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日觀看電視劇在探討死亡的話題,劇中人物配合劇情滿滿的狗血點灑好灑滿,有些地方故事寫的觸動人心,搭配著演技派演員的精湛演技著實給人不少動容之處。
看著死亡話題,自然也成了達到這個年紀的同齡人無法逃避的課題之一。之前同學聚會才在討論著長輩失智相關照料與醫護問題,好幾位同窗都正在面對之中。對於生養自己的父母隨著年紀達到一定年歲之後所遇到無法迴避的問題,即使再多的麻煩與不便,都必須迎面處理之。那就煎熬與痛苦,都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有時候會回頭想想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或許我們距離死亡還有那麼一段距離,要想認真的想這個話題,有時候又覺得長輩依然健在,似乎太早想了一點?但人生的意外原本就難以想像,誰又能知道哪天是否意外會突然降臨?等遇到的那天,才發現一切都措手不及,這樣好嗎?
看著稍顯悲傷的劇,又一邊在線上請蓉城的朋友們協助要將16歲的老車轉手。這事情從開始打電話請朋友協助,到找到可靠的中介商,接著線上先傳了一些基本資料做基礎估價。隔天就直接到現場確認車況,中間幾次電話聯絡往返,不到48小時時間,陪著我們一路上山下海,最終里程數將近12萬公里。車子是接手前任車主常年放在車庫的,後來隨著在成都生活與工作也就四處亂跑。
近年因為疫情把生活重心放回到台灣後,車輛的使用率急速下降,加上原本就有另一輛經常在使用的車輛後,才決定也做了這個「斷捨離」。搭配著近日的種種屋子雜物與家具更新以及前文所提到的「人生」斷捨離,就更讓這一切顯得如此恰巧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烹煮過程中聞著不一樣階段的香氣,隨著不一樣的食材放入後飄散出來的不一樣氣味差異也像是解謎遊戲般的可以嗅聞出不同的感受,全身各個感官都在這過程中被刺激,像是按摩一般,充實了這個美好的假日。
情緒的波動原本就是常態,怎麼樣能用平常心去面對並自我調適,或許是這個時代下所有人的必修課題之一了吧。
有時候會汲汲營營的想著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把事情安排妥善,但往往人算不如天算,其實反而可能放寬心自在一點的處理,最終也不見得會真的慢多久......
忙碌的一天,又是開了新項目的推進會,又是安裝了櫥櫃,又是為了貓咪搞定飼料,這日子過的可真是充實啊。
有時候我們強調科學、信任證據,但往往很多事情無法被解釋時,或者當人們需要精神的支柱時,可能就只能靠著祈禱之類的方式,用無比強大的信念來把這一切交給命運吧......
不知道大家有在發售門票時,總是搶不到正常售價門票的經驗嗎?最終要買到門票的方式很可能是要到一些二手票的轉售平台或是個人電商網站上用比票面還要高昂的費用購入。
烹煮過程中聞著不一樣階段的香氣,隨著不一樣的食材放入後飄散出來的不一樣氣味差異也像是解謎遊戲般的可以嗅聞出不同的感受,全身各個感官都在這過程中被刺激,像是按摩一般,充實了這個美好的假日。
情緒的波動原本就是常態,怎麼樣能用平常心去面對並自我調適,或許是這個時代下所有人的必修課題之一了吧。
有時候會汲汲營營的想著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把事情安排妥善,但往往人算不如天算,其實反而可能放寬心自在一點的處理,最終也不見得會真的慢多久......
忙碌的一天,又是開了新項目的推進會,又是安裝了櫥櫃,又是為了貓咪搞定飼料,這日子過的可真是充實啊。
有時候我們強調科學、信任證據,但往往很多事情無法被解釋時,或者當人們需要精神的支柱時,可能就只能靠著祈禱之類的方式,用無比強大的信念來把這一切交給命運吧......
不知道大家有在發售門票時,總是搶不到正常售價門票的經驗嗎?最終要買到門票的方式很可能是要到一些二手票的轉售平台或是個人電商網站上用比票面還要高昂的費用購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遺物斷捨離是幫助整理記憶,回顧亡者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遇見的人,臨終之時該「斷開」的不是鎖鏈,而是以死亡為終點的聯繫。本文介紹如何適時地斷開與遺物的聯繫以及如何在面對生死之時做好心理建設。
準備搬家的你,是否正為事前的繁瑣工作傷腦筋?想要來個斷捨離,卻毫無頭緒該從何做起? 回想起我當年從亞洲搬家到美國前的「極端斷捨離」,雖然過程冗長又艱辛,但揮別過去,開啟嶄新的異鄉生活,少了物質的羈絆,生活變得更有餘裕,我也變得更豁達。 我的搬家斷捨離經驗 為了從長計議我們的跨海搬家,我和先生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和長輩的對話,回顧了過去的生活經歷,以及自己在不同年齡段的心境轉變。文章中融合了個人人生體悟,以幽默的筆觸透露出作者對於生活的感悟和反思。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接觸了台灣仁本的網站,我仔仔細細的閱讀了一遍,網站上的內容。 某天工作回到家,邊吃飯邊看YT,忽然點到【生前斷捨離】的介紹影片。 於是乎我也開始免費轉出不需要用到的物品。
Thumbnail
雖然平時個人在各種實體物品上的斷捨離做得不是很好(但最近因為要處理發霉的東西,丟了很多東西,感覺挺不錯的!爽快),但這幾年間突然驚覺,在關係上的斷捨離倒是做得挺徹底的。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遺物斷捨離是幫助整理記憶,回顧亡者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遇見的人,臨終之時該「斷開」的不是鎖鏈,而是以死亡為終點的聯繫。本文介紹如何適時地斷開與遺物的聯繫以及如何在面對生死之時做好心理建設。
準備搬家的你,是否正為事前的繁瑣工作傷腦筋?想要來個斷捨離,卻毫無頭緒該從何做起? 回想起我當年從亞洲搬家到美國前的「極端斷捨離」,雖然過程冗長又艱辛,但揮別過去,開啟嶄新的異鄉生活,少了物質的羈絆,生活變得更有餘裕,我也變得更豁達。 我的搬家斷捨離經驗 為了從長計議我們的跨海搬家,我和先生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和長輩的對話,回顧了過去的生活經歷,以及自己在不同年齡段的心境轉變。文章中融合了個人人生體悟,以幽默的筆觸透露出作者對於生活的感悟和反思。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接觸了台灣仁本的網站,我仔仔細細的閱讀了一遍,網站上的內容。 某天工作回到家,邊吃飯邊看YT,忽然點到【生前斷捨離】的介紹影片。 於是乎我也開始免費轉出不需要用到的物品。
Thumbnail
雖然平時個人在各種實體物品上的斷捨離做得不是很好(但最近因為要處理發霉的東西,丟了很多東西,感覺挺不錯的!爽快),但這幾年間突然驚覺,在關係上的斷捨離倒是做得挺徹底的。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