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為家人的條件

    最近看了一部日劇「無法相戀的兩人」,探討有趣的非主流議題「無性戀成家」。這讓我回想起在大學時代讀過一本討論多元家庭形式的著作(我只記得是美國當時的社會學研究,書名和作者已經不記得了),是我第一次讀到關於家庭的組成及形式,可以有除了「異性戀雙親&有直系血緣關係的小孩」以外的其他可能,對當年的我來說,帶來了如同邁入異次元世界般的震撼,也正式開啟我對社會學的興趣,因此還主動去修了幾門社會系的課。我從小在所謂的主流傳統家庭中長大,對「家人」的定義,根深蒂固地相信與「婚姻&血緣」有直接關聯。因為血脈相連的羈絆,使得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願意彼此容忍,為了整個家的和諧,家人中任何一員發生了事情,我們都應該義不容辭地立刻挺身幫忙解決;在外面受了委屈,「家」也是我們最好的避風港。直到年紀漸長,認識了更多人之後,慢慢發現從小深信不疑,有關家人及家庭關係的種種理解,其實只是眾多形式中的其中一種。單親父母、隔代教養、家人分居各地、頂客夫妻、同性伴侶、沒有戀愛關係的同居朋友...都可以是家庭的樣貌,在不同家庭中成長的人,自然也對「家人&家庭關係」有不同的解讀。
    圖片來源: https://vitomag.com/entertainment/lkyvh.html
    圖片來源: https://vitomag.com/entertainment/lkyvh.html
    近年來隨著心理學概念的日益普及,關於原生家庭如何形塑個人性格,幾乎已成為普羅大眾都能隨口說出幾句評論的話題。對多數人來說,「家庭」是我們最早學習社會化的環境,「家人」則是我們第一次體認到「與自我不同的他人」的存在(即使是必須生活在機構或寄養家庭的孩子,也同樣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每個人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的確會對心理安全感、人際相處能力、親密關係的建立及維持,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實際上,雖然多數家庭的組成仍然建築在婚姻(或戀愛)&血緣關係上,但家人之間的相處品質,卻並未因為彼此間存在「血濃於水」的生理性聯結、或「白頭偕老」的法律性聯結,而有絕對正向的發展,夫妻失和、手足反目、家人互不關心的情節比比皆是。除了比較宿命觀的歸因於「緣份」,我個人認為是由於傳統上多數人仍將「家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因此對家人間的個體界線缺乏基本的尊重,也很容易將家人間的互動模式理想化;簡而言之,就是「期待過高、溝通不足」。我們在家庭以外的場域,多半能很清楚地明白人際相處間的互利關係,「今日你幫我一分、他日我還你一寸」,即使有求於他人,也極少有人能一直維持「熱臉貼冷屁股」的單向付出;但當場景搬到家庭中,我們卻常使用「以愛為名」的親情勒索,要求家人絕對的信任及體諒,而忽略自己是否對家人的處境或需求,有同等的理解及接納。因為我們「是永遠不可能被拆散的家人」,所以我們的出發點「一定是為你好」,或是「我們一起生活這麼久了,你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我一定比你還清楚」,這些自以為是的迷思,阻礙我們看清一個簡單的事實:「即使是家人,我們仍然是不一樣的個體;我們可以有與對方完全不同的習慣、好惡、理念、價值觀,即使共同生活再久,我們依然需要隨時保持溝通,確認自己用讓對方真正舒服的方式付出關愛」。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態,家人間的相處是不斷變化的演進過程,最終可能生成一個不同於大家一開始想像的模樣;無論是無話不談的親密,或是略帶客氣地保持距離,只要每個家人都體驗到幸福,家庭關係不該有「一體適之」的樣板化模組,也無所謂「正常」或「異類」的分別。
    在我看來,家人之所以可貴,不在於「天生註定」要綁在一起的彼此牽掛;而是「即使存在歧見、或發生無可想像的意外,仍然願意選擇留在彼此身邊,陪伴你度過難關」的支持力量。只要對彼此有真心的關懷及珍愛,有沒有血緣或婚姻關係不是成為家人的必備條件。我很感恩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良好,沒有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帶來太多負面的影響;我知道這是父母願意犧牲一部分的自我,成全孩子順利長大的心意。要成就一個家,有種種的不容易。在過程中不見得總是風平浪靜,面臨的各式難題,也不會有唯一的標準解答,我們都只能邊摸索邊學習,最終找到那個可以稱為「家」的所在,而「家人」就是即使吵吵鬧鬧、相互吐槽,卻總會和好,讓我們想起他們,就能湧起一股暖意的真正歸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