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5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7/29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良因曰:
知識不夠,自惶惑不安而多慮。
只有充實學問,或請教多聞之士,以免多慮不安。
道德不足,必因他人不服而多怒。
只有反求諸己,或親近有德之人,以免多怒招怨。
他人不信,多言何益,但善護口業吧!
道德、學問、語言,體現出一個人的底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7/28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精細者,無苛察之心。光明者,無淺露之病。」 良因曰: 精細卻對人苛刻,不是精細之過; 光明而浮躁淺露,亦非光明之失, 皆由心攀緣躁動所致。 子夏說: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此即最好的註解。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2013/7/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良因曰: 明朝有一「仁義巷」的公案,本是兩家為地相爭,後因郭閣老的名句: 「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因此郭家相讓。 隔壁的王家也因此慚愧相讓,而成了中間空出的仁義巷。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2013/7/1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 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良因曰: 一件事情的成就,必須假借眾緣和合。 所以只有常保戰戰兢兢,臨淵履薄之心,才有成功的希望。 也因心常戒慎,自然觀察到的,往往是內在的缺失。 經常修正自我,帶來的不是束縛,
2015.8.22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退①雲居,圓悟欲治佛印②臥龍菴為燕休③之所。 高菴曰:「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予以從心之年④,正如長庚曉月⑤,光影能幾時? 且西山廬阜,林泉相屬,皆予逸老之地。何必有諸己然後可樂耶?」 未幾,即拽杖過天台,後終於華頂峯。 《真牧集》 【注釋】
2013/7/28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精細者,無苛察之心。光明者,無淺露之病。」 良因曰: 精細卻對人苛刻,不是精細之過; 光明而浮躁淺露,亦非光明之失, 皆由心攀緣躁動所致。 子夏說: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此即最好的註解。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2013/7/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良因曰: 明朝有一「仁義巷」的公案,本是兩家為地相爭,後因郭閣老的名句: 「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因此郭家相讓。 隔壁的王家也因此慚愧相讓,而成了中間空出的仁義巷。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2013/7/1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 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良因曰: 一件事情的成就,必須假借眾緣和合。 所以只有常保戰戰兢兢,臨淵履薄之心,才有成功的希望。 也因心常戒慎,自然觀察到的,往往是內在的缺失。 經常修正自我,帶來的不是束縛,
2015.8.22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退①雲居,圓悟欲治佛印②臥龍菴為燕休③之所。 高菴曰:「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予以從心之年④,正如長庚曉月⑤,光影能幾時? 且西山廬阜,林泉相屬,皆予逸老之地。何必有諸己然後可樂耶?」 未幾,即拽杖過天台,後終於華頂峯。 《真牧集》 【注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薩迦班智達曾經開示:「一無所知的愚者,如果沉默不語,對佛法的損害不大。」一無所知就是沒有智慧,不下功夫修學的人就一無所知,其實是一個愚蠢的人。「愚痴的人如果沉默不語,對佛法的損害才不會太大。」不要講那麼多,還不會造這麼多孽。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薩迦班智達曾經開示:「一無所知的愚者,如果沉默不語,對佛法的損害不大。」一無所知就是沒有智慧,不下功夫修學的人就一無所知,其實是一個愚蠢的人。「愚痴的人如果沉默不語,對佛法的損害才不會太大。」不要講那麼多,還不會造這麼多孽。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