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里程焦慮 與 咖啡焦慮

近日有時候隨意瀏覽著 YouTube 影片時,三不五時會看到一些關於電動車的相關題材影片,畢竟自從 Tesla 傳奇般的從不被看好到現在滿街皆是的演進以來,大眾也開始逐漸更能接受甚至是擁有一輛純電動驅動的車輛。而許多人無法下定決心入手的原因多數可能就是里程焦慮的問題。
所謂的里程焦慮,指的就是電動車顯示剩餘可行駛的里程數與實際用車人要使用車輛的距離之間差異,如果車輛顯示剩下80公里可行駛,但需要前往的目的地有70公里之遙,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安心的開車出門嗎?傳統的汽油車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主因是整個環境充滿了各式各樣方便的加油站,所以開到什麼地方基本上都很容易可以加油後繼續上路,且整體加油的時間也就是10分鐘左右的過程,對行程的影響有限。但電動車就完全不是這樣的概念,需要找到充電站,目前充電樁的數量略跟不上電動車的佔有率,且規格不一,要到正確的地方充電也需要多留心尋找。且充電還有另一個問題是需要耗時,要把電池充滿需要的時間需要長達數小時,如果臨時使用超級充電功能也無法快速完成充電,類似汽油車那種只需要10分鐘短暫停留就完成滿油出發的場景目前還是無法實現的。
看了相關影片,想想這樣的場景也是覺得頗有點找自己麻煩的感受。儘管都知道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卻總感覺整體配套還需要更成熟,似乎才更能方便的使用。
近日自己則發現陷入的是「咖啡豆焦慮」。
由於預先充值了一定金額給熟悉的烘豆商家,於是每到屋子裡豆子快見底時,就會事先進行訂購等待豆子送來。但前陣子因為一直處在出差狀態,自然沒有特別注意咖啡豆的存量狀況,於是很窘迫的某天在沖完所有豆子後,新的豆子都還在路上。幸好隔天醒來打開手機發現豆子正好在凌晨送達附近的便利商店,趕忙前往取回,立即沖煮。
也因為發生這樣的狀況,潛意識也就特別又注意各種通路是否有新豆子上線。結果一不注意的狀況下,才發現自己已經超買了許多豆子,估計全數沖完應該要兩三個月了吧。
自己檢討反省起來,其實就跟前述的里程焦慮一般,對咖啡豆的焦慮也讓自己超買了過度適量的豆子,跟車子總是油量剩下一半就想找加油站的意思一樣,有時候這樣的心態就導致會產生不必要的消費,也讓需要被「斷捨離」的物品有增加的威脅可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世界五百強經驗,連續創業者。曾經於金融、貿易、OA、FA、娛樂、法律、互聯網、文化、媒體...等產業工作或創立項目,超過十年中國大陸文化演出經歷,並曾創造金氏世界紀錄。對互聯網產業與創業熟悉,共同創立項目曾經獲得中國最大傳媒集團千萬級別風險投資。中國大西部地區第一代商業演出的引進者並創立娛樂新媒體。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