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遊六橋待月記〉是明代中晚期的知名小品文。作者是以倡導寫作應該「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而聞名的作家:袁宏道。
往年上課,我大多會聚焦在「袁宏道是怪咖」以及「發現美的能力」來推進課程。
今年上課,新進國文老師問我:「妳要怎麼上這一課?我最不會上的就是這一課了。我實習時的恩師也說她最不喜歡這一課」(她的恩師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
面對新進老師閃亮亮的眼神,我竟然沒辦法自信的回應她我是怎麼上課的。
說袁宏道是怪咖,比較像是我心裡先預設好結論,而在課程中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找出證據符合結論。就算學生找到了線索,又代表什麼呢?代表的是學生做出符合我心意的舉動,但是課程中的思辨也會因此弱化。
於是我摸摸鼻子,重新調整課程。
重新規劃過的課程,我不特別強調袁宏道是怪咖,而是從學生更能接受的語言入手:想像袁宏道辭官,失去收入,又要漫遊西湖,那他怎麼讓自己借得到錢,能維持門面,維持名士間的交往呢?
答案是:傳播文章,讓自己成為名人。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袁宏道很有點現代旅遊網紅的味道。用心經營旅遊頻道(?),偶爾談談其他的事情,吸引粉絲追隨!
有了引起動機,進行課文教學時,會一如既往地有課文關鍵要素提問,以及課文延伸思辨兩個主題 【玩對時間,才是真正內行的玩家】 進行遊記類文章的分析時,我多會從時間線和空間線兩條線入手。一般而言,遊記類文章多順時而序,可是〈晚遊六橋待月記〉的時間線,卻是跳動的。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整理這一課的時間線,並做成筆記。
製作筆記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其實並不是從第一段依序整理到最後一段,就能夠依照「朝➡️ 午➡️ 夕➡️ 晚」的順序,整理出這些時間點的景色、人物和評價。事實上,〈晚遊六橋待月記〉的時間安排,是「午 ➡️ 早晨、黃昏 ➡️ 月夜」。這就可以延伸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袁宏道的遊記要跳脫順時而序的結構」,這個問題很容易引發學生蹦出各種不是依據文本得到的答案,像是:因為他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他覺得那個不重要等等。(這種答案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教師在應對接話時會比較棘手),因此問完這個問題之後,我會追加一個問題:「那麼在這課中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東西是什麼?」
這時候學生若依據文本,就可以得出「袁宏道依照次序來寫的,是他對不同時間點西湖景色(花、柳、山、水)的評價,他依照豔冶➡️ 濃媚 ➡️ 趣味 三個層次來表達評價的高低」。
同樣的景色,在艷陽高空的白日呈現豔冶的樣貌,在日照微弱的早晨和黃昏是更為別緻的濃媚之景,在無日的月色下,則呈現妙不可言的趣味
玩西湖的景點就那些,當一般的旅遊手冊討論某個景點多好玩,或是致力開發私房景點的時候,袁弘道化身旅遊網紅告訴你:「玩對時間,才是真正內行的玩家」 這時很可以拿校園做舉例,不同的時間點,其實校園景致的姿態不同,同學們最喜歡校園哪個時間點的景色呢?
【思維建構:創意框】 要成為網紅界的代表,表現自我是不可少的,但那種表現又必須讓世俗接受。 就像徐國能所說:「(晚遊六橋待月記)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在如何表現『美』,而在如何表現『自我』。〈晚遊六橋待月記〉或許能激發我們思考:當自我價值與世俗標準衝突時,如何能保有真純的自我?又如何將自己的信仰或美學,行銷為能讓世俗認知的觀念?」 魏晉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年代,明代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年代,我們所處的現今社會,也是個表現自我的年代。 然而社會的運作始終有潛在的規範,內在的主流價值。
因此徐國能的問題問得特別好:如何在表現自我與社會認同間找到交集? 袁宏道的作法,是凸顯自己能和大眾一樣,遊西湖的知名景點,但又能找出不同時間點遊玩這些景點的差異,如此入世又出世,表現了自我又獲得肯定。 為此,這課的其中一個作業,我便讓學生試著「表現自我+讓世俗認同」
作業進行的方式是,給學生一個空白框,可以用任何方式填滿框框,唯一的條件是要「表達自我+思考如何讓世俗認同」 這是個我很期待的作業,究竟學生會呈現什麼東西呢?
在整理學生的作品時,我想到萬維剛說過的公式「喜歡=熟悉+意外」。或許我們可以說,想要表現與眾不同的時候,還是要置入讓大眾能夠接受的元素,兩者才能相互搭配,達到最好的效果。 【文學就是找尋自己的旅程】
總結上述內容,若我們以「旅遊網紅」的角度來看袁宏道,那麼這篇遊記最大的亮點,不是告訴讀者西湖有哪些私房景點,而是告訴我們:「即使是同樣的景色,玩對時間,才是真正的行家」
若我們想從這位網紅身上學點什麼,那就是思考如何「表現自我+讓世俗認同」。
如果〈晚遊六橋待月記〉是高中國文尋找自己的開始,那麼,接下來〈畫菊自序〉就是尋找自己的下一步。也是我接下來很期待發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