話。

是嗎?平埔族群沒有經歷過嗎?

話又說回來,如果易地而處,在那個時空脈絡下,誰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嗎?進一步說,更好的選擇長什麼樣子?更早因為反抗而被屠滅?

我不知道,我不能夠評判當年的馬卡道人,如同我不能評判加禮宛事件中的七腳川人一樣。

———

接著,kaka Sra談到七腳川事件時,放了好幾張隘勇線的照片,說著守隘的青年被迫與家園分離、被壓榨勞力的事。「這些我知道」,可是這樣就要反抗嗎?離家當社畜,當代的我們怎麼一點反叛之心都難有呢,我有點百無聊賴地想。

另外也有一點,呃,畢竟這是對角線外的族群發生的事,縱然是日治時期幾個壯烈和驚心動魄的場景,可人家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可以講族語做文化、可以為人所知,好像跟我們的處境比起來仍然有盼望得多,我於是帶著那麼一些他者的漠然。

行程表上寫著稍後晚上是「環境劇場」。我原本以為是走進自然場域裡坐下看舞台劇,可是我必須說,完完全全是讓我震撼到沒有合適語言可以形容的體驗。原先你以為的導覽青年成了帶領觀眾進入歷史故事的說書人,原先你以為是前往劇場的部落導覽路線成了歷史軌跡裡的事件現場。

不只是演員和觀眾之間的那道空氣牆被打破,所有現場之人與時間、空間之間跨越的那一百多年、那數百公里也突然逼近。你被迫直視那場悲劇,演員在你面前20公分處逃跑、追趕、威嚇、慟哭,甚至邀請你走出膠著的迷霧。

我曾一度在劇中,因為角色之間反覆的情緒拉扯而感到些微暴躁——素人演員竟然能精確調動出觀眾的情緒反應。帶著緊繃的心情走下山時,主角終於回到日思念想的故鄉,劇情迎來真正的結局,我原本以為會是一場無疾而終的追尋——畢竟平埔族群的故事常常是這樣做結的。

然而主角的家人們竟然奔相走告,失而復得的歡呼此起彼落,我在那些層疊的叫嚷中落淚。原來,故事,也可以是這樣,有重新迎接回來的喜悅嗎?

我想起比七腳川人早了一百多年、離開家鄉去山腳下守隘的馬卡道人。我們從來沒有機會知道那些先是守隘然後完全搬離家鄉的馬卡道人想些什麼、掙扎什麼、痛苦什麼。可是在山下部落,藉著口述記錄讓我們知道,原來青年離鄉守隘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會對部落造成什麼影響、會得以觸發那麼強烈的抵抗和後續的流離。

像是一扇門推開了一小道縫,縱然時空情境截然不同,但不妨礙我去想像,馬卡道人兩百多年前簽下的那一張張賣地契約,背後可能有多少人經歷著從未被書寫的迷茫。

___

所以,這完全不是與我無關的歷史事件。透過山下部落的經營,讓我這麼一個陌生的旅人,得以讓自己的地圖像電玩遊戲一樣突然解鎖新領域。

kaka Sra在後來的閒聊中提到,這是他在紐西蘭拜訪毛利社群時得到的靈感:導覽途中有一群毛利人衝出來質問旅客:「你們為什麼侵入我們的領地?」紐西蘭的體驗可以是這樣的態度與來訪者互動,可是為什麼台灣的部落觀光好像經常只能是迎賓舞、搗小米呢?

因此,就像他的祖先在每一個歷史時刻做出了當下的選擇一樣,他也做出了今時的此刻他願意做的選擇:發展出截然不同、甚至可能讓某些旅客感到不適的旅遊模式。

謝謝山下部落讓我更確信,也能明瞭:面對先人的選擇,我們是可以同時同理、也同時放下愧悔不甘的;然後更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選擇,不必背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以箴
14會員
9內容數
來自台灣南隅的人類學徒。
陳以箴的其他內容
2024/09/21
2024年2月初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2、3月間渾渾噩噩地,慢慢接受即將飛美的現實。緊接著,4到7月間則奔波煩擾於各種入學準備,簽證、宿舍、健檢、交通,各種,直到8月中旬搭上飛機才真的有即將展開新生活的實感。 從訂立讀博目標、到申請過程、到後續準備,不斷跌宕起伏、並受人之恩,於是想要好好分享跟道謝。
Thumbnail
2024/09/21
2024年2月初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2、3月間渾渾噩噩地,慢慢接受即將飛美的現實。緊接著,4到7月間則奔波煩擾於各種入學準備,簽證、宿舍、健檢、交通,各種,直到8月中旬搭上飛機才真的有即將展開新生活的實感。 從訂立讀博目標、到申請過程、到後續準備,不斷跌宕起伏、並受人之恩,於是想要好好分享跟道謝。
Thumbnail
2024/05/22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2024/05/22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2023/09/21
大家好,我們是馬卡道青年小組! 在大武山腳下唱著自己的歌、跳著我們的舞、傳頌自己的名字,馬卡道族青年們在部落裡外嘗試探索族群議題的不同面向;但隨著平埔正名(2022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結果出爐,散落在島嶼東南各部落的青年們,意識到在文化復振的這條路上,我們還有
Thumbnail
2023/09/21
大家好,我們是馬卡道青年小組! 在大武山腳下唱著自己的歌、跳著我們的舞、傳頌自己的名字,馬卡道族青年們在部落裡外嘗試探索族群議題的不同面向;但隨著平埔正名(2022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結果出爐,散落在島嶼東南各部落的青年們,意識到在文化復振的這條路上,我們還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些歷史因由我都聽過了,那幾張老照片也看過了」 在山下部落聽kaka Sra對於七腳川事件的簡報時,是一個自屏東長途拔涉的燠熱午後,我打起精神坐正,想聽事件後裔的當代文化工作者,會怎麼談論這個「事件」。 哥哥講七腳川的脈絡,從清代的加禮宛事件談起,談到對噶瑪蘭、對薩奇萊雅的抱歉,談到原諒和選擇
Thumbnail
「這些歷史因由我都聽過了,那幾張老照片也看過了」 在山下部落聽kaka Sra對於七腳川事件的簡報時,是一個自屏東長途拔涉的燠熱午後,我打起精神坐正,想聽事件後裔的當代文化工作者,會怎麼談論這個「事件」。 哥哥講七腳川的脈絡,從清代的加禮宛事件談起,談到對噶瑪蘭、對薩奇萊雅的抱歉,談到原諒和選擇
Thumbnail
歷史的惡: 「我知道歷史寫在史冊都是假的, 但深埋土地下枯骨的哀嚎是真的。 春秋史孤臣淚歌功與頌德, 殺人如麻竹簡筆墨斑斑見血痕。 一代人活在一代人盲目的時代潮流, 蓬萊島才見天光, 路卻又走向歷史的惡。 歷史寫不盡人性的惡, 口口聲聲愛台灣, 但這人性啊~ 卻是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Thumbnail
歷史的惡: 「我知道歷史寫在史冊都是假的, 但深埋土地下枯骨的哀嚎是真的。 春秋史孤臣淚歌功與頌德, 殺人如麻竹簡筆墨斑斑見血痕。 一代人活在一代人盲目的時代潮流, 蓬萊島才見天光, 路卻又走向歷史的惡。 歷史寫不盡人性的惡, 口口聲聲愛台灣, 但這人性啊~ 卻是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Thumbnail
一首寫給賽德克族人的詩
Thumbnail
一首寫給賽德克族人的詩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與遺跡的初見,是震撼的、是感動的、是驚異的、是五味雜陳的,彷彿將舊時光凝結在山中一般,所有的故事都深刻於土地之上,所有的悸動都直竄入內心深處。霞喀羅事件的發生令人感到震驚與不捨,而主辦公司第一時間對於事件的回覆,更使人震怒。遺跡之於我、之於Fely是這個樣貌,那麼,之於你,又會是甚麼樣貌呢?
Thumbnail
與遺跡的初見,是震撼的、是感動的、是驚異的、是五味雜陳的,彷彿將舊時光凝結在山中一般,所有的故事都深刻於土地之上,所有的悸動都直竄入內心深處。霞喀羅事件的發生令人感到震驚與不捨,而主辦公司第一時間對於事件的回覆,更使人震怒。遺跡之於我、之於Fely是這個樣貌,那麼,之於你,又會是甚麼樣貌呢?
Thumbnail
 事件的非恆常性,僅管帶來了痛苦的體現,但這個烙印在身體上的轉變——從織布的身體轉為外出捕殺的身體,僅管貌似搖動了舊有的傳統性別分野,但這個「搖動」,亦即因事件而導致開啟了這個鬆動的「時機」,是否能成為「從此改變傳統規範」、成為真正能體現在後代身上,而不只是在「時機」過後便又消逝的「搖動」
Thumbnail
 事件的非恆常性,僅管帶來了痛苦的體現,但這個烙印在身體上的轉變——從織布的身體轉為外出捕殺的身體,僅管貌似搖動了舊有的傳統性別分野,但這個「搖動」,亦即因事件而導致開啟了這個鬆動的「時機」,是否能成為「從此改變傳統規範」、成為真正能體現在後代身上,而不只是在「時機」過後便又消逝的「搖動」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從開頭到後續都好看的小說。看了斯卡羅的預告、聽了百靈果讀書會,也對臺灣背景的歷史小說心嚮往之,趁著圖書館的書還沒被全數借出時,很快的啃完,雖然書看起來很厚,但如同作者希望的,確實頗適合當作戲劇的原創小說。 比起真的打打殺殺,能夠和平解決爭端確實是上策。戰爭的可怕和破壞,是那個時代的人都有的最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從開頭到後續都好看的小說。看了斯卡羅的預告、聽了百靈果讀書會,也對臺灣背景的歷史小說心嚮往之,趁著圖書館的書還沒被全數借出時,很快的啃完,雖然書看起來很厚,但如同作者希望的,確實頗適合當作戲劇的原創小說。 比起真的打打殺殺,能夠和平解決爭端確實是上策。戰爭的可怕和破壞,是那個時代的人都有的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