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高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甘露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甘露水>
經朋友邀約,到高雄美術館參觀黃土水大師的雕像作品<甘露水>。
上頭的燈光刻意被打得特別亮,恍如強調著蚌殼中的少女要往光走去。
猶如那個時期的所有參與文化創作的人們,在大多數人都尚未被文化啟蒙的台灣裡,在黑暗中摸索著往光走去。
除了這個作品外,還有其他的同時期的畫作,那些文藝人士都努力地在推動台灣的文化運動,經他們不懈創作的畫作中能發現他們都在為著台灣而摸索著前進,一幅一幅如今看來興許有些不完美或歪曲的畫作,都是他們一步一腳印摸索過的珍貴痕跡。
而他們的畫作中最顯珍貴的,是他們不遺餘力地透過創作記錄著台灣人民的各種日常,從個人、家庭、生活,至工作,都是他們記錄著台灣的重要資料。
他們未曾使用輕蔑的眼光看待台灣那些尚未被文化啟蒙的人民,而是用同等的立場與態度,將自己視為其中的一份子,如實地記錄著眼前的一切......即使被視作異類,也毫無動搖。
而另一種紀錄台灣、抒發自己情懷的方式,便是寫作。
透過文學寫作為更多人打開眼界,恍如拋下一條堅韌的繩索,將台灣人民拉出井底,欣賞著更遼闊的天空。
我記得展出有標註滿多人的名字,可惜記憶力有限,無法一一詳記。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處的投影螢幕為一個無止盡的圓形隧道一直往前延伸,恍如在往前行走,而隧道四周的牆面佈滿荊棘。
投影螢幕的前方有著一處小型講台,參觀的民眾能夠對著麥克風,念出書名《荊棘之道》,便能使得投影螢幕上的荊棘顏色由白轉變成紅、黃、藍,或其他色調,而在漫長的等待後,螢幕才會慢慢顯現出詩詞,恍如每一份詩詞的創作,都猶如走過這樣的荊棘之道般,如此困頓而難得。
我拍下了其中一段詩詞,而尚還有其他的詩詞,每一首都充滿不同的隱喻,如此地情感真切而焦愁著台灣,作者確定了自己行走的道路是正確的,卻不曉得盡頭在哪,只能不停在詩詞中自我抒發著個人情懷,而道路上充滿荊棘,卻不曾使他放棄行走。
看完展覽,對於那些過去為台灣付出文化運動的人們,感到無限尊敬。每一個人都如同雕像<甘露水>的蚌殼少女,即使不停地遭到玷汙或輕蔑,依然於荊棘之道中往光的地方走去。
也因為他們的帶領,台灣人們才能跟著他們迎來如今知識普及化的高知識的光明時代。
若有興趣,務必前往參觀,肯定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參展資訊:
參展名稱: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地點: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展覽參觀入口近美術東二路)
展覽期間:2022-05-21 ~ 2022-09-18 
官網:點我進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16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原諒我的無理> 靜語 天空又飄落了雨 路面處處水窪 汽機車行駛過,濺起 一大片憂傷 原以為隱忍多年、河堤旁整排風鈴木 終於準備盛開黃花 然而過於厚重的烏雲持續壓迫 暴雨多日侵擾 狼狽落下漫地謊話 請原諒我的無理 下雨的人到哪 都只會讓周圍發霉 連太陽都能澆滅 請原諒小狗裝腔作勢 將你趕出門外
〈 請你原諒我是一頭怪物 〉 我不知道為何我會來到這世界 我和你們說一樣的語言 但我所說的每一個字 最後都變成 難解的密碼 不要再用手電筒照我的眼 我已是一頭失救的怪物 我和你們一樣被光照射 但我卻一直墮進黯黑裡 變成一頭孤獨的獨角獸 每天重複著恐怖的噩夢 . 不要坐我的公車 還未腐敗的真身
<旅人> 電車的聲音比 走路的聲音大一些 走路的聲音比 交談的聲音輕一點 呢喃卻生不出任何語言 靠文字澄清某種狀態之時 你知道那是自己在問自己 「我是一個旅人,我要的東西都買  直到把自己消耗殆盡。」 你放下一點點卻提起更多  後來才屬於你的東西  以為已經付出代價  他們回家  
偶爾,還是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店內的氛圍很好,也有插座可供手機充電。 很適合與情侶一起來,或與朋友聊天小聚。 環境真的很棒。 這是菜單。 價位偏高,但還能接受。 只收現金,所以要帶足現金喔 用餐時間有限制120分鐘。 也有免費的WiFi 櫃台也擺設得很舒適,讓人想要點甜點來吃。 飲料蘋果醋。
<請原諒我的無理> 靜語 天空又飄落了雨 路面處處水窪 汽機車行駛過,濺起 一大片憂傷 原以為隱忍多年、河堤旁整排風鈴木 終於準備盛開黃花 然而過於厚重的烏雲持續壓迫 暴雨多日侵擾 狼狽落下漫地謊話 請原諒我的無理 下雨的人到哪 都只會讓周圍發霉 連太陽都能澆滅 請原諒小狗裝腔作勢 將你趕出門外
〈 請你原諒我是一頭怪物 〉 我不知道為何我會來到這世界 我和你們說一樣的語言 但我所說的每一個字 最後都變成 難解的密碼 不要再用手電筒照我的眼 我已是一頭失救的怪物 我和你們一樣被光照射 但我卻一直墮進黯黑裡 變成一頭孤獨的獨角獸 每天重複著恐怖的噩夢 . 不要坐我的公車 還未腐敗的真身
<旅人> 電車的聲音比 走路的聲音大一些 走路的聲音比 交談的聲音輕一點 呢喃卻生不出任何語言 靠文字澄清某種狀態之時 你知道那是自己在問自己 「我是一個旅人,我要的東西都買  直到把自己消耗殆盡。」 你放下一點點卻提起更多  後來才屬於你的東西  以為已經付出代價  他們回家  
偶爾,還是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店內的氛圍很好,也有插座可供手機充電。 很適合與情侶一起來,或與朋友聊天小聚。 環境真的很棒。 這是菜單。 價位偏高,但還能接受。 只收現金,所以要帶足現金喔 用餐時間有限制120分鐘。 也有免費的WiFi 櫃台也擺設得很舒適,讓人想要點甜點來吃。 飲料蘋果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她比我想像中再矮小一點點,但也沒有那麼小,仍是很有份量地存在。甘露水看起來在休息,但感覺得出來她在聆聽,用身體感受著我們的存在。我有種輕輕被舉起來的感覺,好像要隨著她的軀體一起往上,但又好好地站住了。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接上文【台灣與南宋(1)|🍀集體潛意識01】。台灣的文化氛圍比起其他正常國家來說,非常的不同,卻獨具特色。而台灣文化跟南宋的群體意識,有著鏡像翻版的連結與緣分。 黃仁勳來台Computex演講,硬是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的夜市文化! 他甚至把逛台灣夜市的花絮畫面,放上了NVIDIA官方頻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如影似幻、城裡城外,我像趨光的蛾,追著一道光。 當「鹽⽥、鳳凰⽊、廟宇、⼭海、巷弄、傳產、職⼈和未來科技」,承載著台南多重面向的記憶,化作「光雕」藝術,點亮的又豈止是府城之美,更讓人看見屬於台南的光耀和驕傲。  
Thumbnail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組組長,也是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兼助理教授薛燕玲策展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先來參觀預展,印象非常之深刻。再次來到台中市國美館102展示廳,重新觀賞黃土水的雕塑精品。 黃土水 (1895-1930)被譽為 1910-1930 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她比我想像中再矮小一點點,但也沒有那麼小,仍是很有份量地存在。甘露水看起來在休息,但感覺得出來她在聆聽,用身體感受著我們的存在。我有種輕輕被舉起來的感覺,好像要隨著她的軀體一起往上,但又好好地站住了。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接上文【台灣與南宋(1)|🍀集體潛意識01】。台灣的文化氛圍比起其他正常國家來說,非常的不同,卻獨具特色。而台灣文化跟南宋的群體意識,有著鏡像翻版的連結與緣分。 黃仁勳來台Computex演講,硬是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的夜市文化! 他甚至把逛台灣夜市的花絮畫面,放上了NVIDIA官方頻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如影似幻、城裡城外,我像趨光的蛾,追著一道光。 當「鹽⽥、鳳凰⽊、廟宇、⼭海、巷弄、傳產、職⼈和未來科技」,承載著台南多重面向的記憶,化作「光雕」藝術,點亮的又豈止是府城之美,更讓人看見屬於台南的光耀和驕傲。  
Thumbnail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組組長,也是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兼助理教授薛燕玲策展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先來參觀預展,印象非常之深刻。再次來到台中市國美館102展示廳,重新觀賞黃土水的雕塑精品。 黃土水 (1895-1930)被譽為 1910-1930 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