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高妍,《綠之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面對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以及作品已經收到的盛譽和關注,
這篇文章會寫得較為骨感冷調。
【畫】
如今主流日漫的核心是人物劇,角色關係的發展甚至可能比主事件的發展還要重要。多數創作者從中汲取到的指引也許是:把角色畫好、把互動的渲染性營造好是第一要務,背景只需要提供最低限度的寫實性。把動/漫畫作品視為一體討論的讀者或許會進一步把「格與格之間時空斷裂彈性較大」的漫畫當作某種分鏡稿,無意識地認定寫實性留待動畫去處理即可。
然而事實上,日本從六○年代起便有許多運用殊異方法論創作出的漫畫,命脈延續至今。台灣的獨立漫畫圈也在五十年後開始出現另類漫畫的質與量的成長──高妍的《綠之歌》則進一步以非主流漫畫形式打入本地的商業漫畫系統,並取得亮眼成績。
她不完全投向攝影式寫實(或直接用照片改圖),也不採用簡化的、舞台佈景式的背景,而選擇探索電繪質地,以繁複的點、線、數位網點,偏執地織出世界。這不僅是一種再現客觀日常的裝置,同時也是主觀情緒的雕花容器。文字或戲劇難以傳達的部份,各種言外之意,都會透過它成像。那是顫動的,充滿雜質和海蝕地形的蜃影。作品渲染力的源頭。
(個人特別喜歡的畫面:上集147頁的雨;第一話與第五話最後一頁的城市遠景對比,那可能是天候,也可能是心緒的微妙變化產生的,朦朧與明晰之差異;下集live house天花板金屬架的錯綜)
【劇】
在本作之前,高妍並沒有畫過嚴格意義的虛構漫畫。獨立刊物版《綠之歌》和《間隙》,都是改編自作者的文字雜記,在一定篇幅內抒發心情,紀錄世界帶來的刺激與自身的反應。
規畫《綠之歌》連載時,高妍選擇維持刊物版的大致架構,加入虛構角色,同樣將主角設定為敘事者,讓她的情感迸發與流動來主導作品的走向。於是得到了這部戲劇性表現、情感強度始終處於高原期的非典型故事漫畫。它不倚賴敘事結構的設計慢慢牽引讀者入戲、投射到所有角色身上,而是透過連續的精神自剖亮出主角的情感結構,讓它成為另一種錯綜的圖像。讀者與該圖像的同步率,將決定這部作品對他而言的魅力──也就是說,相較於寫實與心象巧妙混紡的作畫,編劇是更直接倒向情感宣洩與秘密結社心理的。
然而作為作者過去創作方法的延伸產物,這個成果仍落在合理範圍內,並且向我們揭示更多可能性:如果她用同樣的筆法,以短篇篇幅畫許多組人物的精神肖像會是如何?如果徹底排除虛構性,繼續以作者=敘事者的觀點畫各種文化主題的紀實漫畫會如何?如果她開始追求虛構的力量,又會產出什麼樣的作品?
你還是會期待的。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上集266頁/下集290頁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試讀|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網店
avatar-img
456會員
298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ngasi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來自瑞士的innen books創立於二○○六年,持續邀請海內外當代藝術家合作,以非傳統觀點看待藝術和現代潮流。他們認為旗下出版品都是電光石火的圖像書,紀錄了創作者對於我們文化的個人性/主觀性描寫。
刺客級新人又來了,這是他在(陰德可能有積夠已兩度與疫情大爆發擦身而過的)滿滿漫畫節首賣的作品。在陰暗角落搞這些事情最大的獎賞不外乎是可以在第一排目擊有趣作品浮上水面那瞬間。
街頭。電影院。停車場。房間。河畔...... 黎明前不飽和的黑覆蓋它們,浮出的輪廓 再被沾水筆描到畫中: 一個透明的壓克力箱, 容納失眠所網住的 細小的 盤旋的 刺耳念頭。
無台詞荒謬劇。最早從無厘頭搞笑出發的山姆,近年逐漸跨入冷調迂迴諷喻路線──你感覺得到他想說點嚴肅的什麼,而且是稍加露餡就不夠嚴肅的那種嚴肅,只好包成一團謎。 |作者簡介| Sam 這裡是Sam,2021十月開始有收入了,我不愛我的工作但我愛漫畫。 IG:oh_dear_sam |書籍規格|
作者在滿滿漫畫節推出的限量50本特刊,收錄三個極短篇,作為將來正式短篇集的前導小書,皆附簽繪。 他一向用冷硬、略粗獷的點描筆法,勾勒相對寫實的人像與背景,營造出陰鬱但端正的氣氛。最近的「器官」系列的聚焦在身體恐怖的表現,倚賴旁白推動故事的手法創造出迷離的夢境、急流勇退的異象。 |作者簡介| 藥島
在未來,都市化被太空化取代,年輕人都上外太空工作了,城鄉的分隔被拉遠成太空與地球的距離。老人們在地球營生,討論著他們關心的話題(美食、投資)。 鬆軟的輪廓線,輕柔疊出破敗環境中的暖意和韌性,加上最後跨頁導入的情感渲染力,充份展現出它發展成長篇故事的潛力。 |作者簡介| Nima 泥馬 臉書粉專
來自瑞士的innen books創立於二○○六年,持續邀請海內外當代藝術家合作,以非傳統觀點看待藝術和現代潮流。他們認為旗下出版品都是電光石火的圖像書,紀錄了創作者對於我們文化的個人性/主觀性描寫。
刺客級新人又來了,這是他在(陰德可能有積夠已兩度與疫情大爆發擦身而過的)滿滿漫畫節首賣的作品。在陰暗角落搞這些事情最大的獎賞不外乎是可以在第一排目擊有趣作品浮上水面那瞬間。
街頭。電影院。停車場。房間。河畔...... 黎明前不飽和的黑覆蓋它們,浮出的輪廓 再被沾水筆描到畫中: 一個透明的壓克力箱, 容納失眠所網住的 細小的 盤旋的 刺耳念頭。
無台詞荒謬劇。最早從無厘頭搞笑出發的山姆,近年逐漸跨入冷調迂迴諷喻路線──你感覺得到他想說點嚴肅的什麼,而且是稍加露餡就不夠嚴肅的那種嚴肅,只好包成一團謎。 |作者簡介| Sam 這裡是Sam,2021十月開始有收入了,我不愛我的工作但我愛漫畫。 IG:oh_dear_sam |書籍規格|
作者在滿滿漫畫節推出的限量50本特刊,收錄三個極短篇,作為將來正式短篇集的前導小書,皆附簽繪。 他一向用冷硬、略粗獷的點描筆法,勾勒相對寫實的人像與背景,營造出陰鬱但端正的氣氛。最近的「器官」系列的聚焦在身體恐怖的表現,倚賴旁白推動故事的手法創造出迷離的夢境、急流勇退的異象。 |作者簡介| 藥島
在未來,都市化被太空化取代,年輕人都上外太空工作了,城鄉的分隔被拉遠成太空與地球的距離。老人們在地球營生,討論著他們關心的話題(美食、投資)。 鬆軟的輪廓線,輕柔疊出破敗環境中的暖意和韌性,加上最後跨頁導入的情感渲染力,充份展現出它發展成長篇故事的潛力。 |作者簡介| Nima 泥馬 臉書粉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藍色時期》主角矢口八虎,應該是我看過最擰巴、糾結、掙扎......沒有「追夢主角」光環的存在了。 起初,八虎會對畫畫感到有興趣,是因為感受到「活著」—— 「一直以來,我都沒能實際感覺到自己活著,直到畫了那幅藍色的畫,現在我終於感受到心臟快要跳動了。」 但是,藝術永遠不只存在表面上的美好。
單篇小說-2020 為PENANA平台的挑戰,有字限,本就分為四段,所以也分四段發佈,實為單篇完整故事。該挑戰得名作品之一。 主題:夏天、遞進時空、未來之夏 古風,第一人稱。 (難得寫女主角:D)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寫故事的時候,會想著角色是什麼樣的人,像是模樣和個性,一邊想一邊寫,有些是沒有,一開始主管姐姐和小傢伙是沒有明確原型的,但最近在我腦海裡有出現了兩個日本藝人的樣貌。 我其中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本尊就是清原果耶和 南沙良,另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是高畑充希和河村花。 筆下的主角們永遠都是我的理想型
藝術創作對一般人有何意義? 我們是否也有機會,透過作為一位觀賞者,去理解、去思考,進而獲得與創作者同樣的啟發呢?
Thumbnail
《強風吹拂》的三個作品型態互補,都非常好看,單獨看其中一個作品很棒,能三個都看更棒!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藍色時期》主角矢口八虎,應該是我看過最擰巴、糾結、掙扎......沒有「追夢主角」光環的存在了。 起初,八虎會對畫畫感到有興趣,是因為感受到「活著」—— 「一直以來,我都沒能實際感覺到自己活著,直到畫了那幅藍色的畫,現在我終於感受到心臟快要跳動了。」 但是,藝術永遠不只存在表面上的美好。
單篇小說-2020 為PENANA平台的挑戰,有字限,本就分為四段,所以也分四段發佈,實為單篇完整故事。該挑戰得名作品之一。 主題:夏天、遞進時空、未來之夏 古風,第一人稱。 (難得寫女主角:D)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寫故事的時候,會想著角色是什麼樣的人,像是模樣和個性,一邊想一邊寫,有些是沒有,一開始主管姐姐和小傢伙是沒有明確原型的,但最近在我腦海裡有出現了兩個日本藝人的樣貌。 我其中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本尊就是清原果耶和 南沙良,另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是高畑充希和河村花。 筆下的主角們永遠都是我的理想型
藝術創作對一般人有何意義? 我們是否也有機會,透過作為一位觀賞者,去理解、去思考,進而獲得與創作者同樣的啟發呢?
Thumbnail
《強風吹拂》的三個作品型態互補,都非常好看,單獨看其中一個作品很棒,能三個都看更棒!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