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務自由太Lo?月收6千萬的她教你品味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信仰小叮嚀:人會傾向固執己見,排斥別人想法
社科小常識:首席拉比Jonathan Sacks指出,社會缺乏共同語言(對實況和價值觀的一致理解),使人們在公共領域爭論時不知所云
應用小撇步:在跟別人爭執時,嘗試分類,哪些是互相排斥的觀點,哪些是可以慢慢談得成的點
「女神」的故事
「自由」這麼悶的題目,最好由十幾年前好萊塢的「女神」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說起。當年我看Woody Allen的電影Match Point,Johansson擔任女主角,飾演一個既無機心又無辜、最後遭情人謀殺的新進話劇演員。這套電影討論運氣與命運的問題,有昆德拉哲學小說的格局;配樂以歌劇男高音的聲線,詭祕地牽引在英國上流社會發生的情節,最終以無可挽回的悲劇結束,真相也永遠不見天日。當然,這套電影的重點是女神嘛!
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
隨著年紀漸長,Johansson值得欣賞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在2019電影《婚姻故事》,Johansson 飾演一個中年妻子,正與丈夫辦理離婚手續,她把錯綜複雜的關係,濃縮在幾場吵架中,自然地流露出來。電影以夫妻各自欣賞對方的獨白開始,營造一個溫馨的演藝文青家庭的樣貌。可是,就在妻子快要在電視圈成名,丈夫的劇作也預備在百老匯演出之際,他們的婚姻從一條小裂縫,慢慢崩離,最後瓦解,在法庭上為贍養費、兒子監護權而互相抹黑。妻子認為自結婚以來就「失去自己」,為了支持丈夫文青夢,放棄在洛杉磯的事業和大宅,陪伴丈夫到紐約闖蕩,租住小公寓,艱苦經營劇場。可是,丈夫竟然不知感恩,有婚外情,也不願兌現婚前承諾,陪她回洛杉磯發展,於是她毅然離婚,誓要「做回自己」。丈夫最初意識不到妻子離婚的決心,直到對簿公堂,他才發現問題的嚴重。維護在紐約的劇場事業是他不可妥協的立場,因此為妻子而搬到洛杉磯發展是不可能的。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並避免投資劇團的財產被瓜分掉,他不得不花巨額聘用好的律師代表出庭。
共同語言論恩仇
簡單而言,在這場夫妻衝突當中,雙方的訴求是「做自己」。在婚姻關係當中,兩者各自「做自己」的訴求是互相排斥的(mutually exclusive),是為兩個不能同時發生的選項,因此離婚是唯一出路。在這個溝通僵局,兒子的意願、成長需要大概是最有可能達至和解的共同語言(common language),即雙方對狀況一致的描述以及一致認同的價值觀。可是,在溝通過程中,兒子的想法和需要不但沒有被父母提及,這個有學習障礙的男生只淪為工具,被雙方利用來建立慈父慈母的假象。
何以不知所云?
《婚姻故事》正是一個縮影,呈現自由主義作為一個社會現象的日常面貌。用已故英聯邦首席拉比Jonathan Sacks的說法,就是在公共領域當中(議會、媒體等),每個人或陣營都帶著互相排斥的訴求,為己方爭取權益,缺乏有助達成妥協、共識的共同語言。因此,各人不知所云(變得inarticulate),無法彼此理解,也無法溝通,公共領域最後成為你死我活的權謀擂台,或者是更壞的沒有權謀只有拳頭。
基督徒真不容易
例如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爭議。同運團體和保守基督教團體難得一起出席諮詢座談會,可是同運一方表示同性伴侶的愛與異性伴侶的愛一樣高尚、一樣值得法律保障;基督教一方則表示同性婚姻違反自然,也違反造物主的旨意。雙方無意尋求對爭議一致的描述或共同重視的價值觀,溝通無效。最後循司法途徑,由大法官釋憲做最後定案;另一方面則透過公投反映民意。但問題並未徹底解決,大法官釋憲是以司法擂台代替血肉擂台,是憲政體制用來避免各方流血衝突的折衷方案(Hobbesian bargain);公投只是香港黑道所謂「晒馬」而已(比誰人多勢眾),突顯雙方意見互相排斥,越發極端,無助建立共同語言,未來溝通也就無望了。
泰山壓頂的嘗試
香港基督教機構明光社在同性婚姻的議題上,有意把基督教價值觀,透過社會的共同語言向大眾表達。「公共衛生」是他們所使的共同語言,不含任何宗教元素,有客觀統計數字為依據,並且為大眾所重視。例如他們提出,同性性行為比異性性行為傳染愛滋病的機會更高,對公共衛生無益。可是,「性別友善」而非「宗教友善」的主流媒體,用「道德塔利班」這個犀利的標籤,把明光社汙名化為野蠻的衛道老頑固,讓他們在公共領域再沒有翻身的機會。
自由:超實際的問題
哪一對夫妻沒有互相排斥的訴求?小至度蜜月的地點,大至是否生小孩,卻不見得一定要離婚收場。哪一個社會沒有互相排斥的訴求?建核電廠與否、同婚合法化與否、宣布獨立與否等等。可是也不見得都以多數壓倒少數或以強消滅弱解決。夫妻關係問題,以至自由主義問題的癥結,在於夫妻、社會,是否有共同語言,能夠彼此理解,最後透過溝通達至妥協與共識。
下回為大家爬梳歷史,看看自由主義社會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是2019年的愛情劇情片,劇情靈感來自導演自己的離婚經過。由亞當崔佛跟史嘉雷喬韓森主演一對正在經歷離婚過程的夫妻,為了爭奪兒子的監護權,讓本應和平落幕的分手變成赤裸的傷害,兩人也因精湛的演技而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
Thumbnail
早幾天心血來潮在Netflix上重看了幾年前那套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很多細節已經忘記了,但又發現了一些以前看的時候沒有留意的事情。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   《婚姻故事》是一部關於離婚過程的電影,故事的開頭Charlie(亞當·崔佛 飾)與Nicole(史嘉蕾·喬韓森 飾)在婚姻諮商師面前,將彼此寫給對方的信念出來,試著讓雙方看見、放大對方的優點。透過「文字」而非「語言」
Thumbnail
開始是丈夫托馬斯引發的爭議,他臨危脫逃忘記家人,雖然虛驚一場,但卻引發妻子艾巴對婚姻關係的不安與焦慮;艾巴認為托馬斯應該像她一樣在大難當前會先顧全子女,然而丈夫卻懦弱逃離且不承認事實;艾巴窮究一切手段要求托馬斯必須要坦誠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而托馬斯只希望妻子能忘記這段醜事不再提起,讓他保有父親的尊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是2019年的愛情劇情片,劇情靈感來自導演自己的離婚經過。由亞當崔佛跟史嘉雷喬韓森主演一對正在經歷離婚過程的夫妻,為了爭奪兒子的監護權,讓本應和平落幕的分手變成赤裸的傷害,兩人也因精湛的演技而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
Thumbnail
早幾天心血來潮在Netflix上重看了幾年前那套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很多細節已經忘記了,但又發現了一些以前看的時候沒有留意的事情。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   《婚姻故事》是一部關於離婚過程的電影,故事的開頭Charlie(亞當·崔佛 飾)與Nicole(史嘉蕾·喬韓森 飾)在婚姻諮商師面前,將彼此寫給對方的信念出來,試著讓雙方看見、放大對方的優點。透過「文字」而非「語言」
Thumbnail
開始是丈夫托馬斯引發的爭議,他臨危脫逃忘記家人,雖然虛驚一場,但卻引發妻子艾巴對婚姻關係的不安與焦慮;艾巴認為托馬斯應該像她一樣在大難當前會先顧全子女,然而丈夫卻懦弱逃離且不承認事實;艾巴窮究一切手段要求托馬斯必須要坦誠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而托馬斯只希望妻子能忘記這段醜事不再提起,讓他保有父親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