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書評-懶人圖解簡報術

懶人圖解簡報術
懶人圖解簡報術
你是不是在煩惱如何製作懶人包呢?
我想這是很多知識傳遞者常見的狀況。 有時候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從何開始,也找不到方法去做, 即使看了成千上萬的懶人包,還是做不出來。
難道沒有專門教人製作懶人包的資訊嗎?
如何製作懶人包呢?
請看過來!《懶人圖解簡報術》就是專門教人如何製作懶人包的一本書,更精確地說,這是專門教人如何製作「懶人圖解」的一本書。本書的作者-林長揚老師-是製作懶人包的佼佼者,是「勞基法懶人包」、也是「非洲豬瘟懶人包」的原創作者,在臉書上有破萬次的分享,其影響力就是來自於「讓人想看、秒懂、想分享」的懶人圖解簡報術!
懶人圖解簡報的精神是「在短時間獲取大量知識」
換句話說,這類的圖解簡報必須經過資料搜尋,濃縮統整,轉化產出…等過程,讓自己對於想要表達的主題,有了一定的掌握度之後,才能將大量知識,讓觀眾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並產生分享的動機!

關於懶人圖解

關於懶人圖解
1.什麼是懶人圖解? 懶人圖解就是不須解說就能理解的簡單圖解。跟一般圖解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懶人圖解著重在非面對面的溝通,所以,在內容的製作上,必須讓人能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2.為什麼需要懶人圖解? 為了讓群眾可以想看、秒懂、想分享,自然就需要不一般的圖解方式。在這樣的目的下,懶人圖解無疑是最佳的圖解方法。
3.如何製作懶人圖解? 本書提供了懶人圖解簡報製作五步驟。簡單來說,知識+圖示=懶人圖解。從知識萃取出文字,從圖示整理出扁平圖,再把圖文組裝起來,完整的懶人圖解就這樣產生了。

懶人圖解簡報製作五步驟

懶人圖解簡報製作五步驟

步驟一:確認目標-確認可讓讀者分享的動機。
1.時事趨勢 分享動機:跟得上流行。 製作要點:製作的速度要跟得上時事的熱度。這類的主題很廣,只要跟上「流行」,很容易在短短幾天內就被大量分享。
2.社會公益 分享動機:善心做善事 製作要點:以公益團體的背景故事出發,道出他們的困境及需求,引發人們的善心,伸出援手做善事。
3.知識權威 4.資訊先鋒 5.實用資訊 6.熱情分享 7.自我揭露 8.意見探詢 9.開啟對話 10.實質社交
這一個部份,作者提到10個分享動機,我覺得只要把書中的內容,拆解成「分享動機」及「製作要點」,大家就可以更容易抓住重點。這裡只拆解2個動機,其餘的請大家可以拆解看看,收穫會更多。

步驟二:盤點資訊-自己的專業及主題延伸
盤點自己的專業領域,從這些領域找出五個大主題,再各自延伸三個小主題,這樣一來就有十五個主題可以進行內容編寫。

步驟三:思考受眾-剖析受眾的資訊及需求
本書提到剖析受眾的方法:
1.了解受眾的背景 年齡:這個年紀經歷過什麼? 職業:這個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興趣:這個興趣可運用的場景是什麼? 動機:這個動機會讓受眾想做什麼?
2.了解受眾的害怕與渴望 3.預測受眾對主題會有的疑問

步驟四:決定內容-依據自己專業及受眾需求,決定主題及內容
這一個步驟我認為可分為兩個階段:
1.原始內容: 這一個階段,重點是要有內容。所以寫作的時候,無須字字斟酌,只要盡情揮灑。
2.編修內容: 這一個階段,重點是讓原始內容變得秒懂,讓人想要一口氣看完,所以必須對原始內容進行編修。
藉由「內容轉化」,也就是利用故事、場景、案例的方式,讓受眾可以領悟、感受,進而達到秒懂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用受眾的已知,了解他們的未知
藉由「SCAN法則」,架構出牽動受眾心情的內容。分別是Situation 現況、Consequence後果、Aims目標、Need解法,點出現況的問題,會造成怎樣的嚴重後果,提出解決的觀點以及如何解決的執行方案。
根據自己的專業,內容才會寫得深刻且生動;符合受眾的需求,內容才會吸睛又受用。從專業及需求兩者之中找到交集,這樣的內容才容易被受眾所接受。

步驟五:圖文製作-以知識成文,以圖示製圖,進行圖文排版
這一部份可以拆解成文、圖及圖文排版:
1.文:一張一重點-編修之後的內容,再拆分成小段落。
過多的內容,不是資訊,而是雜訊,所以拆分為方便消化的份量是很重要的一環。
2.圖:扁平化圖示-吸睛、簡潔又秒懂。 理解內容的關鍵字、發想扁平化圖示,分解為輪廓及特徵,最後自製圖示或是上網找圖,再構築出扁平化的圖示。如此一來,圖示和內容的相關性很高,在理解上就可以產生1+12的加成效果。
3.圖文排版:簡單三技法-對齊、留白、色彩-完成圖文排版。

讀後心得

原來圖解也是有公式的,讀完這本書之後,可以歸納出一個公式:
懶人簡報公式
懶人圖解與一般圖解的最大差別是圖文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才會有「短時間傳達大量資訊,讓受眾理解並採取行動」的效果。每一個懶人圖解的畫面,內容都需要經過拆解及設計,再把內容理解後,分解出圖示的輪廓及特徵,最後產出簡潔且吸睛讓人秒懂的扁平化圖示。
建議的閱讀順序,可以先看PART 1,對圖解有基本的概念後,然後跳到本書的PART 5 ,這部分是本書的骨架,直接說明了懶人圖解簡報的製作流程,
之後,再來看PART 2~PART 4,你就會感覺到骨架慢慢長出結實的肌肉, 同時也會感受到作者圖解的功力強弱。
PART 6是作者貼心的提醒,這一段其實就像「補充說明」,也可以說是「注意事項」,可以留到最後再看。
作者的初衷是讓好知識,藉由好簡報,達到好流通的效果,他也希望大家在學習懶人圖解簡報的同時,也別忘了當下學習的初衷-
不為嘩眾取寵,只為大家秒懂。
最後,這本書建議大家可以讀三遍:
這本書可以讀三遍
看第一遍,可以知道他要說什麼! 看第二遍,可以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看第三遍,可以知道你可以做什麼!

紙一枚 一頁書

經過讀三遍的洗禮,我知道可以做什麼-萃取出紙一枚一頁書,梳理出本書的脈絡,並藉由另一種圖解的方式,來掌握本書所傳達的訊息。
紙一枚 一頁書:懶人圖解簡報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何家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