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之歌﹞諭示的六宗罪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聖經》中的「先知書」,記錄先知的話語,慣於使用譬喻(如:明喻、暗喻、象喻、借喻等等)來代言神意。《聖經》經常提及的物產是葡萄,在《以賽亞書》第5章提及的「葡萄」當然有深刻的寓意。神要我們多結果子,而我們這棵「葡萄樹」究竟是「好葡萄」還是「野葡萄」,就至關緊要了。
讀《以賽亞書》第5章印象最深刻的是﹝葡萄園之歌﹞提到的六個「禍哉」;亦即「六個神諭」或「六個譴責」。﹝葡萄園之歌﹞採民歌體式,因為以賽亞曉諭對象是猶大百姓,用民歌的表述效果更好。
神所諭示的六宗罪究竟是什麼呢?第一個「禍哉」,譴責他們貪戀鄰舍產業,強取豪奪(賽5:8-10);第二個「禍哉」,譴責他們縱慾宴樂(賽5:11-12);第三個「禍哉」,譴責他們藐視上帝,嘲笑聖潔;(賽5:18-19);第四個「禍哉」,譴責它們顛倒是非善惡(賽5:20);第五個「禍哉」,譴責他們自以為是,倚仗聰明(賽5:21);第六個「禍哉」,譴責他們棄絕上帝訓誨,庇惡枉義(賽5:22-24)
這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呢?首先「強取豪奪」(賽5:8-10),經文敘述一些猶大人對土地與住居的盤剝,這也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現象。嚴格來說,與「違反居住正義」相當。
第二「縱酒宴樂」(賽5:11-12),這也是現代社會常有的風氣,酒後誤事,開車撞死無辜者,媒體報導屢見不鮮。制止酗酒,勢在必行。就今天來看,意味著要改變社會風氣,何其不易。權柄人物如果也如此,毋寧是國家社會的悲劇。
第三「嘲笑聖潔」(賽5:18-19),指褻瀆道德標準,用虛假繩索引人入罪。在現今就更不缺例子,比如深陷在「有無1.5個博士的論文門」的某政治權柄,不惜動用司法體系掩蓋、迫害揭發者,至今仍是台灣延燒不停的重大事件。
第四、「顛倒善惡」(賽5:20)。指的是顛倒道德,這哪是稀罕事?小自個人,大至國家,古往今來,有太多例證。孔子當年譴責「鄉愿」者「德之賊也」,然而顛倒道德,毀人三觀,便不只是個人罪惡,還將帶來社會價值底線的崩壞。
第五、倚仗聰明(5:21)。自欺常附帶著欺人,指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賽5:20)。對於人倫關係、社會互信,都將帶來致命的破壞。
第六,「庇惡枉義」(賽5:22-24)指的是「因受賄賂,就稱惡人為義,將義人的義奪去。」(賽5:23)即以此刻仍持續未歇的「俄烏之戰」,以美國為主的新聞媒體「偽善興戰」,為美國攫取最大利益,不正是對國際公義最大的歪曲?
﹝葡萄園之歌﹞諭示怙惡不悛、不行公義,不好憐憫,又不存謙卑的心,終將使國家民族陷於毀滅。神曾使用亞述國大軍毀滅北國以色列,這個懲罰可謂相當之嚴厲。(賽5:25-30)。如果南國猶大仍不肯徹底避免這六宗罪,等在他們面前的將是與北國以色列同樣的命運。這對於當代人有何啟示呢?很值得我們捫心自問。
avatar-img
6.0K會員
636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約書亞蒙召作猶大國先知,先後事奉猶大國四朝,前後約60年。當時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已分裂為「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公元前722年以賽亞親眼見到北國滅亡,臣民被擄,而南國上下的表現,卻仍冥頑不靈,眼看也即將步上滅亡的後塵。於是以賽亞將他得之神的「默示」,勇敢說出來。
作為先知必須聖潔、與神親近、聆聽神的聲音。因此以賽亞蒙召之時,就已自覺必須聖潔;他深刻體認到聖潔是絕對必要的。聖潔也成為以賽亞服事的中心。以賽亞一方面為神說話,另一方面也為以色列記錄歷史;在歷史的序列中,彰顯神的公義審判以及豐富的救恩。
今晚參加晚崇,Alex主任牧師以﹝誰是蒙神憐恤的人?﹞為題分享信息,引發我的共鳴與思考。《馬太福音》5:7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這是「天國八福」的第七福。但是,怎樣的人蒙神憐恤呢?一般的理解是:體貼待人、滿有憐憫、滿有同情、有同理心者,必蒙憐恤。
強國不停博弈,戰爭威脅未歇。資源的掠奪、瘟疫的肆虐,持續加溫,使人生活在不確定的氛圍中。2022年,這個亟需「耶和華拯救」的年頭,各個領域都出現不少「達人」,針對未來情勢發出各種預測。在信仰領域,同樣如此。 我看到《彼得後書》第二章有幾段話,非常令人怵目驚心:
,基督徒在承受主的恩典時,應如何追求品格的增長呢? 使徒彼得是個漁夫,雖然未受正規教育,也許沒什麼學問,但因謙卑學習,致使他在跟從主耶穌時不斷長進。《彼得後書》中對於基督徒如何增進品格成長,曾有發人深省的教導。
《馬太福音》第五章紀錄耶穌講述「天國八福」,其中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很不易理解。解經家各種說明都有。「哀慟」一般的解釋是「極傷心的哭泣」。一般人會覺得:我正在承受哀慟,這樣的狀態,還可以擁有「天國的福分」嗎?
約書亞蒙召作猶大國先知,先後事奉猶大國四朝,前後約60年。當時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已分裂為「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公元前722年以賽亞親眼見到北國滅亡,臣民被擄,而南國上下的表現,卻仍冥頑不靈,眼看也即將步上滅亡的後塵。於是以賽亞將他得之神的「默示」,勇敢說出來。
作為先知必須聖潔、與神親近、聆聽神的聲音。因此以賽亞蒙召之時,就已自覺必須聖潔;他深刻體認到聖潔是絕對必要的。聖潔也成為以賽亞服事的中心。以賽亞一方面為神說話,另一方面也為以色列記錄歷史;在歷史的序列中,彰顯神的公義審判以及豐富的救恩。
今晚參加晚崇,Alex主任牧師以﹝誰是蒙神憐恤的人?﹞為題分享信息,引發我的共鳴與思考。《馬太福音》5:7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這是「天國八福」的第七福。但是,怎樣的人蒙神憐恤呢?一般的理解是:體貼待人、滿有憐憫、滿有同情、有同理心者,必蒙憐恤。
強國不停博弈,戰爭威脅未歇。資源的掠奪、瘟疫的肆虐,持續加溫,使人生活在不確定的氛圍中。2022年,這個亟需「耶和華拯救」的年頭,各個領域都出現不少「達人」,針對未來情勢發出各種預測。在信仰領域,同樣如此。 我看到《彼得後書》第二章有幾段話,非常令人怵目驚心:
,基督徒在承受主的恩典時,應如何追求品格的增長呢? 使徒彼得是個漁夫,雖然未受正規教育,也許沒什麼學問,但因謙卑學習,致使他在跟從主耶穌時不斷長進。《彼得後書》中對於基督徒如何增進品格成長,曾有發人深省的教導。
《馬太福音》第五章紀錄耶穌講述「天國八福」,其中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很不易理解。解經家各種說明都有。「哀慟」一般的解釋是「極傷心的哭泣」。一般人會覺得:我正在承受哀慟,這樣的狀態,還可以擁有「天國的福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約翰福音 15:3-5(現代中文譯本) 我對你們所講的道已經使你們潔淨了。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就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離開葡萄樹,就不能結果子。同樣,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不能結果子。「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他就會多結果子,因為你們離開了我什麼都不能做。 今年的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 是我所愛者的歌,論他葡萄園的事: 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岡上。 他刨挖園子,撿去石頭, 栽種上等的葡萄樹, 在園中蓋了一座樓, 又鑿出壓酒池; 指望結好葡萄, 反倒結了野葡萄。 ‭‭以賽亞書‬ ‭5‬:‭1‬-‭2‬
本文主要內容為阿摩司書 8: 4-7詞中的教導,呼籲人們不要欺壓弱勢,教導人們要正直與誠實。文章也提到了上帝的愛與恩典,以及對以色列的特殊揀選。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撒母耳記下 24:1 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歷代志上 21:1 數點人數為何是罪?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約翰福音 15:3-5(現代中文譯本) 我對你們所講的道已經使你們潔淨了。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就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離開葡萄樹,就不能結果子。同樣,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不能結果子。「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他就會多結果子,因為你們離開了我什麼都不能做。 今年的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 是我所愛者的歌,論他葡萄園的事: 我所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美的山岡上。 他刨挖園子,撿去石頭, 栽種上等的葡萄樹, 在園中蓋了一座樓, 又鑿出壓酒池; 指望結好葡萄, 反倒結了野葡萄。 ‭‭以賽亞書‬ ‭5‬:‭1‬-‭2‬
本文主要內容為阿摩司書 8: 4-7詞中的教導,呼籲人們不要欺壓弱勢,教導人們要正直與誠實。文章也提到了上帝的愛與恩典,以及對以色列的特殊揀選。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撒母耳記下 24:1 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歷代志上 21:1 數點人數為何是罪?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