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9/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出師表〉:亂世中的一種選擇——盡己之謂忠

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出師表〉
南宋文人安子順曾這樣評價〈出師表〉,「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相信這是讀到這篇文章時,是高中老師們會提到的。我一直在思考要怎樣更細膩且具體的去表達出〈出師表〉背後的人性幽微,在紛亂的三國時代,當朝不保夕已是日常,爾虞我詐也為自保之道,〈出師表〉這篇文章其中的感情如何讓有時間鴻溝的學生有所理解。所謂「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我想〈出師表〉仍能在108課綱的考驗依舊矗立在共同選文十五篇,一定是在某種程度上與現在的我們有所共鳴。
當忠君情義與現在時代氛圍有所不同了,就連身為老師的我要討論忠君愛國的情懷真的都很難到位,因此我想談談的是讀〈出師表〉的個人感動。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感動一:強烈使命感沒有多年深厚情誼無法建立

通篇的諸多告誡,背後懷藏的是對劉禪的殷切期待,而這份殷切期待是建立在先帝遺詔的責任感下,且先帝遺詔的責任感又緣於劉備之於諸葛亮看重,所以〈出師表〉讓我真心感動的是諸葛亮如何回報劉備的這份知遇之恩,以及這份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情。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原因一則為懼,一則為憂。懼自己有去無回,出師未捷身先死,憂劉禪未能親賢遠佞,而憂懼的根本原因是有愧劉備的託付不效。要驅動這麼強烈的使命感,沒有多年深厚的情感累積是很難做的,我想這也是〈出師表〉讓人感動的原因。

感動二:宜與不宜的告誡,展現昔日君臣的日常互動

前半部給予劉禪宜與不宜的諄諄教誨,就像是昔日諸葛亮與劉備的討論交流,而細數先帝劉備簡拔與稱能的人才,也在在都體現出從前兩人日常的互動密切,縱使劉備已病逝白帝城,但是這些點滴仍刻印在諸葛亮的腦海轉化成對劉禪的勸諫,貌似嚴厲父執輩的長輩口吻,都是來自與劉備的共同回憶,深刻的君臣情誼來自多年的相知相惜,才能有深度的分享交流,這是讓我感動的第二點!

感動三:十三次先帝,筆筆滿是共戰情誼

全篇提及「先帝」十三次,開口閉口都是劉備,雖然是叮嚀期許後主劉禪,卻感覺在茲念茲都是先帝劉備,姑且不論劉禪的感受,本篇討論更著重在諸葛亮的情誼。
整篇文章宛如回憶與劉備的點點滴。透過與劉禪的對話,前半的思路清晰,到後半的情感滿溢,彷彿〈出師表〉就是一篇與劉備相處的回憶錄,經由文字的表達又使諸葛亮再次重溫與劉備共患難的一切,我想這就像學生們一同為了比賽努力,又或者是同事一起為了目標拼搏,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回憶起來又是快樂也是難過,快樂的是曾經一起的共戰信任,才能建造出特殊的情誼,難過的也是當情誼不再延續,過往如何快樂,現在就如何失落。也許細節已經模糊,但是以時間鐫刻在人生上的感情條條分明,無法抹滅,因此最後以「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的情感無法以言語表達不就也能表達出對劉備深切的懷念,這是我感動的第三點。

感動四:亂世或盛世中都難能可貴的知遇之恩

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的知遇之恩
深切懷念劉備的癥結點,會想到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但我卻認為那只是開端,劉備與諸葛亮相差了20歲,初出茅廬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與久經沙場四十七歲的劉備,兩人共圖大業的契機在於劉邦禮賢下士、能屈能伸的格局下建立,此為知遇的第一個點。

給予機會、等待成長的知遇之恩
除了三顧茅廬的特殊禮遇外,更重要的是劉備給予時間讓諸葛亮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軍師將軍。起初的甚為禮遇不足以服眾,因此需要軍功加持,因此在敗軍之際危難之間的機會,諸葛亮奉命出使東吳,締造蜀吳聯盟,才有後來在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的功績。
在赤壁之戰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有一說是當時劉備為左將軍,能封的最大官職已是中郎將),職責為調度賦稅充實軍用,在紛亂的軍閥割據時局,此位子的舉足輕重更不在話下,最後到平定益州封為軍師將軍,七年的歷練,使諸葛亮有成為軍師將軍的實力與格局。

信之任之、白帝託孤的知遇之恩
劉備臨崩之際白帝城託孤,我們無法了解這份真心有幾分,假意又是幾分,但是從〈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這是重如泰山的知遇之恩,劉備的知人識人是有目共睹,託孤這件大事姑且不論政治算計,但白帝託孤,「認可才能」才是照應這份知遇之恩的最佳註解。

結論:盡己之謂忠的諸葛亮

歷史上有多少懷才不遇的文臣武將都湮沒在時間的洪流,無論在亂世或者盛世中有機會馳騁舞台本屬不易,才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無奈,不勝唏噓,屢見不鮮,因此知遇之情、重用之恩才顯得格外珍貴。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能在字裡行間透露出這份珍惜與感念,這份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懷為基礎下,以盡己來要求自己以回報恩情,令人動容。
在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亂世之中,以盡己來回應自我生命的期待以及厚待我者的恩情,也不失為一種英雄的豪氣,若只以成敗論英雄則不免流於庸俗。若按照安子順讀〈出師表〉墮淚的原因在於忠的詮釋,忠也許是忠義,但是我個人更喜愛以「盡己之謂忠」來詮釋,以盡其在我的心來回應自我與他人跟時局,在三國時代,各路英豪崛起的奔放時代,諸葛亮也形成一種專屬於自己的悲壯色彩,不枉費他的才能,以致能超越空間、時間的限制,形成一種不朽的精神!
生命的高尚與偉大在於奉獻的熱情,沉思這份奉獻的本質是實現自我的價值感,深究這份熱情的純粹是完成對自我的責任心,也許在紛亂的時局下,假仁假義,已是保命之道,但是任何一種真摯的情感其可貴之處,就是在人與人之間,在兩個獨立個體找到連結的契機,軟化彼此的疏離及猜忌,對照動亂的時局,知人善任的劉備為開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為收束,交織出來的盡己忠情,我想是我對這篇文章很感動的原因,也是我默默腦補許多〈出師表〉的一些些想法,也更有共鳴共感。
也許這篇文章對於劉禪而言,是濃濃的嚴厲及包袱,但是對於諸葛亮本身而言,卻是在亂世中難得的實際利益以及自我實現的兼美。我更喜歡在解讀文章,去看待更多珍貴的情感,而非時空不同下的局限,也許學生不懂忠君愛國,但是忠於了解並給予機會的貴人,是他們在人生場域上,一定會遇到的狀況,諸葛亮的選擇是一種方向,提供了後世的我們另一種思考向度,這一篇文章,很精彩!

感謝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