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理財幸福感,從「心」開始

聖經箴言書4章23節:『你要保守你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發出的。』 (註:聖經是世界最熱銷的書籍之一,而箴言書則是其中智慧的代表章節。) 上一篇『理財幸福感,如何有感?』是理財幸福感系列觀點的首部曲,二部曲我們要來探討,面對理財我們該如何從「新」開始、從「心」開始。

坊間研究理財投資或是賺錢致富的觀點當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門派,比如說證券分析/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量價分析/籌碼分析/...等等各種豐富又多元的建議,大多數集中在【方法及技巧】;但是我們明明知道台積電是一間世界頂級的好公司(海景第一排),為何股災來時或是金融海嘯來時,卻總是慘跌呢(海嘯的第一排)? (註:台積電因為流動性極佳,是大難來時很容易變現的一檔股票標的以外,各種指數也把台積電列為極大權重的追蹤標的,即使業績再好,也不得不被迫賣出之外,而很多散戶投資人則是看到黑影就開槍,股價一波動就被洗出場的大有人在。) 於是有各種理論研究慢慢浮出檯面,像是理財行為學、金錢心理學、金融行為學...等研究。既然【技法】大家都知道,理財幸福感的二部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心法】。

7種金錢人格

知名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書籍《Happy Money: The Japanese Art of Making Peace With Your Money》的作者Ken Honda(本田健)在CNBC(美國著名財經媒體)分析7種金錢人格。 分別為以下:強迫儲蓄型、強迫花費型、強迫賺錢型、對錢冷感型、矛盾型(愛存又愛花)、賭徒型、憂慮型。 【強迫儲蓄型】: 特點: 1.無止境的存錢,但不知道目的為何? 2.存錢才有安全感。 3.非常節儉,有各種省錢的撇步。 盲點: 非常害怕賠錢,甚至一生不會花辛苦存下來的錢。 理財建議: 1.學會在「省錢」及「享受生活」間找到平衡。 2.思考夢想及如何透過儲蓄達成目標。 【強迫花費型】特點: 1.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2.性格外向,喜歡花錢請朋友無需理由。 3.心情不好壓力大,就是花錢來紓壓。 盲點: 即使有負債,還是瞞著家人繼續購物,最後可能導致破產。 理財建議: 1.制定預算。 2.提醒自己現在新的花費=未來減少的退休金或是清償債務的款項。 【強迫賺錢型】: 特點: 1.相信賺更多錢會越幸福快樂。 2.將大多精力花在賺更多錢上。 3.成賺錢成功獲得別人稱讚而有成就感。 盲點: 這類型的人常常最快財富自由,但卻容易忽略情感的關係性。 理財建議: 1.人生除了賺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2.若以很有錢可以多幫助別人獲得成就感。 【對錢冷感型】: 特點: 1.很少想到錢或是不愛談錢。 2.在極端情況下認為繼承金錢是壞事。 3.強烈認為金錢不應該影響人生中的重要決定。 盲點: 認為只需要少量金錢就可以快樂,但對於財務狀況不負責任,會變成需要別人養活的狀態。 理財建議: 1.即使不需缺錢也要了解錢的流向,每個月的支出與花費。 2.做財務計劃未來可以節省很多財務壓力。 【矛盾型】:(愛存又愛花) 特點: 1.與儲蓄型或花費型有共同特徵。 2.一開始很會存錢,卻會在一時衝動把錢花光。 3.把錢花在不需要或是用不到的地方。 盲點: 從儲蓄轉為揮霍,情緒會精疲力盡,終究會感到壓力並對自己失望。 理財建議: 1.花大錢之前請先想一下未來一兩周的感受。 2.不要忽視財務目標。 【賭徒型】: 特點: 1.與賺錢型或花費型有共同特徵。 2.認為冒險得到回報是一種樂趣,容易迷失自我。 3.覺得無聊而賭博。 盲點: 突然有一筆天外飛來的橫財,但很快就輸光了,一旦失控可能用到退休金或是子女教育基金。 理財建議: 1.對於財務風險嚴格反省。 2.做出重大財物決定之前,請先規劃好每個月的儲蓄。 【憂慮型】: 特點: 1.不管有多少錢總是擔心錢會變少。 2.對實現財富自由缺乏信心。 3.一直擔心錢花光了怎麼辦? 盲點: 憂慮和焦慮會消磨掉快樂。 理財建議: 1.理財上保持積極態度。 2.努力找出自己理財憂慮來自何處。 3.可考慮和財務顧問或是心理治療師談談。 若可從上述7種金錢人格當中,找尋最符合自己金錢人格.或許透過第三者的角度用客觀的立場來看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把「自己」當作自己的財務顧問,因為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絕對會希望利潤極大化同時又兼顧更低的危險,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感,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想要擁有幸福感,首先要遇到「對的人」或是「了解自己的人」,認識自己對於金錢的概念是擁有理財幸福感的重要一步! (註:參考上一篇『理財幸福感,如何有感? 』) 我們知道如何有感的第一步就是《提升財務知識》!第二步就是《認知自身需求》,有了良好的知識又知道自己的需求,對症下藥,或是精準規劃,因為掌控度更高,幸福感也會跟著加增喔! 把「自己」當成自己的「理財投資顧問」,讓最了解您的人來幫您理財是不是最棒的一件事情呢?

認識風險

一般來說風險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未知、損失、擔心害怕、或是一種不確定性;對於金融業來說瞭解投資人的風險屬性非常重要;對於學習財務或是理財投資的人來說,風險可能代表的是機會與獲利。 風險屬性低的投資人可能適合的是定存、保險或是政府公債;風險屬性偏中的投資人可能適合的是共同基金、股票、不動產;風險屬性稍高的投資人可能會進行專案投資、實體資產投資、期貨、選擇權、創業投資或是自行創業。
有一個理財投資的盲點,大家一定都要知道,那就是關係相對人彼此,對於所描述之商品或是內容的【定義】是什麼?舉例來說明,理專常常說『這個投資商品的風險屬性比較低』≠『這個投資案比較不會賠錢』,而是指的是『這個投資的價格波動度比較低』。 天呀!如果誤會的話,真的後果很可能就是賠錢或是客訴! 為什麼理專講的低風險,跟我們認知的低風險,明明中文字是一樣的,但背後的涵義卻是不一樣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世界上沒有零風險 的投資標的及資產配置策略】! 到底【風險的定義】是什麼?可以分成3個層面,對於學術界來說【風險=波動度】;對於投資人而言【風險=虧錢】;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風險=無法達成財務目標】。
  1. 對於學術界而言【風險=波動度】。 是對某一特定時期內資產價格變化幅度的統計。它是評估資產風險程度的一種通用方式--波動率越高,與該資產相關的風險就越大。如果用百分比表示,百分比越高,代表風險越高。舉例來說,通常遇到金融重大事件或是天災人禍時,股票常常是大跌,而此時的波動度通常最大!(但通常當波動度極大的時候,常常是市場落底或是即將落底的訊號之一。)
  2. 對於投資人而言【風險=虧錢】。 投資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賺錢】,而沒有賺到錢就是所謂的風險,舉凡獲利不如預期、本金虧損都是風險。虧錢的心理感受是很實際的,過去有個心理研究指出,人們《獲得一塊錢》的喜悅感受是比不上《失去一塊錢》的痛苦感受,人們容易把《失去=痛苦》畫上等號。 然而人性就是會希望避免痛苦,因為在腦袋當中記錄下的是【失去了】【損失了】,這也跟人常看到的是自己缺乏的,而不是自己所擁有的相類似。 因此,對於有些覺得虧錢就等於人生崩潰、失敗的人而言,停損的管控就非常重要!如果輸得起的話,人生還可以是彩色的;如果輸不起的話,打從一開始就應該避免接觸。
  3. 對於每個人而言,真正的風險是什麼呢?【風險=無法達成人生目標/無法完成財務計畫】。 比起研究投資會不會虧錢、財經專家口中的風險波動程度,更加實際的事情有很多種,比方說「我會不會失業?」、「我生病的時候會不會沒有錢?甚至拖累家人」、「老的時候錢會不會不夠用?」、「預訂了預售屋,會不會沒有錢支付期款?」、「我會不會離婚/被離婚?」、「我會不會創業失敗需要跑路?」 所以,學習理財投資要趁早,通膨巨獸來臨之際,放在銀行的存款,等於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概念;除了您的存款數字是那種-【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鄉民傳說。 (註:通膨巨獸來臨之際,參考上上一篇『通膨來了,看是誰吃掉誰? 』)

真正的風險

但事實上,很多人的一生平凡又風順,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好的工作,不一定會生病,但是有兩個看得見的風險,但對於我們人生歷程來說,這樣的風險就是說我們是否能達成財務目標呢? (註:看得見的風險意思就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哪兩件事情是屬於看得見的風險呢?答案就是【老】及【死】。 曾經聽過深遠又詼諧的一句話:『人最擔心的是老的時候錢不夠用,但最遺憾的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有死。』這句話聽起來讓人哈哈大笑,講的不無道理,但若是以理財幸福感的角度來看,確實點出了人生兩大問題-退休問題&長壽問題! 老的時候錢不夠用就是退休金規劃的問題;錢花完了還沒死則是長壽問題

知「」,才會常/長「」!

當清楚知道自己的金錢性格,也清楚知道自己的風險屬性之後,把財務目標【定位】好就是下一步需要即刻進行的事情。 現在的您:
  1. 每個月需要多少的收入才能支應日常所需?3萬、5萬、10萬。
  2. 您目前的收入是否大於支出?
  3. 您是否開始進行儲蓄計劃?
  4. 您是否開始進行理財或投資計劃?
  5. 您目前立定的財務目標是什麼?購屋、子女教育金、退休、或其他。
  6. 您認為達成這些財務目標,需要累積多少的財務數字?300萬、500萬、1,000萬、或更多。
  7. 別人開著豪車、住著豪宅、進出高級餐廳、穿著高檔衣物,是您所嚮往的嗎?還是即使沒有巨額存款,只要平安健康、生活夠用、負得起日常花費,內心時常感激又滿足呢?
未來的您:
  1. 完成人生大部分的計畫後(例如: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功成名就/事業成功),開始要為自己退休後長達20-40年的《退休生活》安排規劃-行程與金錢。
  2. 除了財富自由的計劃以外,您是否在退休前已經準備好-嗜好及好友/好伴侶/健康?
  3. 因為不再有工資收入,是否有被動收入或是已有足夠的退休金?(例如:類似終身俸-活到老領到老的規劃/擁有300張金融股,每年擁有30 萬以上的股利/需擁有一間以上非自住的房地產可以收租/持續營運中企業的股權分紅...)
  4. 還有哪些人生夢想,可以趁著有體力時去完成的呢?(例如:去南極看極光/出版一本書/擔任公益志工/開一場畫展...)
如同我們日常生活經驗,想要找間餐廳或是安排一趟旅程的時候,我們會先估勾目的地=【您的財務目標/目的】,看看一下網路上估勾的評價,倒底是幾顆星的?別人的看法?當確定好目的地之後.就會打開估勾媚ㄆ,開啟導航看一下時間及路線=【達成財務目標的方法及工具】。然後就按下【GO】=【執行】
決定好目的地之後,出門之前是不是會看一下手機APP-查看今天的氣象,溫度28度還是18度?下雨還是大太陽?來決定穿著與所需用品。 【氣象】=【當時或是未來的金融環境/投資氣氛】,當您對未來有所預測掌握,又清楚自己的個性以及要去的目的地,接下來幾乎所計劃的70-80%「原則上」 就是按照「您所計劃的方向或方式」來前進,是否內心更感到踏實與安定呢?

結語

打造理財幸福感,需要知足才能常樂/長樂!
  • 要「知」什麼呢? 要知道【財務知識】、【認識自己】=【金錢性格】+【風險屬性】、【風險是什麼?】、【看得見的風險-退休】...等。
  • 要「足」什麼呢? 要為您的財務計劃/生活滿足,填下【具體的數字】,知道多少才是【足夠?】,而不是羨慕別人擁有的物品或是生活。
錢很多未必快樂,錢很少也未必不快樂;知道多少就足夠,才能時常或長長快樂
錢很多未必快樂,錢很少也未必不快樂;知道多少就足夠,才能時常或長長快樂
  • 要「常樂/長樂」什麼呢? 擬定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習慣,培養健康的運動與飲食,讓自己心靈愉悅快樂;採用【穩健的長期投資策略】/【搭配多樣化的資產配置】,讓自己的資產隨著時間越長越大,分散風險,收割獲利。讓時間成為您最好的朋友,而不僅是一把殺豬刀;透過時間+好的複利工具+多次的景氣循環,讓您的「小資人生」變成「富裕人生」!
祝福每一位投資人/閱讀朋友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道路,如同 聖經腓立利比書3章13-14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