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南北之世-燕歸來去兮】

五胡亂華時期,遼地的鮮卑慕容部進入中原,建立了大燕國。 後來覆滅於前秦苻堅之手。 然而,當苻堅敗戰於淝水之後,原本的燕國降將皇族,就紛紛掀起了叛亂。 一支以大燕皇帝的幼弟慕容沖為首,拚死命的攻打長安,勢要拿下苻堅,救回皇帝。 另一支則在河北自立門戶,與邊塞諸族展開爭霸。 這個河北梟雄的名字,叫做慕容垂。 早在燕秦開戰之前,慕容垂就已經投降前秦,為馬前卒帶領秦軍攻略故國。 所以這時候他志不在「復國」,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革命永遠需要旗號。 就算同樣是匡扶漢室,魏蜀吳也各有巧妙不同。 一開始,慕容垂打的也是興復大燕。 更自立燕王。 但慕容沖等起兵之後,他的地位就不免有些尷尬了。 於是,慕容垂就給苻堅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其實受苻堅大恩,更領命北上平亂。 但駐紮鄴城的苻堅庶長子「苻丕」卻心懷不軌,想要讓阿垂去送死,進而自立為帝。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都是臭蓋的,但其實前秦統治期間,一共有六個宗室公王意圖謀反。 這帽子扣在苻丕頭上,倒也是合情合理的。 我阿垂一片赤誠,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接受各部族的推舉,和陛下您的親人交戰啊。 說到底,慕容垂打的主意,就是要從苻堅手上得到正式的封官與命令,來佔領河北。 在長安被包圍的苻堅可沒有失智,回信客客氣氣的開頭,說自己當年是多麼信任你阿垂。 誰想得到,柳下惠也成了淫夫。 你都這麼老了,還想當老賊。 我唯一覺得可惜的,就是苻丕跟苻暉沒有打死你而已啊,少在那邊七七八八說一堆。 哇,搞不到大旗,慕容垂底下的人,就開始騷動了。 其中勢力最大的丁零族長,更偷偷與苻丕聯繫。 慕容垂雖及時識破,但一場內戰也是免不了的。 好不容易消滅了叛軍,鄴城苻丕也沒能趁機逃出,大燕皇帝過世的消息,就傳來了。 稱帝吧。 大家都這麼說,但慕容垂表示,阿沖已經在關中繼位了,我不能這麼作。 更糟糕的是,從淝水戰勝後持續向北進攻的晉軍,已經攻下青州了。 苻丕一不做二不休,連絡晉軍表示投降。 東晉北府兵大將劉牢之親自帶兵來救,大破慕容垂。 但當劉牢之繼續追擊,卻怎樣也鬥不過慕容垂。 晉軍,已疲。 逃出生天的慕容垂,準備返回遼東大本營,卻聽得高句麗入侵,遼東也失了大半。 叛亂叛得像他這麼慘的,也是不多了啦。 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關鍵,是跟中國邏輯迥異的。 照中國版本,像劉備兵敗如山倒之後,只能投靠劉表啦,孫權啦,來借兵據地翻盤。 可慕容垂不用。 從一開始他的叛亂,就是邊塞式的。 是丁零烏丸以及遼地鮮卑各部族奉他為盟主,跟前秦開戰。 慕容垂沒有辦法指揮所有的盟軍。 導致只能自己挨東晉的揍。 同樣的,當慕容垂連番大敗,他的盟友們其實都仍然擁有堅強的實力。 最前線的盟主被擊退,各部族的選擇,不是只有投降一條路。 為了自己的生存與利益,慕容垂聯盟各部,展開了反擊。 並且得勝。 然後,大家再次要求慕容垂登基為帝。 過去《史記》在描寫匈奴冒頓單于,甚至後續許多的草原霸主時,都強調他們的「霸主資質」。 停留在那個思路中,我們會很難明白南北朝即將開始的這個時候,為何拓跋珪跟慕容垂沒有最強大的武力跟領土,卻能得到邊塞各部的支持,成為共主。 最簡單的說法,其實就是「傀儡政權」。 這並不精準但容易理解得多:自匈奴劉淵起義,就是一個傀儡領袖了。 東漢是這樣的王朝,曹魏也是這樣的王朝,只有曹叡比較強勢。 西晉也是這樣的王朝:別以為司馬炎不是。 司馬炎是擅長權謀,跟功臣大族們的平衡關係很好。 甚至過去春秋以前的部落民主制,本質上也都是透過「大地主部族長的支持」,來選出共主。 傀儡領袖,可說是中國悠久傳統所演變出來的一個招術。 共主天子與世族卿大夫之間的權力遊戲,也沒有一刻消停。 皇帝佔了優勢,才會出現「好皇帝」。 明明東倒西歪,風中殘燭一樣的慕容垂,就這麼被拱成了後燕皇帝。 時間點上是很巧妙的。 除了慕容沖最早登基為帝,在慕容垂奔逃的期間,姚萇也殺掉了苻堅,自立為秦帝。 苻丕不能忍啊,脫離東晉,也自立為帝。 在慕容垂開張之前,北方已是三帝並立。 慕容沖跟姚萇直接對決,河北決戰自也不能避免。 理論上是這樣才對。 但更巧的是,幾天後,慕容沖遭到刺殺,西燕崩壞。 更邊塞的地區,一群人擁立了拓跋珪為盟主。 而慕容垂則是憑藉著詔書攻勢,瓦解了苻氏群小。 想必苻家人都很深明大義。 大義是正統嗎?是天命嗎? 又或者,是經濟力的流向。 慕容垂更靠著民族主義,感化了丁零霸雄翟遼。 喔,沒多久翟遼又反了。 與其說翟先生是個反覆小人,不如說所謂的民族主義只是個幌子。 誰能掌握勢,誰才能引領潮流。 慕容垂之所在,大勢之所在。 進略河南,山西,後燕的開疆拓土緊鑼密鼓而來。 但接觸到拓跋珪的大魏集團時,後燕卻遭到了阻礙。 敗戰的領軍,很不幸的是慕容垂的太子。 當太子的可不能退啊,燕魏之間陷入了膠著。 而慕容垂看這樣不是辦法,就決定親上前線。 結果卻突然生了重病,就此亡故。 太子阿寶順理成章繼承了大位。 老實說,後燕其實沒有必要跟北魏硬拚。 就地理而言,前一世的燕秦與代國,也是維持著同樣的姿態。 前燕則更注重與東晉爭地。 為什麼慕容氏非得跟拓跋氏一分高下呢? 就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邊塞盟主。 且支持他們的群眾,可能有很大部分的重疊。 原本雙方的關係相當友好,但北魏後來認可了西燕…… 若照《魏書》的春秋筆法,雙方破裂始於慕容垂要求北魏提供名馬被拒啦。 不過更踏實點說,當後燕的河北勢力逐漸穩固下來,北魏其實就知道衝突不可避免。 納西燕以抗後燕,是一個非常合情合理的選擇。 但西燕這扶不起的阿斗,在山西決戰中敗退,北魏跟後燕的共主之爭,就勢在必行了。 然而,後燕的第二任皇帝慕容寶,也是個奇葩角色。 他曾經建議父親殺苻堅奪大位被拒,就是沒什麼仁義的描寫。 上位之後,阿寶頒布了一條命令。 「遵垂遺令,校閱戶口,罷諸軍營分屬郡縣,定士族舊籍,明其官儀,而法峻政嚴,上下離德,百姓思亂者十室而九焉。」 在三國時代,世族等於地方軍閥的情況,在江東是比較明顯的。 而北方的五胡亂華展開,我們擇要說:後趙開啟了資金在世族,軍隊在政府的方式運作。所以後趙垮台,軍閥跟世族仍屬分離。 前燕則出現資金在世族,地方兵也在世族的情況--政府能動用的,只有自己的遼東兵,其他要看世族臉色。這就已經江東化了。 前秦統一北方,就對這些事情進行了整頓。 苻丕等人就是負責整頓前燕地區的。 大約運作了十年左右。 而從北方叛亂,苻丕沒兵又沒糧的應對來看,很顯然他的整頓是失敗的。 北方世族要錢,也要人。 而慕容後燕的歸來,則宣示了:他們還要政權。 為什麼要政權自己不當皇帝?小時候都覺得好難懂。 簡單說,所有產業的目標,就是一條龍。 來達到利潤最大化。 買通承辦官員,控制立法官員,掌握執法官員…… 今天我們仍能看到無限多的故事在敘述這些過程。 甚至,操控元首。 這不是陰謀論,只是操控的方式不是那樣直接。 正所謂「每個成功的政治人物背後,都是一桶又一桶的政治獻金」。 所以莊子說,真正的君子,要自作自食。 當你的需求掌握在他人手裡,你就絕對有機會失去獨立自主的權利。 糟糕扯得太遠了。 「校閱戶口,罷諸軍營分屬郡縣,定士族舊籍,明其官儀。」 這些事情就是慕容寶在對付軍閥型世族的手段。 而後面的描述,表示失敗。 人家不是寫「法峻政嚴」嗎? 其實法律嚴不嚴苛,管理是否恰當,並無判斷標準。 但百姓不服,不從,大家都想要作亂則是事實。 我們把事情反過來看就可以了。 不願意配合戶口清查。 不願意脫離軍營接受郡縣管轄。 不願意回復過去的官爵領地。 最直接就可以看到:現在比較好。 接下來造成的實際層面影響,就是與北魏的戰爭兵敗如山倒了。 而整個五胡亂華不斷上演的「宗室不可信」,也再次發生了。 為什麼宗室不可信?道德淪喪? 或許有之,也或許,背後的金錢遊戲,左右著親兄弟都沒有情面講。 慕容寶遭到了刺殺,兩次。 啥? 喔,沒殺到啦。 但正是「事不過三」,第三次阿寶就死了。 不過,阿寶死前,慕容氏得到了一副圖讖。 「有德者昌,無德者亡。」 就此開啟了後燕的分裂。 最後,阿寶的兒子退回老家龍城,退位為王。 而原本後燕的中原將領,慕容德卻獨立稱帝。是為南燕。 南燕主要的領地,在青徐(山東江蘇)地區。 是南北二朝的一個中間地帶。 近百年來,不斷被南北政權輪流佔領。 要說這百年亂世誰最慘?大概就是青徐二州了。 也相當特別的是,青徐士人對於慕容德政權表現出相當的支持。 在北方諸胡中,最尊儒的就是慕容氏了。 不過,終究是短暫的榮光。 十年後,東晉大將劉裕消滅了南燕。而後燕也在不久前被篡。 慕容氏諸燕,退出了歷史舞台,也為南北朝翻開了新的一頁…… 嗯,好像也看得出來,姑蘇燕子塢的南慕容,是誰的後代了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