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簡單易懂」並不簡單:寫作的普及性與精簡度(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就是普及化跟精簡度,也是一門專業,不花時間去練,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上周講了一下概念,這周來提一下怎樣精簡,如何精簡才對。

總之,先以「寫好」為目標

怎樣寫出有普及性,又相當精簡的文章?筆者這樣說,你不能為了精簡而精簡。你初步一定得擴充文字,先想著把一篇文章寫好。

精簡寫作很像是修剪樹枝,要有東西可以修剪,就得先把樹苗培育成大樹再說。當可以寫出正確的文章時,我們應該會發現文章的多餘字句很多,此時再去修枝剪裁,把多餘的枝葉裁掉,方可修得漂亮。此時你會發現,文章主體是砍不掉的,只要動了一刀,意思就會跑掉,如同你拿電鋸把大樹鋸掉一半,這還叫做大樹?

精簡的意思,不是要你為了砍文章而砍,只要失去整篇文章的本意,就會讓普及性文章變成宣傳,政治上最常這樣,又稱斷章取義。需要越高程度才能理解的內容,或是看過非常多資料才能歸納的現象,就越容易修成如此。

而怎樣寫作,可以兼顧兩者?筆者認為,你應該要「目的導向」,設定好你的主要目標,而不是為了兼顧兩者去兼顧。

不然可能會寫出四不像的東西……

不然可能會寫出四不像的東西……

普及性的寫作:考量讀者的程度,需要累積及經驗

要普及性,就得設想讀者程度在哪裡,你要怎樣寫到人家可以懂,而不要為了精簡而精簡。這只能花時間去累積,不要想像自己剛出社會就可以做到人家數十年的功夫,有此等能力者應該不會來看筆者的廢文。

前一篇也講過了,大多數年輕朋友,之所以寫不出普及性強的文章,最主要的理由還是資料累積太少,所以要解釋現象的時候,往往只能看到一個面向。

例如,某棟房子要賣了,為何要賣?資訊太少的人,很可能會直覺說他缺錢、他投資失敗脫手……等,就算問了當事人,賣家也不見得會說實話。若你對當地的房價有點概念,就會把某些原因剃除,知道越多越能收斂選擇。但如果你只知道某一個因素,就會跟瞎子摸象一樣,深信自己摸到的是真理。

要寫普及性的文章,資訊太少就會寫不出來,主因就是了解的面向太少,你無法根據解說對象的程度,去設定解說難度,並擴充解釋內容到人家可以理解的範圍。這很像班上數學第一名的同學,去教倒數第一的解題,會教到生氣翻桌,狂念「這麼簡單你怎麼不懂!!!」是一樣的道理。

(編:因為根本不知道人家哪裡不懂,或就算知道也「無法理解」,或無法適當表達;不懂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編:因為根本不知道人家哪裡不懂,或就算知道也「無法理解」,或無法適當表達;不懂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今天你跑去跟飛彈部隊的軍官,解釋中國飛彈打台灣的威脅性,絕對跟講解給一般老百姓聽的不一樣。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抱持著,想做科普軍普XX普的普及化寫作,那麼就得放下為了精簡而精簡的想法,先擴寫出來再說。一個簡單的概念,重複、反覆地說,往前說又往後說,這都是必要的,因為你的設定對象就是不懂嘛!!!

精簡化的寫作:針對性的特寫,而非刻意去脈絡

但你真的要精簡文字,目的是要做懶人包,那該怎麼做?筆者建議,用拍照的概念去寫,而不是剪裁樹枝的想法。

當你想要把整棵樹放進懶人包中,很容易剪裁到整棵樹分崩離析,但若你的想法只是從不同角度拍照,那麼作法就會不同了。

具體一點說就是,拍照式的懶人包,是挑出重點放大解釋,其他的地方則是帶過去就好,或以脈絡式的方式去提,讓讀者自己發覺,這篇文章只著重在「某件事情的因果」,其他的可以透過懶人包的內容去延伸。

現在懶人包常常被罵說是洗腦用,主要的理由是很早就有政治文宣,用斷章取義法剪裁了他想要的內容,然後其他部分絕口不提。而支持者看習慣了,就會把文宣跟懶人包畫上等號,直覺認為其他懶人包若沒有提到某件事,那就是文宣。

怎麼破除這種偏見並不在這篇重點,就不說了,筆者的意思是:

一篇好的懶人包,是能完整表達一件事情的因果關係,而非為了剪裁掉各種不想要表達的資訊,才產生出來的。

「不需表達」和「不想表達」的差別

請各位注意,關鍵在於其中資訊是屬於「不需要表達」,還是「不想要表達」。

這差別很大,對一個正要準備會考的國中生來說,你在升學懶人包中,加上每個大學科系未來的出路,這是不需要表達的資訊,對國中生而言大學畢業還早得很咧,變數那麼大,現在講幹嘛?但若你把升學懶人包中的各校拿掉一部分,從「台北市國中升高中懶人包」,變成「台北市國中升公立高中懶人包」,這就是不想要表達私立學校的做法。

有沒有差?當然有,還很大。在這政治上最常見,要比政黨支持度,做了電話、網路、手機等等民調,結果只講網路民調超過8成,其他都不講,為何?這讀者應該很清楚了。

術語通常無助普及,是給「同儕團體」看的

最後,筆者要解釋一些事情,讀者是否有在看筆者的文章,尤其是教育性的文章中,看到「後設認知」這四個字?應該非常少。若如果您有修過教育學,會發現許多實務做法跟概念,完全就是後設認知,但筆者為何不講?

請讀者看到「後設認知」這四個字後,馬上想一想,自己知道這什麼意思嗎?查一下網路,有沒發現這很像跟自己望文生義的看法差很多?

  • 編按:這類誤解已經非常普遍……但對熟悉這個術語的人來說,恐怕對這種現象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基本上,筆者寫作極少使用術語,而盡量把術語想要表達的內容,擴充成敘述性文字,常常配合譬喻性案例解釋。因為預設的讀者群,本就是不具備該科專業的專家。

透過大量術語,是可以營造專家的氛圍,但無助於普及化,更不要說是「重新發明術語」。網路年代因為資訊流通太快,導致許多舊知識因為不夠普及,被不明所以的人重新發明,換了一個名詞去解釋。若是中國用語那也就罷了,還可以說是習慣被改變,但不少人是因為自己支持的對象說了,就深信這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尤以政治人物為多。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好比我們在講後XX現象,關鍵總是在定義那個後、那個XX現象,不是你有沒有用這名詞。並非用了就代表你懂了,許多名詞的定義,各家學派都不大一樣,更不要提反對方。

讀者若您想要做的是普及性寫作,擴寫再修剪是必要的,少用專業術語也是需要的,更不要帶入大量行話。普及不是寫論文,你不是學校教授,寫網路文章也不是要拿去升等,不需要為了「符合同儕團體審查」,弄得自己痛苦萬分,讀者糊裡糊塗。

千萬不要打一開始就企圖精簡文字,這會像是你剪了一堆植物跟花朵,放在支架上,刻意拿來擺拍的,會很漂亮但沒有內容。

喔,忘了說,若你想當教主,就得先放支架,然後擺好後用濾鏡拍攝,千萬不能讓任何看來不淨的東西混進了畫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6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任何題材都能寫,然而關鍵在於你對資訊的掌控與理解能力,能否成就你的觀點。如果你連資訊把關能力都沒有,那怎麼可能輸出有營養價值的內容?你的行為甚至會砸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文字招牌。
Thumbnail
任何題材都能寫,然而關鍵在於你對資訊的掌控與理解能力,能否成就你的觀點。如果你連資訊把關能力都沒有,那怎麼可能輸出有營養價值的內容?你的行為甚至會砸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文字招牌。
Thumbnail
在信息氾濫的時代,需要學會如何將訊息傳達的簡潔明了 並且吸引人。 才能脫穎而出,讓人們夠迅速的理解並記住我們的訊息。 我們需要訊息簡化,同時保持其吸引力和有效性,讓讀者或聽眾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
Thumbnail
在信息氾濫的時代,需要學會如何將訊息傳達的簡潔明了 並且吸引人。 才能脫穎而出,讓人們夠迅速的理解並記住我們的訊息。 我們需要訊息簡化,同時保持其吸引力和有效性,讓讀者或聽眾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
Thumbnail
當前網路文章都有極化現象,要不就是談一篇超有廣度的泛泛之文,但能舉出的案例就那一方向,最常見於交通類型。再不就是個案分析到極致,然後直接擴充成整體,一路滑坡到底,環保文幾乎都有這現象。
Thumbnail
當前網路文章都有極化現象,要不就是談一篇超有廣度的泛泛之文,但能舉出的案例就那一方向,最常見於交通類型。再不就是個案分析到極致,然後直接擴充成整體,一路滑坡到底,環保文幾乎都有這現象。
Thumbnail
想透過公共議題牟利者,最佳路徑就是鼓吹仇恨。而仇恨的根源是什麼?你我為何會對素未謀面者充滿恨意? 這跟各種主義煽動的概念相同,先讓你把事情簡單化,相信有單一答案,然後與這個答案違背者就是錯的。既然對方是錯的,還能如此堅持,必定有某些邪惡的念頭,那麼惡即斬就沒錯了。
Thumbnail
想透過公共議題牟利者,最佳路徑就是鼓吹仇恨。而仇恨的根源是什麼?你我為何會對素未謀面者充滿恨意? 這跟各種主義煽動的概念相同,先讓你把事情簡單化,相信有單一答案,然後與這個答案違背者就是錯的。既然對方是錯的,還能如此堅持,必定有某些邪惡的念頭,那麼惡即斬就沒錯了。
Thumbnail
普及性的寫作,首重受眾,也就是你想寫給誰看,理論上來說,年齡越小的要越單純,知識層次越低的要越簡單。這兩者並不相同,年紀小要單純,因為無法理解複雜事務,一條條解說都要儘量單一,不要扣著其他內容。但知識層次不夠的成年人,需要的是簡單說法,把複雜的系統簡化成可以理解,而非單純單一化。
Thumbnail
普及性的寫作,首重受眾,也就是你想寫給誰看,理論上來說,年齡越小的要越單純,知識層次越低的要越簡單。這兩者並不相同,年紀小要單純,因為無法理解複雜事務,一條條解說都要儘量單一,不要扣著其他內容。但知識層次不夠的成年人,需要的是簡單說法,把複雜的系統簡化成可以理解,而非單純單一化。
Thumbnail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Thumbnail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Thumbnail
更新時間:2021.09.14 作者:翁順法|FAHAHA 剛踏入簡報的世界時,我買了各式各樣的簡報書閱讀。 當時讀完熱血沸騰,很想立馬使用看看,但實際簡報時,又覺得很難派上用場。失望之餘,甚至還因此低價賣掉好幾本書。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簡報知識並非「沒用」,而是自己沒搞懂使用時機...
Thumbnail
更新時間:2021.09.14 作者:翁順法|FAHAHA 剛踏入簡報的世界時,我買了各式各樣的簡報書閱讀。 當時讀完熱血沸騰,很想立馬使用看看,但實際簡報時,又覺得很難派上用場。失望之餘,甚至還因此低價賣掉好幾本書。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簡報知識並非「沒用」,而是自己沒搞懂使用時機...
Thumbnail
怎樣寫出有普及性,又相當精簡的文章?筆者這樣說,你不能為了精簡而精簡。你初步一定得擴充文字,先想著把一篇文章寫好。 千萬不要打一開始就企圖精簡文字,這會像是你剪了一堆植物跟花朵,放在支架上,刻意拿來擺拍的,會很漂亮但沒有內容。
Thumbnail
怎樣寫出有普及性,又相當精簡的文章?筆者這樣說,你不能為了精簡而精簡。你初步一定得擴充文字,先想著把一篇文章寫好。 千萬不要打一開始就企圖精簡文字,這會像是你剪了一堆植物跟花朵,放在支架上,刻意拿來擺拍的,會很漂亮但沒有內容。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Thumbnail
書名:《精準寫作》 作者:洪震宇 出版社:漫遊者 ------------------------ 「現在我們寫作不是為了接受某種評鑑,而是為了溝通、娛樂、遊說,或是為了贏得他人的注意。」-《微寫作》
Thumbnail
書名:《精準寫作》 作者:洪震宇 出版社:漫遊者 ------------------------ 「現在我們寫作不是為了接受某種評鑑,而是為了溝通、娛樂、遊說,或是為了贏得他人的注意。」-《微寫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