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9/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由市場不自由,讀《小島經濟學 》

上一篇談到不動產經濟學,這次要呼應一下,分享幾本與經濟學、空間的社會學著作,在社會學研究領域中可能(因為沒實際讀過研究所,單純從最近看越聽的資訊中猜測,如果有錯請再指正)會常聽到「資本主義全球化」或「不均衡地理發展」的論述。
在閱讀之前,我的知識只停留在:先有「資本主義」後有「社會主義」,然後知道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的超級淺薄概念。最早知道類似的理論是去年初一位讀預備就讀城鄉所的前同事,很焦慮的詢問同在研究所的學姊,入學前推薦看些什麼?當時學姊說建築系畢業的學生比較缺乏資本主義發展與批判的社會學概念,所以推薦他看大衛.哈維的著作,其中又首推《跟著大衛.哈維讀資本論》
如果從維基百科上搜尋大衛.哈維可以看到這樣的介紹:
「他的成果拓寬了社會學和政治學的討論,在資本主義全球化批判中重構了社會階級和馬克思主義方法,並將其作為完整的方法論。」
在認識這個學派之前可能要先知道幾個經濟學的觀念幾個觀念(目前我覺得經濟學包含在社會學下的知識理論),可以從《跟著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目錄的架構看得出來這本書是一本涵蓋了基本知識的入門書——作者從資本主義的形成開始介紹,並於每個階段闡述自己的觀點。每一章節標題很貼近生活,從商品交換說到貨幣與流通價值的概念;從價值累積的資本,說到勞動力買賣;從技術發展、分工,然後爆炸成大工業、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對人的衝擊。
只是看到厚厚一本書,紙張特薄又佈滿密密麻麻的10號字,不免讓人倒退三步,然後默默蓋上。時隔一年,在讀了幾本社會科學的書籍,建立了幾個基本概念後,反而覺得比較有動力翻開這本書(只是目前還停留在「有動力」的階段而已,哈哈)。
所以下面推薦了三本書給跟我一樣害怕閱讀高深理論或很多文字,但卻還是有興趣略知一二的讀者。我覺得自己十分幸運,誤打誤撞選擇的閱讀順序很偶然地建立起了一個自認完整的知識架構,同樣也推薦給有興趣的人可以嘗試用以下介紹的順序閱讀。

《小島經濟學 》:商品生產、交換到累積,然後歪樓

《小島經濟學》這本書同時推薦給對經濟發展沒有概念而有興趣知道的人,作者以圖畫書的方式解說各種概念,本來是想以兒童故事的方式將自己的專業說給孩子聽,每個小故事都是類比人類發展史的某些階段,說明經濟發展過程,然後連結到真實事件或社會情況,非常簡單易懂。
文字來自博客

經濟雛形:生產、消費到累積資本
上圖借用《小島經濟學》的目錄來介紹,每個章節都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過程,人類的技術發展可以用來累積必要的生存品(食物),有了多餘的食物可以支持不生產時的生活,我們便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更新的生產工具或技術(資本),而個人的累積也可以讓他人「預借」換取發明技術的時間(銀行的雛形)。簡單的說,最初帶動經濟發展的是有效率的生產模式——而不是就業需求——產生大量的供給,讓人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發明,每個人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維持高品質的生活,這也是經濟學上很真實且符合邏輯的發展

再分配權力:政府功能與基礎建設
第八章介紹到人們用累積更多資本(工具或剩餘的產品等可以用來支持生產的東西)生產更大型的生活工具(也是一種資本),我們統稱為基礎建設。而這些建設的原意也是為了解決某項問題,像是:改善生產——水圳引水,增加耕種效率;支持生活——自來水廠、發電廠設置。人們的生活可以因這些建設得到更有效率且長期的改善。
而第九章隨之呼應地區領導階層,不論是部落是酋長、國家的國王,或是現在多為各種形式的政府組織,其最初的功能是募集這些大型建設的收入來源(徵稅)並統整支出與控管技術,而付費的人民(納稅人)有權利決定這些稅收應該用在哪裡,政府以最基礎的力量協助稅務收支。
但我們看到現代國家多數的現況是,市場的自由度、私人財產的法令,時常伴隨著政治(政策)方向的轉變,公民僅是以間接的方式選出決策與執行的代理人(政治領袖)。少了直接的公民參與,但政府同樣以公權力介入資源(稅收)分配,甚至主動干預市場的資本運用,例如產業發展方向、基本工資規定等等。

自由市場不自由
如果所謂的「資本主義」代表的是最小外力(政府)干預的市場運作、「社會主義」是強調集體生產、分配的高強度市場干預,那現在多數國家都是在以這兩個端點拉起的光譜間移動的「混合經濟」體,政府掌握了龐大社會資本的運用權利,以不同的計畫或是政策影響市場的自由運作,選擇性地偏向部分產業,再讓了資本家藉由「商機」帶起更多的經濟循環,藉此影響特定產業、地區的盛衰。
當我們放任公權力無限上綱的執行錯誤的經濟政策,就會導致書中十三章開始的各種悲劇,後面講到貨幣購買力下降——通貨膨脹——原是因為能夠買的產品不足,而在生產技術發達的現代社會不應該出現物價持續上升的問題,但過多的貨幣、鼓吹透過增加總需求(而不是生產)來促進經濟成長、薪資規定等政策,間接地影響了生產成本上升、物資短缺卻生產不足的情況。

歪樓的開始:被偏袒的不動產市場
在經濟上常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指標,但實際計算的方式是:
GDP = C 民間消費 + I 民間投資 + G 政府消費開支 + (X 出口 - M進口)
在課堂中看到這個公式時不免覺得奇怪,明明是「生產」毛額,但公式的每一項數據都是「消費」額,我想這個公式的概念是建立在「有多少生產就會有多少消費」上,但如果今天因為生產不足,而物價因需求上漲,那麼GDP的數據就會跟著上升,但我們卻感受不到「經濟成長」。
所以如果不當的產業引導,再加上政府以「提供就業機會」、「帶動地區經濟」的口號偏袒不動產市場的膨脹,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便會徹底歪樓——不動產的生產與消費也許可以帶動資金流動,卻無法促進生存必需品的生產效率,資金在流動的過程中膨脹(消費金額上升),但是實際生產並未增加。這部分在本書十四張之後有十分精彩的描述。
試想如果將這些「資本」用在農業發展,就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的農產品;用在醫療技術,就能以較低的成本負擔醫療費用,專業者也能減少勞動力;用在資訊的生產可以降低獲得知識的門檻,節省時間。
我們在不動產市場花了大量的勞動、時間與技術生產房子,看著經濟成長的種種數據卻感受不到物資的富足。而這種扭曲的經濟現況,在「不均衡地理」的批判中更加詳細的論述了其發展的原因、權利關係,以及現代社會中「我們」的角色定位。
由於字數又爆了,決定拆到下一篇介紹第二本書《流動、掠奪與抗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