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giloo-台灣短片七部

Taiwanese Short Films(2016 - 2021)
Taiwanese Short Films(2016 - 2021)

短片的魔力,在台灣新銳導演鏡頭下

世界立志以影視為業的創意人士不少,即便在台灣小島上沒有如美國、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和可以一條龍的體制,但台灣影視現在依舊蓬勃,走過低潮與出走潮也有過國際獲獎的肯定,而在許多影視導演未出師或學生時期,短片的訓練是很重要,如何在簡短的幾分鐘說好一則故事甚至有發展性,執行短片的功力有時可能比長片更讓人煩惱。
以紀錄片影視頻台為出發點的Giloo近期挑選七部台灣新銳導演的短片,三十分鐘內不同的觀點、故事還有表達的意涵。不管是別有新意還是讓人尷尬,都可以看出台灣影視內容在這幾年所著重的方向,與在新生代導演所關心的議題,而用自己的鏡頭來敘述的台灣故事。
以下會簡單介紹各短片與留下自己一些觀影想法給大家參考:

《啊朋友,再見!》非常規的尬感覺
Farewell, My Lovely(2021)
以失敗和自殺的年輕人為主題,用另一種方式紀念死去來不及揮手告別的朋友。《啊朋友,再見!》是2021金穗獎「學生劇情片」入圍作品,故事敘述夜間停車場保全志明,無意間救了在海邊要自殺的青年阿堯,阿堯決定幫助志明完成他的一個心願,志明說出了他的願望。
這部影片展現出在當代要求多元與競爭激烈下,年輕敗者的影子,介紹文中所述:「兩個失敗的人在一起,或許可以成功一次。」來證明其實就算現代青年說著:躺平主義、不關心社會、做自己不比較,但還是有著想成功可以留下些什麼跟讓人可以記得自身的一些寄託與願景。
電影不管是演員的台詞跟內容都表現出一種突兀感跟尷尬感,但電影中的人好似都感覺如此正常,像極如果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而選擇死亡有時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選擇,當沒人記得後也許才是真正與世界別離。

《野潮》在故鄉的異鄉人
Wild Tides(2016)
有時地方社會是一種較大規模的小團體,會讓人覺得雖然自己身為一份子,卻得必須努力的去融入其中尋求認同感。在2017年國內外獲得多項學生電影獎項的短篇《野潮》,敘述一位因家裡父親跟地方有衝突被影響的海口男孩的生活。
故事以男孩騎車在村內到處幫忙,卻總被拒絕。在朋友的協助下勉強找到一份差事,卻又因為送達的東西在途中弄丟,尋不著而慌亂,而夜色漸漸深了。當在一個環境下要試圖改變團體對自己先天的看法是一件難事,而你的努力和尋求歸屬的認同,有時候是令人著急而害怕讓人失望的。
不管是男孩想擺脫過去因父親產生的不好影響,還是急著要融入原本的家。這讓我想到如今台灣本土意識逐日增加,許多過去海外遊子或海規人士,拼命地要表示自己是愛台灣、且擁有歸根的渴望和島內的認同感。但努力翻轉他人的映像從來不容易,到頭來是對自己的認同還是只是在乎外人對自己的眼光?

《主管再見》再見永遠保重
See You,Sir(2019)
我們不能選擇家庭,少年觀護所裡的台灣少年仔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太能說,但又想要傾訴的故事。少年犯的故事不管多久都是台灣重要的社會議題,如何讓這群孩子回歸正常生活,也是件困難之事。獲得2020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優等的《主管再見》,敘述少年觀護所三個不同少年的故事。
已經多次進入觀護所的少年YAMAHA、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弟弟仔、揹重罪不多話的新人筌仔,三人是觀護所內同牢房的室友。隨著三人關係越來越好時,每個人都隨著時間來去,不斷進出牢所的YAMAHA卻逐漸意識到他們這群人也許這生都得面對越不過牢獄高牆後那殘酷的現實。
導演當兵時間在桃園監獄附設的少觀所服役,以自身的經歷創作出這部短片作品。作品並非探討少年所體制,而是探討少年犯無法回歸社會而造成不斷循環回到監所的殘酷現實。在2015台北電影節記錄片《牆》也以在少年所度過青春的少年犯來說明出獄後年輕更生人那堵心牆。

《未來的衝擊》預言報告成真
Future Shock(2019)
未來是什麼模樣?當過去異想天開的事情一件件在現代成真,而這份「未來預言」似乎越來越快,甚至超越當代的時空預測未來的未來,這一卻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方向,還是人所期望的未來?太快出現的未來預言,將把人拉入慌亂且未知的恐懼之中。
在2019年高雄電影節推出充滿異色感讓人印象深刻的短片《未來的衝擊》,是以1970年,美國托弗勒出版的書籍《未來的衝擊》中提到關於太過創新的變革衝擊、與存在未來的常識,會對當代社會的人類造成何種境遇?害怕改變的人們便都患上「未來恐慌症」,開始害怕改變而變得更守舊在自己困在可掌握的未來內,殊不知是分裂未來的開端。
我認為這部片是少數台灣短片較為哲學或以科幻未來為主軸,不是民俗和常態台灣風景,充滿實驗性的作品。未來包含的不一定只有科技,宇宙、身體還有性向性別,新事物都會慢慢地讓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的價值觀中,新舊觀念的碰撞,是一個當代社會逐漸進入的難題,而這項未來預言在70年代就提及。
這部短片目前以公布會拍攝電影版《未來的衝擊二:永恆的死亡》,將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附有哲學感的科幻電影。

《山川壯麗》我想自己開口說
Little Hilly(2020)
偶動畫作品是台灣較少有人嘗試的媒介,在東歐過去政治因素而讓偶動畫盛行,在捷克與斯洛伐克等地,偶動畫不僅是創作也是政治的展現意涵,故事本身深層的寓意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想哭。入圍2020年金馬短篇動畫作品《山川壯麗》從作品名字就展現出濃厚的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風情。
台灣就像個孩子,我們的國家意識形成還很年輕。這是導演在香港反送中事件裡所獲取的啟發,以小女孩黃小山承受來自家庭、學校等各方壓力,她討厭這整個大人所建構讓她必須配合的世界,但卻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動畫以《中華民國國旗歌》的歌詞,對應黃小山的故事,有些聲音想被世界聽見。
動畫中意圖其實很明顯從國旗歌、前人建構的世界、聽不見被忽視的聲音和班上被排擠沒有朋友的黃小山,可以對比一個在國際上不被重視在世界角落某片土地人們的聲音。我們能勇敢說出自己不要什麼?或是希望被如何對待,即便灑了血也不放棄自我發聲,讓他人聽得見的渴望。

​《媽媽桌球》等待歸巢之人
Mama PingPong Social Club(2018)
地下室的桌球社、失和的家庭、離開的人,恐懼與恐怖的故事有很多種,有一種毛骨悚然是在真實日常中會出現的魔幻,走離傳統的價值觀但卻放不開自己所在乎的有時候是一種慢慢吸乾精力的折磨。美國華盛頓電影節最佳劇情短片《媽媽桌球》以家庭和魔幻、恐怖與恐懼混合而成的短篇親情電影。
故事以老公和女兒都不常回家的媽媽阿綿,在得知老公流連酒店、女兒想到北部求更好的發展,決定自己改變生活到了「媽媽桌球社」,這邊她遇到了久未碰面的老友,發現老友竟然保養如此之好,深嘆中年婦女的自己歲月不饒人,而這時阿綿還不知道這個桌球社的秘密。
在魔幻感和恐怖氛圍,轉變成親情和一位母親對於家庭和孩子的焦慮,這部短片轉折處裡不會太讓人突兀,而且可以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塑造出一個魔幻又富有意義的故事,可以說非常的有意思。導演以實際在台灣看見的地下室媽媽桌球社,和家庭主婦常有的焦慮與失落感融合,用魔幻手法來詮釋中年婦女的困境。
​​

《詠晴》颱風眼過境
​Good Day(2021)
2021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詠晴》是一部帶點幽默和人生意外的趣味小品,導演希望他的電影是將自己生活的場域和氣氛分享給觀眾去感覺,而不是單純告訴大家性本善惡,任何事情在不同視角、不同環境中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希望在毫無預設立場下,感受他的影片風情。
《詠晴》婚姻觸礁的家誠,正在跟妻子協商離婚,趁著妻子帶著孩子回老家時,他偷偷潛入家中拿高爾夫球具要跟朋友打球,沒想到與老婆同名的颱風「詠晴」襲來,強大的風暴讓他無法招架,該如何撐過這場颱風天?同時他也想起自己與逐漸長大兒子之間,父子那相處的點點滴滴。
感情來去太快就像作風颱,用颱風入境表達婚姻間的災難和轉機,再加上一些趣味與回憶親情片段,讓這部故事不是感傷也不是胡鬧,而是在颱風來臨時想回到遮風避雨的家是多麼不容易。但就像導演所說事情往往一體兩面,有些事情回不到過去,有些事情則是繼續留下,讓這部短片簡單、輕鬆又有不錯的思考性。
------------------------------------------------------------------------------

網上用幾個字說好個感動故事,短片用幾幕便能打動觀眾的心。
要如何在短短的時間裡將自己的故事說清楚講明白,需要不錯的功力和取捨。連續劇細水長流、長篇電影引人入勝、廣告片標語讓人記憶猶新,跟這些比起來我覺得短片,是一種時而讓人衝擊時而感覺實驗性、另人在這不長不短的時間裡,感受影片所帶來的氛圍情感。
讓人想深究但又想點到為止,這矛盾的心情點,我想這就是短片的魅力。台灣有許多在國際上有不錯成績和題材的短片作品,但並不能像長篇電影或戲劇一樣常被人看見,卻是催生電影人材不可或缺的過程與媒介。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