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把“成功”作為人生目標的人,這個觀念扎根在他們的腦海中有多根深蒂固,他的痛苦和悲慘就有多根深蒂固。
我們每一個人,從懂事起,大概就只在為一個目標而活,那就是——成功。
對於孩子來說,考試或比賽拿第一就是成功;得到長輩或老師的重視和喜愛就是成功;對於成年人,在舊同學、朋友、同事和家人親戚面前,唯一讓能自己感到有面子或自豪的就是自己的職位、收入、房子、車子和地位,有時候外加另一半的長相、身材、職業和家境。
所以很多人從小到大,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而表現得比其他兄弟姐妹更聽話、更懂事;為了得到老師的褒獎或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爭當好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攀比心、虛榮心而爭權奪利......在這種動機下做出的任何擇和行為,無一不是讓我們離人格障礙和神經症越來越近。事實也證明,全世界大部分所謂的“成功人士”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患有神經症人格。
我們都在設定好的模式下接受所謂的教育和傳統,對成功的定義似乎都有著統一的標準,那就是獲得認可、金錢、權力和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年僅三十多歲當上CEO卻在加班時猝死,這個人算不算成功?從小到大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的高材生,在巨大的壓力下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他算不算成功?得到了權力卻失去了家人和親情的人,算不算成功?獲得了別人夢寐以求的高薪卻發現自己已經身患絕症的人,算不算成功?獲得諾貝爾獎卻出現精神分裂的人,算不算成功?......
究竟什麼是成功,是世人偏頗狹隘的解讀嗎?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靜下心來思考的問題。
老子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依”。易經八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永遠在變化與平衡,沒有任何事物是一塵不變的,也沒有任何事物是單純的好或單純的壞。如果我們只是想當然地要自己所想要的那一部分,且妄想並奢求它永遠都必須是自己所想要的樣子,那我們所要的,就是毀滅。
自大和自負讓我們的頭腦像瘋子一樣凌駕於宇宙之上,想當然地把自己當成“神”(無論我們自己是否意識到這一問題),但我們所有背離宇宙的規律、自然的規律、背離“道”的行為,都無一不在表達著這一事實。
當我們懷揣執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時,不妨暫停一下,想想這個由2 000 000 000 000個星系組成的宇宙(就目前科學所探索到的答案),每個星系都是由幾十億至幾千億顆恆星以及星際氣體和塵埃物質等構成,占據幾千光年至幾十萬光年的空間的龐大天體系統。
而自認為“人定勝天”的我們,只不過是在微不足道的銀河系裡,可有可無的太陽系中一顆極其微小的被稱作地球的漂浮小顆粒上的一個微生物。這才是事實和現實。
當一個人脫離事實和現實活在臆想當中並將其當做真實時,他就已經處於病態的瘋狂之中了。
所以,積極是件好事,而偏執就成了問題。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而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我們帶著狹隘和偏見成長,將頭腦中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作為信仰,摒棄生命的真諦,把生活當成一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鬥爭和戰爭。那不是生活,那是一場戰鬥,在所謂的邁向成功中,不斷地排他、敵對和鬥爭。而所有處在鬥爭中的人,無一不是正身處於地獄的痛苦之中。
也許有人不明白什麼是鬥爭,舉例說明:
在家裡爭寵,就是排他、敵對和鬥爭,因為我受寵,才能顯示出我的獨特性和優越性;
在班上爭當好學生,就是排他、敵對和鬥爭,因為我的優秀,才能顯示出我比其他人好,比其他人強;
在公司爭當領導,就是排他、敵對和鬥爭,因為領導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這樣才能顯示出我的能力和魅力......
也許你馬上會反駁,“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你說得對!但前提是,你是從心底有一種想當將軍的渴望,而不是因為當將軍比較威風,拿得多做得少才想去當將軍。前者是內心想發揮自我潛能的本能的渴望,後者是頭腦權衡的結果,雖然從錶面看上去並無不同,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就像我們看到兩個人雖然做著同樣的一件事,但一個人做得很開心很享受,另一個人卻做得很痛苦很無奈。無論他們在做的事情是學習、是工作、是家務、是興趣、是技能、是科技、是任何一切,那一定是因為前者因熱愛才去做那件事,而後者是不得不去做那件事所致。
工作原本是指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天賦的行為,無論他是一位獵人、一個木匠、農民、手作者、社工、畫家、醫生、律師還是科學家,只要是他們自己想做,並且喜歡而擅長的事情,那就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做那些事情並非為了要證明什麼,那隻是他們的生命力毫不費力綻放的一種展現,於是,金錢也只是附帶而來、毫不費力的東西。生存永遠不可能成為他們的問題,除此之外,宇宙還將慷慨地給予他們無窮盡、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滿足、快樂與喜悅。
而我們大多數人,正在試圖或已經在用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去換取看似穩定、有保障的事情。那並不是工作的本意,那是人們把他人、社會、傳統等狹隘的偏見背負在自己身上,並試圖向外界證明自己比較優秀的一種行為。
但是,這種行為並不能讓他們活得更好,因為活得更好,並不是狹隘的指比他人錢多、職位高、權力大、房子大、車子更高級等等一系列的比較,那隻能說明他們自身的極度匱乏以及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是誰。更何況,這個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謂的真正的穩定和保障。
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並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去創造和享受這一切,我們當然可以,只是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因為要顯得比別人強、想要得到認可、或者認為自己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才感到享受的話,那就是一種病態。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更像是一場戰鬥。他們並不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戰,並不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無瓦遮頭而戰,而是因為懼怕自己不能在所熟悉的人面前揚眉吐氣。
這種病態的比較將他們視自己為實現勝利的工具,以至於硬是將自己塞進神經症的行列。當一個人對自己都如此殘忍的時候,他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情感,不可能真正去愛別人,更不可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只有恐懼是他唯一永遠的夥伴。
一個目標達成了,在一閃而過的多巴胺效應過後,要麼依然空虛茫然,要麼害怕恐懼,那是害怕失去的恐懼。為了擺脫空虛茫然、或防止失去和被取代,他們必然會採取另一系列排他性行為和戰鬥,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場永無止境的鬥爭。無論他是否能意識到這一點,他的行為都會非常誠實地表現出來。
從把達成目標當成幸福的唯一目標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他痛苦和可悲的人生。僅把“成功”作為人生目標的人,這個觀念扎根在他們的腦海中有多根深蒂固,他的痛苦和悲慘就有多根深蒂固。
我們看到的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他們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追求成功,而是因為他們做了自己熱愛並擅長的事情,並將其做到極致所致。那是他們此生唯一的事業,能夠做到生命最後一分鐘的事業,因此成就會自然顯現。
在我們身邊,見到最多的是乾一行,不愛一行。好像每個人都是被逼無奈地選擇了自己現在的職業。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不去做自己想做的,大部分的理由是目前這個工作穩定、有錢途或有仕途等等等等。而這一切都是頭腦邏輯推理的結果。
當然,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也有權選擇,既然選擇了用邏輯頭腦代替心靈,那也必須要承受心靈(靈魂)遭受壓抑的苦楚。
宇宙之愛如此完美和公平,它永不停止地、變幻莫測地創造著盛大的生命游戲,但它的游戲規則永遠不改變,它的本意就是邀請一切盡情參與、盡情經歷、盡情玩耍、盡情享受。這是生命唯一要做的事情。
參與這場盛大生命游戲的人,最終都會走向“成功”,因為他最終會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無論如何,他都會綻放出生命的活力與美麗。而拒絕或有選擇性參與游戲的人,因為他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和愛,他在分別和割裂的狀態下,只能體驗不幸、悲哀和痛苦。
我們不能只站在人類這個宇宙微生物的身體和頭腦的層面來考慮生命的全部運作。宇宙中每天都有無數顆星隕落,更何況彈指一揮的人生?!
生命的美麗只留給那些對生命有領悟能力和智慧的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從生活中領悟生命的真諦,既而,那些我們的目標會隨之達到,而不是反過來——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目標,成為一部實現目標的機器。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這是我很喜歡的柏拉圖的一句話。
對一個生命來說,活出生命本身的活力與美好就是成功。看看周圍的花草樹木、山和湖泊、藍天白雲......它們無一不在給我們講述存在的本質,我們與它們並無不同,因為在成為這個人之前,我們始終只是一個處於變化之中的生命。
生命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因為從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就已經在朝向死而生的終極目標前進了。
我們誰都不知道死亡離自己究竟有多遠,或許就是生下來的那一刻,或許是幾個月、一年、十年、三五十年、七八十年......
若在有生之年,我們能夠明白,人生就是享受在那個終極目標到來之前的每一個過程時,或許那又將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不可思議的人生了。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