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爆發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圖:baby abbas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6/03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COVID-19世代母親」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走過金融風暴、SARS,2019-2022的COVID-19疫情,無疑地,重重改變了一整個世代的新生兒母親。這個世代的新生兒母親跟以前的母親完全不同,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罕見的嚴重的病毒性腦炎,透過數位媒體的散播,不停從母親們手中的螢幕自動推播。
防不勝防的病毒,在本土感染鏈中,有時候傳播來源都無法追蹤。也許有一天,家裡就突然出現了一個新感染者,再隔兩天,其他家人也陸續中鏢。疫苗雖然可以減少病毒感染演變成重症的機率,但在低年齡的兒童(5~11歲)身上其保護力卻一直備受質疑。兒童的BNT疫苗還可以有機會獲取,但更低年齡層的新生兒,甚至是延伸到3歲多即將入學的幼兒,連疫苗都還沒有開發完成。
打仗需要武器,跟病毒打仗也是。沒有疫苗,新生兒或幼兒的母親們就只能透過徒手練習,消毒、口罩、減少出門、約束全家生活與運動習慣等各種方式,來減少孩子暴露的風險。但這樣一來,生活變了模樣,自己的,家人的,全家的,通通都變得不一樣。而改變,不一定平和,也常常是動亂的開始。頻繁增加的家內衝突,母親自己焦慮了,憂鬱了,新生兒或幼兒的父親們也跟著憂鬱起來。
也許在整個COVID-19病毒弱化到管制措施幾乎消解後,這個世代的新生兒與幼兒的母親會永遠記得這個無法磨滅的印記。我想,到時候,就像「戰後嬰兒潮」一樣,她們共享著一個有著玫瑰紋路般獨特的名字──「COVID-19世代母親」。
孕婦到底要不要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考量孕婦為COVID-19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之族群,為保障懷孕婦女及胎兒健康,建議孕婦應接種COVID-19疫苗第一劑與後續追加劑。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在疫苗孕婦諮詢要點也表示,從已接種疫苗孕婦的臨床數據資料證明,在懷孕前、懷孕期間、產後和哺乳期間接種COVID-19疫苗都是安全及有效的。
懷孕期間感染 COVID-19 病毒面臨的風險包含:①母親重症,增加進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與死亡的風險;②其他妊娠併發症、早產、死胎。尤其是已知懷孕婦女,其本身過去就有糖尿病、肥胖、高齡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者。
美國與COVID-19相關的育齡女性死亡報告顯示:①懷孕感染COVID-19的死亡率(0.9%)高於未懷孕感染COVID-19的死亡率(0.25%);②感染 COVID-19 發生死產的機率(1.26%)高於未感染COVID-19的產婦(0.64%)。
醫師無法百分百保證疫苗的安全無虞。但數據看起來,疫苗可以減少母親感染COVID-19病毒,減少感染後的病情嚴重程度,減少週產期死亡率,降低嬰兒的住院率。
然而,臨床上,還是有許多懷孕的母親非常擔心疫苗副作用。有些媽媽只接受過1劑疫苗注射,有些媽媽接受過2劑。我們也遇到過產後的媽媽因為確診COVID-19感染,被迫與剛出生的孩子母嬰同室。
即使是在孩子出生後,也不是所有新生兒的母親就坦然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還是有新生兒母親會擔心,自己接受疫苗注射後,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哺乳。
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症到底有多嚴重?
非常嚴重。
在COVID-19疫情下懷孕,給懷孕的母親增加了許多被感染或擔心孩子感染的疑慮。
過去統計資料顯示,有10~21.9%的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症,特別是原本有憂鬱症病史的產婦。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國外數據顯示,孕婦產前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比率增加到42~69.4% 與25~39.2% ,產後憂鬱症比率增加到21~46%。
這些數據遠遠超過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的數據。可能的原因包含:疫情新聞的毒性報導、疫情變動的不可預期性、家人染疫、產婦本身染疫(與伴隨而來的自責、他責、汙名與歧視)、社會支持系統受疫情影響而減損、經濟或財務壓力增加、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探視限制、產婦的防疫訪客限制。其他和疫情較不相關但受疫情焦慮調控的因子有:年紀輕、第一次懷孕與生產、沒有合適居住的房子或被迫與關係不好的家屬同住、中等收入、婚姻或伴侶問題等。
和產後低潮會逐間消失不同,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症隨著時間經過,憂鬱反而逐漸惡化,這可能和新生兒母親所面臨的困境無從化解有關,而且因為COVID-19疫情,對新生兒母親來說,精神科或身心科醫療的可近性大幅下降,導致憂鬱嚴重性被低估與憂鬱症治療的延遲。
把戰線拉回臺灣,前兩波疫情,因為政府政策妥當且即時,大約一個月左右疫情就開始消退。很快地,臺灣各地的生活又回到生龍火虎的狀態,對孕婦或產婦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比較不明顯。但來勢洶洶的Omicron病毒株,國外資料顯示感染症狀輕微,卻突然在臺灣造成一批未接受疫苗注射的幼兒與兒童死於急性腦炎。這些訊息造成最近幾週孕婦與產婦媽媽們的焦慮,特別是未滿5歲的幼兒母親,出現嚴重的焦慮與不安,符合產後憂鬱症診斷的比率在增加。隨著疫情持續,戰線拉長,是否臺灣會出現類似國外產後憂鬱症分數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值得觀察。
COVID-19疫情下,產後憂鬱症會不會好不起來?
COVID-19大流行之前的研究顯示,大約 30% 的產後憂鬱症母親可能需要 1 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從憂鬱症中恢復。目前沒有證據顯示COVID-19 是否會影響恢復時間。
疫情多變,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新生兒或幼兒母親們,還是需要仔細情緒監測。如果憂鬱症狀嚴重,影響到照顧孩子的功能,自我與家庭已經調適不來,請盡速求助婦女身心相關的身心科醫師求助,評估是否需要開始規則藥物治療。
avatar-img
120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五顏六色,在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風貌,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常有不同的特色。雖然每個憂鬱症個案都有其獨特的表現,但不同世代對於性別與身心健康有著不同的理解,大致上,還是可以觀察出一些微妙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將使用兩章文章篇幅,展現這些五顏六色的憂鬱。 (接續下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憂鬱症的面貌有許多種不同的風格,在診斷準則以外,困擾憂鬱症個案與其周邊親友的,往往是診斷準則以外的附帶症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許多憂鬱症的不同面貌。在文章末端,我們也付上許多線上篩檢問卷的資源。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五顏六色,在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風貌,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常有不同的特色。雖然每個憂鬱症個案都有其獨特的表現,但不同世代對於性別與身心健康有著不同的理解,大致上,還是可以觀察出一些微妙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將使用兩章文章篇幅,展現這些五顏六色的憂鬱。 (接續下文)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憂鬱症的面貌有許多種不同的風格,在診斷準則以外,困擾憂鬱症個案與其周邊親友的,往往是診斷準則以外的附帶症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許多憂鬱症的不同面貌。在文章末端,我們也付上許多線上篩檢問卷的資源。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懷孕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件喜事,但孕婦要注意是否罹患子癲前症這個疾病,這是一種前期無症狀的疾病,多半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症狀,若被診斷出罹患子癲前症,可能會面臨早產或者流產的可能性。 併發症 HELLP症候群:是三種症狀的縮寫,包括 Hemolysis(溶血性貧血),Eleva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Thumbnail
產前/產後憂鬱症的警示與影響,包含了憂鬱情緒、興趣減少、睡眠、食慾變化,以及可能的產前過程中出現的症狀。賀爾蒙是影響女性的重要元素,不僅影響生理及經前症候群,也在懷孕期間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天一亮,我們坐車前往事發地點。我也算是暈車暈了個新高度了,越是靠近現場,我心情就越差,熱愛孩子跟毛孩子的我,實在很難想像會有這麼嚴重的病情。 歷經長途拔涉,我們終於到了小蘋所在的社區,距離醫院並不遠,安靜祥和,但在我看起來卻是異常壓抑。就在小蘋拖著疲憊的身軀下來時,龐大的抑鬱之氣填滿整個庭院,這次
Thumbnail
因為疫情,現在國際情勢緊張,加上天氣燠熱難耐,經常一個不小心就行事衝動,更遑論有些人本身就身心問題⋯⋯比方說憂鬱症。 這大概是我最理解也距離最遙遠的病症了(老玄是樂觀過頭的ADHD),其實從小到大沒少遇過憂鬱症患者,有先天型跟後天型等等,如果在條件許可,養寵物其實的可以有效撫慰並改善憂鬱症患者的身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當今社會風氣開放,個人自由主義盛行,墮胎、流產、吃事後避孕藥,或人工受孕減胎...等情事司空見慣,殊不知這些行為背後都將有「嬰靈」干擾的產生。如果嬰靈長期在身上,就會常常感到肩痛、腰痛、頭暈腦脹、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吃藥却長年也無法治癒。更有許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由於懷孕
懷孕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件喜事,但孕婦要注意是否罹患子癲前症這個疾病,這是一種前期無症狀的疾病,多半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症狀,若被診斷出罹患子癲前症,可能會面臨早產或者流產的可能性。 併發症 HELLP症候群:是三種症狀的縮寫,包括 Hemolysis(溶血性貧血),Eleva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Thumbnail
產前/產後憂鬱症的警示與影響,包含了憂鬱情緒、興趣減少、睡眠、食慾變化,以及可能的產前過程中出現的症狀。賀爾蒙是影響女性的重要元素,不僅影響生理及經前症候群,也在懷孕期間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天一亮,我們坐車前往事發地點。我也算是暈車暈了個新高度了,越是靠近現場,我心情就越差,熱愛孩子跟毛孩子的我,實在很難想像會有這麼嚴重的病情。 歷經長途拔涉,我們終於到了小蘋所在的社區,距離醫院並不遠,安靜祥和,但在我看起來卻是異常壓抑。就在小蘋拖著疲憊的身軀下來時,龐大的抑鬱之氣填滿整個庭院,這次
Thumbnail
因為疫情,現在國際情勢緊張,加上天氣燠熱難耐,經常一個不小心就行事衝動,更遑論有些人本身就身心問題⋯⋯比方說憂鬱症。 這大概是我最理解也距離最遙遠的病症了(老玄是樂觀過頭的ADHD),其實從小到大沒少遇過憂鬱症患者,有先天型跟後天型等等,如果在條件許可,養寵物其實的可以有效撫慰並改善憂鬱症患者的身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當今社會風氣開放,個人自由主義盛行,墮胎、流產、吃事後避孕藥,或人工受孕減胎...等情事司空見慣,殊不知這些行為背後都將有「嬰靈」干擾的產生。如果嬰靈長期在身上,就會常常感到肩痛、腰痛、頭暈腦脹、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吃藥却長年也無法治癒。更有許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由於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