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心靈大師榮格的世界:原來他跟我們一樣會自卑會執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來說,夢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因為無意識比意識更具優先性。透過這三十個夢來理解榮格的一生,等於是用榮格的理論來寫榮格的心理傳記,這是過去所沒有的,不只是世界不同語言有關榮格的上百本傳記恐怕不曾有過,甚至在其他心理學家的傳記裡,也相當不容易見到。
《榮格的30個夢:心靈大師的自我療癒》作者:李孟潮
定價:540 元
頁數:440 頁
出版日期:2022 年 03 月 18 日
眾所周知的榮格自傳,在他去世的那年才問世
榮格的傳記,最為人所知的,當然就是一直到死後才發表的《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在去世的前五年向來不太喜歡談自己私生活的榮格,終於答應了出版社的要求,在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開始著手進行這本傳記的寫作。當時已經衰老的他,「正常工作安排得很緊,又很容易疲勞,」然而和最後一任秘書亞菲(Aniela Jaffé,1903 –1991)開始口述以後,「開始時,他有點顧忌,很快地,他便對這工作熱心起來了。他越來越興味盎然地講起他自己,他的成長,他的夢及他的思想。」因為這樣的興緻,他同時也自己親手寫下了〈童年歲月〉、〈中學生活〉與〈大學時代〉的三章。其他的部分則有的是完全口述,有的是口述加上部分的手稿所寫成的。他們兩人的工作,在基本的架構和內容都初步完成時,榮格就忽然在短暫的疾病以後離開了人間。後來的編輯工作又參雜了家族成員不同的意見,使這本書在他去世的那一年年底才終於問世。
榮格眼中的父親,可靠但沒有權利
在榮格的自傳裡,有很多關於父親的片段:大家從瀑布裡把撈起屍體以後反應冷漠的父親,小榮格發燒哭鬧而沒法睡覺時唱著兒歌抱著他的父親,和同事用半是惱怒半是恐懼的語調討論耶穌會會士們陰魔活動的父親,半夜將他抱起來看火山爆發的父親……。他寫下很多片段,每個片段裡顯然都有豐富的情感,但從來沒有十分直接地說到他的父親。除了他這麼寫著:「這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女人』總讓我產生不可靠的感覺,而『父親』這意味著可靠但沒有權利……」
然而到了李孟潮醫師的書裡,他所描述的三十個夢裡頭的第一個,獨眼肉柱夢,也是榮格在自傳裡提到的:
有一個牧師樓孤零零地豎在勞芬城堡附近,教堂司事的院落後面有一大片草場。夢中,我站在這片草地上。突然我發現地面上有一個黑暗的、方形的洞……通向深處的一條石階,我畏首畏尾地走下去。下面有一扇拱門,隔著一道綠簾。簾子又大又沉……我把簾子推到旁邊……台上放著御座,金碧輝煌……上面還有什麼。那是龐然大物,幾乎觸頂……它的直徑五六十釐米,高達四五米。但是這個東西卻稀奇古怪:它由皮膚和鮮活的肌肉組成,而頂上有一種無臉無髮的圓頭;顱頂站著一隻獨眼,眼睛一動不動地往上看著……在這難挨一刻,我突然好像聽到母親從外面上方喊道:「對,可要看好了。這是食人者!」這更加劇了我的恐懼,我驚汗而醒,嚇得半死。
用榮格的觀點解析榮格的夢,看見更真實的榮格
這樣的夢境,到了李孟潮的解釋裡,當然不是只有伊底帕斯情結這樣佛洛伊德式的解釋,而是更多層面的思考,譬如說,地下世界/夢/無意識對榮格心理學的重要性,或者從敘述當中可以看出榮格本身的心理類型: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榮格細緻地描述地下世界第一層的各種細節──拱門、綠簾、穹頂、地磚、紅毯、坐墊、王座。這種捕捉聲物形狀、顏色、觸覺、味道等資訊的心理功能,稱為感覺與知覺功能。但這種功能被運用到外在事物,就稱之為外傾感知覺功能,被運用到內心影像和軀體知覺,就被稱之為內傾感知覺。
我們不難看出,榮格天賦異稟,有著令人吃驚的內傾感知覺功能,所以能夠栩栩如生地記錄夢境的細節。一般來說,兒童在發展的初期,社會是比較鼓勵他發展外傾感知覺能力,比如他要握持乳房、奶瓶、用餐具、走路等等,當然他也要感知身體、運動,也需要內傾感知覺功能的發展。榮格內傾感知覺如此發達,有一部分是創傷後過度補償,更多是因為這是他天生的優勢功能,這種通過描述、觀察內心意象、夢境,從而得到痛苦解脫的方法,一直持續到榮格成年。所以,他成年後也經常使用積極想像、夢境工作、繪畫、雕塑、瑜伽運動等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內傾和外傾的感知覺功能,以療癒自己。
當李孟潮開始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觀點討論榮格的夢時,我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角度的榮格,甚至可以說是最屬於地下世界的榮格。而這樣的榮格,榮格自身一定知道,卻不習慣讓這一切浮上意識層面。作者李孟潮成為最好的解釋者,讓那些當事人──即便是像榮格這樣的心靈大師也不容易說出口的種種,如今都可以呈現在我們面前,引領著我們進一步沉思:榮格在心靈深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而包括榮格在內,我們所有人所擁有的無意識,究竟構成怎樣的一個世界?甚至,在我們集體的意識之外,那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集體無意識,又是如何的?
李孟潮寫著榮格的夢,卻也寫出榮格這一個人更深層的一面,同時讓我們透過這樣的閱讀親身體驗了榮格思想讓人著迷的一切。因為如此,這一本書顯得特別──這是一本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心理傳記,用榮格的心理學理論來寫成榮格心理傳記,這是過去所沒有的。在作者敘述這個故事同時,也讓讀者不只有理性的理解,更開始體驗到我們所不認識的自己,也就是所謂的無意識,又是如何影響著包括榮格在內的我們每一個人。
這其實是一本重要的作品,作者原本可以把它寫得相當學術的(而就我的認識,李孟潮醫師在這方面是有這樣的學術功力的),但他卻選擇寫成一本讓人可以相當愉悅地閱讀的好書,將讀者帶入到更深層的心理世界。
《榮格的30個夢:心靈大師的自我療癒》推薦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為何彼此撕裂?:從大團體心理學踏出和解的第一步》的新書分享會,在作者沃米克.沃爾肯(Vamık D. Volkan)博士、主持人王浩威醫師、本書譯者成顥,與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的精彩對談中圓滿完成,現場兩岸讀者們的熱烈討論與激辯,也有了一個發人省思的答案。 購買本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家、翻譯家、榮格學說研究者王一梁(王一樑)因食道癌晚期引發肺炎,於二○二一年一月四日凌晨晨三時三十分在泰國北部邊城美賽(Maesai)醫院過世,終年五十八歲。 定居、移居、再定居,它鄉已成為故鄉。當流亡已成名詞,而非動詞或「不幸」的代名詞。我似看到最後歲月裡的一梁,形銷骨立也絕不言敗的一梁。
1/19《不自由筆記》《我們到這個世界上是來玩的》《裸奔記》線上新書分享會,在主持人王浩威醫師、主講人白夜(王一梁妻子)、蘇利文(王一梁文集編選)、貝嶺(王一梁好友)的對談中與讀者們熱情回應中圓滿完成!
互為主體性學派是當代自體心理學、互為主體性學派、關係精神分析的重要基礎,也是當代精神分析前沿觀點的集群。互為主體性學派創始人史托羅洛和艾特伍共同創作的《體驗的世界》則是該學派十分重要的基石性著作,它清晰地表達了在西方哲學維度與臨床精神分析維度上互為主體性學派的立場與觀點。
文/王浩威(醫師) 所謂深度心理學,指的是探討人們所不認識的自己的心理學。 佛洛伊德就曾經表示,當人類集體行動的時候,他們的心智往往是退行到孩子的狀況。這樣的說法是承續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1841-1931)的說法。
21世紀熟悉後現代思維的讀者,在閱讀馬賽爾封塵已久的哲學、劇本、評論、甚至他即興的樂譜,大部分都會驚訝於馬賽爾在作品中對自我與他者、禮物與慷慨、熟稔與陌生、盲目與書寫……等後現代議題的論述,及其宛若後現代式的去主體中心、去表象、去宰制、跨界域的批判性思維。
《我們為何彼此撕裂?:從大團體心理學踏出和解的第一步》的新書分享會,在作者沃米克.沃爾肯(Vamık D. Volkan)博士、主持人王浩威醫師、本書譯者成顥,與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的精彩對談中圓滿完成,現場兩岸讀者們的熱烈討論與激辯,也有了一個發人省思的答案。 購買本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家、翻譯家、榮格學說研究者王一梁(王一樑)因食道癌晚期引發肺炎,於二○二一年一月四日凌晨晨三時三十分在泰國北部邊城美賽(Maesai)醫院過世,終年五十八歲。 定居、移居、再定居,它鄉已成為故鄉。當流亡已成名詞,而非動詞或「不幸」的代名詞。我似看到最後歲月裡的一梁,形銷骨立也絕不言敗的一梁。
1/19《不自由筆記》《我們到這個世界上是來玩的》《裸奔記》線上新書分享會,在主持人王浩威醫師、主講人白夜(王一梁妻子)、蘇利文(王一梁文集編選)、貝嶺(王一梁好友)的對談中與讀者們熱情回應中圓滿完成!
互為主體性學派是當代自體心理學、互為主體性學派、關係精神分析的重要基礎,也是當代精神分析前沿觀點的集群。互為主體性學派創始人史托羅洛和艾特伍共同創作的《體驗的世界》則是該學派十分重要的基石性著作,它清晰地表達了在西方哲學維度與臨床精神分析維度上互為主體性學派的立場與觀點。
文/王浩威(醫師) 所謂深度心理學,指的是探討人們所不認識的自己的心理學。 佛洛伊德就曾經表示,當人類集體行動的時候,他們的心智往往是退行到孩子的狀況。這樣的說法是承續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1841-1931)的說法。
21世紀熟悉後現代思維的讀者,在閱讀馬賽爾封塵已久的哲學、劇本、評論、甚至他即興的樂譜,大部分都會驚訝於馬賽爾在作品中對自我與他者、禮物與慷慨、熟稔與陌生、盲目與書寫……等後現代議題的論述,及其宛若後現代式的去主體中心、去表象、去宰制、跨界域的批判性思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瑞士精神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創立了分析心理學,長期以來,他對人類心靈的探索一直引起學者和普羅大眾的興趣。榮格深入想像的領域,並記錄了他與他在精神視覺中遇到的實體對話。 他的作品,如📖《紅書》,強調了這些富有遠見的實踐,他的討論揭示了他與他自己想像的靈魂的啟發性的對話。
Thumbnail
榮格心理學有一詞稱之為「退行」,有時候人在外界受到無以負荷的挑戰,會躲回自己的殼去修復。   這樣的「退行」也可能以身心疾病呈現,例如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透過夢境,我們通常得以一窺此刻的身心狀況如何。 並透過解夢,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要前往哪裡。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卡爾·榮格曾說,我們的外部境遇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在投射。 大多時候我們活在他人的期望中,遵循著外界的規範和期待。然而,榮格鼓勵我們找回自己,聆聽內在的聲音,去追尋真正的自我。他曾說:「往外看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清醒。」這句話提醒我們,只有向內審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Thumbnail
      透過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認識情緒陰影,看清這些陰影是如何成為情緒的背後動力。進而接納自己的情緒陰影,並與陰影靠近,慢慢能以從容的態度,有能力穩定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說起分析心理學,大家可能會想到榮格(Carl Gustav Jung),可能會覺得他的學說充斥著超自然色彩,是偽科學。我們暫且先將這些爭論擱置一旁,不可否認的是:榮格他提出的見解,確實拯救了許多受苦的人的靈魂,而且他的理論,至今仍保有一定影響力。 這看起來很像結語的話只是個引子……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我們來到了意識和潛意識交會的路徑,也是當下新意識的我們所面臨到的靈性覺醒之路,其內在歷程的拆解會是長成什麼樣?   請讀者回憶一下,自己第一次碰觸到潛意識/靈魂時是什麼樣的感覺感受,在一個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之下,或是你自己有記憶的為主,如果有的話   從WE的文本來看,崔斯坦第一次來到愛爾蘭,
Thumbnail
在接觸榮格解夢四步驟前,長久以來我主是走「情緒解夢」路線,也就是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夢中感受到的情緒,我起床的時候是壓迫、緊縮、恐懼,還是放鬆、平靜?(情緒是一股能量流,也是很好的理解靈魂-真實自我能量狀態的方式,是麻瓜讀者最佳的「通靈」突破口),夢境給我機會重新聚焦感受情緒。
Thumbnail
瑞士精神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創立了分析心理學,長期以來,他對人類心靈的探索一直引起學者和普羅大眾的興趣。榮格深入想像的領域,並記錄了他與他在精神視覺中遇到的實體對話。 他的作品,如📖《紅書》,強調了這些富有遠見的實踐,他的討論揭示了他與他自己想像的靈魂的啟發性的對話。
Thumbnail
榮格心理學有一詞稱之為「退行」,有時候人在外界受到無以負荷的挑戰,會躲回自己的殼去修復。   這樣的「退行」也可能以身心疾病呈現,例如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透過夢境,我們通常得以一窺此刻的身心狀況如何。 並透過解夢,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要前往哪裡。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卡爾·榮格曾說,我們的外部境遇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在投射。 大多時候我們活在他人的期望中,遵循著外界的規範和期待。然而,榮格鼓勵我們找回自己,聆聽內在的聲音,去追尋真正的自我。他曾說:「往外看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清醒。」這句話提醒我們,只有向內審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Thumbnail
      透過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認識情緒陰影,看清這些陰影是如何成為情緒的背後動力。進而接納自己的情緒陰影,並與陰影靠近,慢慢能以從容的態度,有能力穩定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說起分析心理學,大家可能會想到榮格(Carl Gustav Jung),可能會覺得他的學說充斥著超自然色彩,是偽科學。我們暫且先將這些爭論擱置一旁,不可否認的是:榮格他提出的見解,確實拯救了許多受苦的人的靈魂,而且他的理論,至今仍保有一定影響力。 這看起來很像結語的話只是個引子……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我們來到了意識和潛意識交會的路徑,也是當下新意識的我們所面臨到的靈性覺醒之路,其內在歷程的拆解會是長成什麼樣?   請讀者回憶一下,自己第一次碰觸到潛意識/靈魂時是什麼樣的感覺感受,在一個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之下,或是你自己有記憶的為主,如果有的話   從WE的文本來看,崔斯坦第一次來到愛爾蘭,
Thumbnail
在接觸榮格解夢四步驟前,長久以來我主是走「情緒解夢」路線,也就是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夢中感受到的情緒,我起床的時候是壓迫、緊縮、恐懼,還是放鬆、平靜?(情緒是一股能量流,也是很好的理解靈魂-真實自我能量狀態的方式,是麻瓜讀者最佳的「通靈」突破口),夢境給我機會重新聚焦感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