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女畫家陳進:畫中看閨秀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去北師美術館看展覽,不過今天要介紹的不是〈甘露水〉,而是畫家 — — 陳進。​

raw-image

陳進,台展三少年之一,打敗前輩名家的天才畫家。這是陳進給眾人的第一印象。​​

陳進出生 1907 年的新竹,很幸運地有個開明的父親,雖然父親喜愛的是舊文人的書畫,但對於新文化非常開明,認同女性接受新式教育。​

陳進的肖象,from: wikipedia

陳進的肖象,from: wikipedia

正因為有這樣的背景,陳進得以保留大家閨秀的視野,成為她畫作的特色。​

陳進就讀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中),原本對繪畫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父親、師長都鼓勵她去日本學習美術。​

她考上了東京女子美術學校(講得好像考試很容易一樣),從此開啟她的畫家之路。​

日治時期前期的台灣,並沒有特意想發展台灣的美術人才,直到 1927 年由美術背景的石川欽一郎等日本人,發起舉辦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選拔優秀的「本島人」畫家。​

第一屆入選的三位台灣畫家分別是林玉山、陳進、郭雪湖,被大家合稱「台展三少年」,感覺就是超級閃亮的團體名稱。​

郭雪湖肖像,from: wikipedia

郭雪湖肖像,from: wikipedia

那年得獎的三人大概是 19、20 歲的年紀,在之後的美術史上也時常可見這三人的名字。​

三人都是創作「東洋畫」,使用膠彩作畫,筆觸、畫風明顯與西洋畫不同。​

東洋畫其中一個主題是以女性為主,所以又有「美人畫」的稱呼,但在作為殖民地的台灣,東洋畫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會描繪濃厚殖民的「地方色彩」,例如郭雪湖描繪大稻埕熱鬧景象的〈南街殷賑〉。​

仔細觀察陳進的美人畫,畫作出現的衣料、家中的擺設,顯示畫中女性的社經地位屬於上流階級。​

可想而知,陳進作畫的主題取材自生活圈,也就是名門閨秀的生活,有著細緻的物質環境,延展非常日常的景象,像是化妝、刺繡、休憩、育兒等。​

觀賞陳進的畫作,就像跟隨陳進的眼睛,進入那個年代千金小姐的世界。看到的不是多奢靡的生活,或是繁文縟節的無奈,反而是一種凝練的自制力。​

​真的是不可以小看名門閨秀出生的女性畫家。​


陳進在 1946 年結婚,開始體會為人母親的心境,畫作主題跟著轉變方向。​

不過,這時東洋畫在臺灣畫壇也掀起一番討論。​

戰後臺灣畫壇加入了外省籍的畫家,認為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東洋畫」,縱使淵源與中國畫有關聯,但不能算國畫的一種。​

這場爭論讓台籍畫家擔心,此後東洋畫的生存空間會遭到壓縮。​

同樣以膠彩畫聞名的畫家,林之助,提議改用「膠彩畫」稱呼此類畫作,直到 1980 年代,臺灣美術圈才特別將這類畫作稱為膠彩畫。​​

但是在膠彩畫被認可之前,台籍畫家一直覺得自己擅長的膠彩畫,無法被畫壇擁護的價值所接受。​

陳進就是其中一名,因為對畫壇心灰一冷,晚年多半用繪畫記錄生活。​

身為看畫的人,也許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吧(笑),個人還是比較喜愛她還是名門閨秀時期的作品。​

這次北師美術館展覽《光 —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出陳進 1947 年的作品〈繡裙〉,畫作的女性髮式與神韻,展現已婚婦女才能有的氣魄(自己解讀),腿上的裙子曾出現在她 1934 年的畫作〈化妝〉,算是一個小彩蛋。


除了陳進之外,大家也可以關注林之助畫的女學生〈取景〉。雖然說男女觀點本來就不同,但是看男女畫家畫女性,還是覺得有微妙的差異存在,非常有趣。​

林之助〈取景〉

林之助〈取景〉

看展的時候也別忘了西洋畫的存在,還可以看畫家陳植棋被退學的八卦。​

展覽只到 4/24,推薦大家在展覽結束前趕快去逛一逛唷。​

raw-image

參考資料:​徐金丹,《陳進繪畫歷程與風格研究》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分享歷史、文學小知識給大家!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以及 IG pan.yutang 得到更多新的歷史小故事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1會員
56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去年因輔系歷史系而修習「史學入門」的課堂作業。作業規定要自選歷史論文一篇進行史料分析,我選擇了研究林獻堂與其身邊女性的一篇論文。
Thumbnail
去年因輔系歷史系而修習「史學入門」的課堂作業。作業規定要自選歷史論文一篇進行史料分析,我選擇了研究林獻堂與其身邊女性的一篇論文。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Thumbnail
姐控/妹控文化不是只有現代才有,來讀讀日治時期的姐控/妹控傑作吧!
Thumbnail
姐控/妹控文化不是只有現代才有,來讀讀日治時期的姐控/妹控傑作吧!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隨著嘉義在大正時期以降,商業的繁榮、市街的開發,聲色場所就因應而生。嘉義西門外就是那時候夜生活的集散地;「西薈芳」是其中頗負盛名的酒樓之一,專門招待高文化水準的客人。本文主角-彩雲,正是西薈芳裡的名妓,自從她的名號出現在詩人的書信、詩報等刊物上,她就始終與「西薈芳」的名字聯結在一起。
Thumbnail
隨著嘉義在大正時期以降,商業的繁榮、市街的開發,聲色場所就因應而生。嘉義西門外就是那時候夜生活的集散地;「西薈芳」是其中頗負盛名的酒樓之一,專門招待高文化水準的客人。本文主角-彩雲,正是西薈芳裡的名妓,自從她的名號出現在詩人的書信、詩報等刊物上,她就始終與「西薈芳」的名字聯結在一起。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