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杜甫《登高》簡析(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盛唐詩歌以氣象宏大取勝,李白與杜甫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兩大詩人。杜甫較之李白,更富於社會寫實精神,後人盛讚為「詩史」。杜甫終其一生未曾顯達,卻始終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其仁者襟懷、「一飯未嘗忘君」的人格特質,後世推尊為「詩聖」。整體詩風沉鬱頓挫、體制完備,詩論家盛讚為「集大成者」。

〈登高〉一詩,是管窺杜甫夔州階段生活與心境的「一方窗景」,飽含著無限滄桑,明代胡應麟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壹、作者與出處

杜甫(西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為「杜少陵」。最終官銜是「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

杜甫出生在唐玄宗先天元年,當年唐玄宗正好登上皇位,大唐王朝正式邁向「開天盛世」。當時經濟高度繁榮,民間社會富庶,各民族融合無間,對外貿易興盛、文化交流頻繁,唐朝國勢達到顛峰。當時在文化藝術領域,如詩歌、文章、音樂、舞蹈、書法、雕像、繪畫,都有極大的進展;特別是詩歌創作,可謂空前興盛。杜甫一生的思惟、創作都與「開天盛世」的氛圍息息相關。在他逝世之年,開天盛世已一去不返,所以杜甫晚年的詩篇,也能見證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窘況。

杜甫十二世祖晉朝大將軍杜預曾註解《左傳》,其《春秋左氏經傳集解》至今仍是經學家必讀之作。祖父杜審言是初唐武則天時代著名的詩人。父親杜閒曾任兗州(今山東曲阜)司馬,是個地方官。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業儒」的縉紳之家,由於祖父的關係,詩歌創作更是他引以為傲的「家業」,因此傳統上認為杜甫是「儒家詩人」。

如果我們將杜甫的生活簡化為四個時期:「早年成長期」(三十五歲之前)、「旅食京華期」(三十六歲至四十五歲)、「在朝為官時期」(四十六歲至四十八歲)、「漂泊西南期」(四十九歲至五十五歲)、「終老江湘期」(五十六歲至五十九歲),我們不難看到:杜甫真正當官的時間非常短促。杜甫大半生幾乎都處在飄泊不定、流離他鄉、衣食無著的境況中,過的是難以想像的貧窮生活。作品則可依行蹤分成:壯遊詩、長安詩、秦中詩、入蜀詩、成都詩、出蜀詩、夔州詩和兩湖詩。

杜甫自幼天資穎異,勤奮好學,詩思敏捷。唐代青年為了求取仕進,大都有漫遊經歷,杜甫自不例外。杜甫二十歲開始壯遊天下,先後三回。第一回曾漫遊吳越(江蘇、浙江),飽覽秀麗山川和吳越地區古蹟,開啟他的文化視野。又在開元二十三年(西元七三五年)杜甫二十四歲,應進士試失敗後,遊歷齊、趙(河南、河北、山東一帶),豐富了他詩歌的文化內容也初步奠定個人的風格。唐玄宗天寶三載(西元七四四年)杜甫三十三歲在東都洛陽結識李白。他們同遊梁宋(河南),這是杜甫第三次漫遊。李杜彼此氣味相投,一同登高懷古、飲酒賦詩。他曾在〈遣懷詩〉生動記述這段生活:「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樓。」可知同行者還包括高適。這個愜意的生活也僅兩年,和李白相別之後,就結束漫遊。此時的杜甫已能寫出氣吞萬里的好詩,進升至「詩歌大家」的層次。

杜甫的「旅食京華期」,始於天寶六載赴長安,參加玄宗親自下詔招納賢才的特別考試。這次杜甫信心滿滿,並為這次制舉作了充分的準備。無奈唐玄宗已不復當年勵精圖治的精神,開始耽溺於享樂。把這次特別考試交給宰相李林甫全權處理。李林甫畏懼書生藉著獻賦論政波及自己,於是運用權謀使所有考生都落選,還上表稱賀玄宗英明,朝野並未遺漏任何賢者。

杜甫自此留在長安,過著「旅食京華」的苦日子。他四處奔走,投謁公卿,希望得到援引,因此過著「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那種毫無尊嚴的生活,曾憤憤不平地說:「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他曾兩次向朝廷獻賦,結果只得到「待詔集賢院」的虛銜,並未獲得官職。旅居長安十年終於被任命為「河西縣尉」,這是縣令的僚屬,職務卑微。不但得逢迎長官,一旦有事,還會像黎民百姓一般,被長官鞭笞,杜甫拒絕了這個職務。其後朝廷改派為掌管軍需庫鎖鑰的「右衛率府冑曹參軍」,這仍與杜甫的生平理想相去甚遠,雖然如此,還是去就任。這個職務使他有機會親近黎民百姓,認識到唐代社會底層生活的真相,並寫出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

安史之亂期間,杜甫攜家避難。直到肅宗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出任左拾遺。自此至遷居夔州(今屬重慶市奉節縣),這一段時間,又歷經動盪、飽嚐冷暖。他在肅宗時雖然得到理想的職務,卻因房琯罷相時,上疏挽救,以致觸怒肅宗,杜甫棄官奔赴秦州,並開始「漂泊西南」的羈旅生涯。

他攜家帶眷,越嶺度隴,千辛萬苦來到成都府,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營建一間草堂,常與田夫野老來往,寫下不少真淳自然的田園詩篇。其後嚴武鎮蜀州,舉薦他擔任幕府參謀,並以檢校工部員外郎任用,他覺得頭髮已白,還在擔任驅走之職,有愧平生大願;但嚴武是兩代世交,不得不就職。不到半年還是辭職,因為老年多病,已不能適應幕府生活。

不幸嚴武又突然去世,使他不得不離開成都草堂,舉家遷居。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九月,杜甫在雲安病倒半年。次年三月才來到夔州,先是住在魚復,後來遷到赤甲,再遷瀼西,最後住在東屯。在夔州的生活短短不到兩年,卻造就了一生不朽的佳績。他大量書寫夔州山川形勝、風土民俗、民間信仰、飲食祭祀,甚至運用夔州民歌,撰作竹枝詞,比劉禹錫開始得更早。這時期的作品有大量屬於登覽、行旅之作,題材廣泛,技法創新,數量多達四百三十餘首,佔杜詩全集一千四餘首極大的分量,所獲得的成就也最高,歷代詩人中罕有能與其匹敵者。

代宗大曆三年(西元六八年)元月杜甫五十七歲,自感半生漂泊,萬分思念故鄉,終於離開「夔府孤城」,展開「終老江湘期」。但他北返的計畫並不順利,沿途歷經諸多波折,生活更加艱難。當他隻身登上岳陽樓時,沉痛地說:「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臨軒涕泗流。」最後杜甫一家人被水災困在耒陽附近的方田驛,以「風疾」病逝在潭州、岳陽間的一艘船上,享年五十九歲。

在杜甫兒子的奔走下,歸葬故鄉河南。元稹撰作〈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公墓係銘並序〉,高度推崇杜甫的創作成就,認為:「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而〈登高〉一詩,正是管窺杜甫夔州階段生活與心境的「一方窗景」,飽含著無限滄桑,值得一再細讀。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時年六十五歲。    

貳、全文與簡注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嘯哀:哀鳴。嘯:音ㄒㄧㄠˋ,發出長聲叫做嘯。2、渚:水中的小沙洲。音:ㄓㄨˇ。3、飛回:盤旋、來回飛翔。4、落木:指落葉。5、蕭蕭:秋風吹拂樹葉以及樹葉飄落之聲,擬聲詞。6、萬里:指故鄉遠在萬里。7、常作客:長久作客他鄉。杜甫棄官入蜀九年,所以如此說。8、百年:指人生不過百年,如今已入暮年。9、多病: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九月,杜甫在雲安病倒半年,故曰多病。10、繁:與日俱增。在此轉品當作動詞。11、霜鬢:兩鬢發白。12、潦倒:指體弱多病,生計艱難。13、濁酒:初醅、尚未精製的酒。 (上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2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Thumbnail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Thumbnail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Thumbnail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Thumbnail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Thumbnail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蘭鐸已臻七旬,而白朗寧年僅三十三,足見蘭鐸的眼光,及極力推崇後進詩人的雍容器量。
Thumbnail
蘭鐸已臻七旬,而白朗寧年僅三十三,足見蘭鐸的眼光,及極力推崇後進詩人的雍容器量。
Thumbnail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出自他的《終南別業》。
Thumbnail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出自他的《終南別業》。
Thumbnail
金陵圖 唐代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這詩反映了藝術表達和喚起人類情感的力量,特別是悲傷和失落的情感。韋莊生活在中國政治動盪、動盪不安的時期,他的詩歌常表現出社會衰落的憂鬱和蒼涼。整體而言,這對聯凸顯了藝術與人類情感之間的深刻連結。韋莊的詩提
Thumbnail
金陵圖 唐代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這詩反映了藝術表達和喚起人類情感的力量,特別是悲傷和失落的情感。韋莊生活在中國政治動盪、動盪不安的時期,他的詩歌常表現出社會衰落的憂鬱和蒼涼。整體而言,這對聯凸顯了藝術與人類情感之間的深刻連結。韋莊的詩提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詩仙李白之醉
Thumbnail
詩仙李白之醉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