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2-2杜甫

1-2-2杜甫

一、生 平
1.家 世
杜甫為晉代名將杜預第十三代孫,因杜預是京兆 杜陵人,所以杜甫常自稱「京兆 杜甫」、「杜陵布衣」。杜甫的祖父為唐代著名詩人杜審言,在五律方面尤其突出,為唐代近體詩奠下良好基礎。杜甫的父親是奉天(今陝西省 乾縣)縣令,母親崔氏在杜甫出生數年後就去世,故詩中提及之弟妹都是繼母所生。
2.讀書漫遊
杜甫七歲開始作詩,熟讀儒家典籍,繼承家學。二十歲時,到吳 越漫遊,遍訪江南名勝古蹟,飽覽秀麗之山川景色,亦曾觀賞江寧(今南京市)瓦官寺壁上顧愷之名畫〈維摩詰像〉。二十四歲回洛陽,參加進士考試,卻不幸落第。於是放蕩齊、趙,遊獵作詩,過「裘馬清狂」(生活富裕,放逸不羈)的生活。三十歲從山東回洛陽,於首陽山下尸鄉亭附近,修築幾間窯洞作為住所。或於此時結婚,夫人姓楊,兩人情愛深厚。三十三歲,於洛陽與李白相見,對於李白游俠、求仙的生活與天才作品都極傾心,後來又遇高適,三人常一起出遊,飲酒賦詩。
3.仕途不順
杜甫三十五歲到長安,第二年,唐玄宗下令徵召各地有才之士到長安考試。杜甫滿懷希望的參加了這次考試,但主持此事的李林甫卻從中搞鬼。他害怕比他才能高的人入選,也擔心這些讀書人進宮後,揭發他幹的壞事,因而早就想好了對策:一個人也不錄取。所以,即使杜甫的考卷答得再好,也是沒有用的。而此時,杜甫的父親去世了,他的生活也出現困難。為了維持生計,謀求出路,杜甫不得不多次向達官貴人投遞信件、詩賦,以求得到他們的賞識和引荐,可惜他的努力沒有什麼結果。仕途不順,而後又遭逢動亂,杜甫顛沛流離,始終未能返回故鄉。在戰亂與飢餓中,杜甫的生活艱困至極,最後病死異鄉。
二、趣聞軼事
1.幼子飢已卒
唐玄宗 天寶十四年,杜甫回奉先探望妻兒。沒想到剛進家門,就聽到一片嚎啕痛哭之聲,原來他的小兒子因為飢餓而死了。杜甫感到心如刀割,他想起在回家的途中,見到窮人餓死、凍死在路旁的慘狀,而驪山 華清宮卻鼓樂喧天,不禁悲憤的寫下了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中揭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腐敗政治,也描述了「入門聞號咷(ㄊㄠˊ),幼子飢已卒」的悲慘境遇,為盛唐記下黑暗的一面。
P26-2
2.受李白嘲謔
李白寫詩才氣縱橫,不受格律束縛,杜甫作詩則是字斟句酌,兩人風格大不相同,但卻頗有交情。李白曾作詩戲謔杜甫:「飯顆山(相傳是唐代 長安附近的一座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正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戲贈杜甫〉)正是調侃杜甫寫詩太受格律的拘束。
3.杜甫之死
代宗 大曆五年,杜甫要去郴(ㄔㄣ)州投靠舅舅,正停留於耒(ㄌㄟˇ)陽(今湖南省 耒陽市)境內,遭遇洪水,五天未獲食物。耒陽縣縣令聶某得知,立即寫信問候,並送上豐富酒肉。杜甫受此寶貴贈品,曾寫詩感謝縣令。然水勢不退,只得掉轉船頭回衡州,及水退之後,聶縣令尋找不到杜甫,以為淹死,就在耒陽城北為其建立一座空墳。有一傳說,認為杜甫飢餓多天,吃縣令送來的白酒、牛肉,便傷食(中醫上指因暴飲暴食或吃生冷食物,所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而死,此傳說在唐中葉以後流傳甚廣。據近人考證,其實杜甫受困於洪水時改變計畫,擬北上漢陽回長安。然因貧苦靠粗食度日,風痺病(風溼性關節炎一類的病)又惡化,力不從心,終究病逝於湘江上游的船中。時為代宗 大曆五年冬天,年五十九。
三、作品特色
1.內容反映社會現實
杜甫的詩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他經歷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中將重大的政治題材與個人情感結合,反映政治、社會、經濟、軍事、民生等問題。尤其是安 史之亂前後的政治時事及社會生活面貌,描寫最為深刻,猶如栩栩如生的歷史畫卷,所以有「詩史」的稱號。他的詩作情感強烈真摯,內容上自國家、民族,下至親人、朋友,皆表現深情動人的一面。
2.風格沉鬱頓挫
嚴羽《滄浪詩話》曾云:「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世人常以「沉鬱頓挫」概括杜甫的詩作風格,這裡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語氣音節和感情的抑揚曲折。
3.語言精鍊,格律謹嚴
杜甫有「耽佳句」之「癖」,又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痴」,精於鍊字,用字準確、奇警;語意豐富,語言表現力強。例如〈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垂」字益顯夜中平野空闊,「湧」字更見江波動盪,江水茫茫。
杜甫用字之精鍊,還可以從下述軼事得知:
宋人陳從易,好學強記,學問淵博。有一次得到一部老舊的杜甫集子(將許多單篇作品彙編而成的書),其中有許多文字脫誤。他讀到〈送蔡都尉〉詩:「身輕一鳥□。」下面缺了一個字,於是便和幾個朋友各用一個字來補,有的用「疾」,有的用「落」,有的用「起」,也有用「下」的,大家都不一樣,不能確定哪一個字才正確。後來他又得到一部善本(版本學稱最理想的本子),結果原句是「身輕一鳥過」,沒有一個人猜對。由此可見杜甫用字之精鍊,即使只是一個字,也很難有人像他用得這麼傳神。
杜詩嚴於格律,嘗自謂:「遣辭必中律。」(〈橋陵詩〉)因此其近體詩抑揚頓挫,音調鏗鏘,具有特殊的音樂美;其古體詩亦琅琅上口,易於成誦。
P26-3
四、杜甫名句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語譯】戰爭連綿不斷,一連好幾個月仍未停止。一封家書可以抵得上萬兩黃金那麼寶貴。
2.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佳人〉)
【語譯】一般人只看得見新人在歡笑,哪裡聽得到舊人在哭泣?
3.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旅夜書懷〉)
【語譯】星光低垂,原野顯得平坦廣闊,明月倒映水面,隨著大江奔流。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語譯】今夜已進入白露時節,月光該是故鄉的最明亮。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語譯】讀書超過一萬卷,提起筆寫文章如有神助。
6.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語譯】可惜他(蜀相)出兵征戰未能勝利便不幸死了,常使英雄們為他流下滿襟熱淚。
7.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語譯】花間小路不曾因客清掃,草房柴門今日才為您開啟。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語譯】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飄下落葉,無窮無盡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9.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花卿〉)
【語譯】這優美的樂曲只應是天上才會有,人世間能聽到幾回?
10.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語譯】如何才能得到許多寬廣高大的房屋,廣大庇護天下貧寒的士人,使他們都能展顏歡笑。
P26-4
五、出自杜詩的成語
1.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或作「白雲蒼狗」。
【出處】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可嘆〉)
【語譯】天上飄浮的雲,原本像一件潔淨的白衣服,轉眼間就變成灰狗的模樣。
2.暮雲春樹:黃昏的雲,春天的樹。後作為表示朋友間思念情深的話。
【出處】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春日憶李白〉)
【語譯】在渭北已是春意滿樹,我思念著遠方的朋友,而他在江東對著傍晚的落日,也在思念著我吧。
3.發人深省:啟發人作深刻的省思。
【出處】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遊龍門奉先寺〉)
【語譯】快要醒來時,忽然聽見早課的鐘聲,這個情境讓人彷彿有所頓悟,更令人深深省思。
4.動如參商:參,參宿(ㄒㄧㄡˋ)。商,商星,為心宿的主星。參宿位於西方,心宿位於東方,絕不會同時出現於天空。比喻分別而無法相見。
【出處】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贈衛八處士〉)
【語譯】人生在世,彷彿天上的參星與商星,總是各在一方而難以相見。
5.蜻蜓點水:比喻膚淺而不深入的接觸。
【出處】穿花蛺(ㄐㄧㄚˊ)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曲江〉)
【語譯】蛺蝶穿梭在花木深處忽隱忽現,點水的蜻蜓在水面上緩緩的輕飛。
6.霧裡看花:形容視界模糊,看不清楚。後比喻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出處】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小寒食舟中作〉)
【語譯】春來水漲,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我的老眼昏矇,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
7.指揮若定:發令調度時,有條不紊,好像早有規畫。
【出處】伯仲之間見伊 呂,指揮若定失蕭 曹。(〈詠懷古跡〉)
【語譯】他(孔明)在功業上的成就,與伊尹、呂尚不相上下,而他沉著的指揮,使得蕭何、曹參也為之遜色。
8.別開生面:比喻開創新的風格、形式。
【出處】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語譯】凌煙閣的功臣畫像年久顏色黯淡,曹將軍下筆重畫使畫像一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