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033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raw-image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raw-image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漸漸三界有滋味的境界,就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5/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惟於人中名聞利養、甜愛軟賊,及瞋心、瞋火, 雖有佛力,不能救焉。 行者當深加精進,以攘卻之,若一念因循,必為所奪。 然彼軟魔,但能害淺信貪怠失念之人; 其精進者,如剛火得水反堅,焉敢小近而睥睨也。」 良因曰: 應知金石匪堅,惟願力為堅! 原文詳見:
Thumbnail
2013/5/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惟於人中名聞利養、甜愛軟賊,及瞋心、瞋火, 雖有佛力,不能救焉。 行者當深加精進,以攘卻之,若一念因循,必為所奪。 然彼軟魔,但能害淺信貪怠失念之人; 其精進者,如剛火得水反堅,焉敢小近而睥睨也。」 良因曰: 應知金石匪堅,惟願力為堅! 原文詳見:
Thumbnail
2013/5/1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苦海想、火宅想。 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 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噉人鬼想。」 良因曰: 無始劫來堅固妄想,一向妄認外境為清淨、可愛的。 要破此牢籠,只在努力聞思修。不過還得願意轉變, 原文詳見:
Thumbnail
2013/5/1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苦海想、火宅想。 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 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噉人鬼想。」 良因曰: 無始劫來堅固妄想,一向妄認外境為清淨、可愛的。 要破此牢籠,只在努力聞思修。不過還得願意轉變, 原文詳見: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Thumbnail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Thumbnail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Thumbnail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2014.11.11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謂妙喜曰: 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 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 《寶峰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更不可隨順勢力,為貪圖財利而做出有損出家人形象的事。 良因贊曰: 無量劫來煩惱如山之巨,業障如海之深,如何能超越?
Thumbnail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Thumbnail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