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南北三國篇-西魏十二將:趙貴】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三國演義那個版本的。
在宇文泰薄有根基,高不成低不就的時期,趙貴的支持讓他快速的成為一方霸雄。魏延在演義中,也是隸屬荊州卻發了瘋支持劉備的角色。
最終,他也跟魏延一樣,打算謀宇文氏的反,失敗被殺。但趙貴可沒成為「天生腦後有反骨」的人物。
趙貴祖籍天水,曾祖父趙達在北魏的官職很是不小。不小而已,不算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達的一個兒子趙仁就被以「良家子」的身分徵召。
東漢專門徵邊境良家子入京考核,為皇帝服務。
北魏的良家子反過來,是鎮邊用的。
趙仁因而在六鎮之一的武川落地生根,娶妻生子。
這大約是發生在北魏孝文帝之前的事情,也就是北魏的首都仍然主要仰賴六鎮守護的時期。
隨著孝文帝遷都洛陽,六鎮軍民的地位也慢慢發生改變。年少的趙貴,靜靜的看著這些改變,直到六鎮之亂爆發。
趙貴從小就很聰明,也讀了不少漢人書,對於忠孝節義的認同感相當高。所以他並沒有加入武川鎮的叛亂,反而帶著鄉親們往南逃難。
但沒想到,北魏內部的叛亂也開始了。
趙貴一行人在中山被叛軍葛榮抓了起來,葛榮希望趙貴能夠說服他的武川鄉親,一起加入叛軍。
所幸不久之後,爾朱榮就打了過來,成功擊破葛榮。
爾朱榮是個用人唯才的霸主。
問明這些囚犯經過,爾朱榮認為趙貴年紀雖輕,就能統領鄉親,實有統御之才,便以朝廷名義將趙貴徵召。
爾朱榮自己也不過三十出頭罷了。
這時,北魏首都洛陽遭到南朝陳慶之攻陷,魏帝元子攸倉皇逃出。爾朱榮身為朝廷第一大軍閥,隨即號召各地反攻。
在洛陽奪回戰中,趙貴指揮若定,征戰有功,更得爾朱榮信任。趙貴受封子爵,領伏波將軍,職武賁中郎將,那功勞是紮紮實實的。
不過這些北魏末年的詳細記錄,都落在北齊手中,像趙貴他們這種北周將,就有點被一筆帶過了。
後來,趙貴跟宇文泰一樣,被分派到賀拔岳的西征軍中。
跟靠關係的宇文泰不同,趙貴在前線殺敵,又是戰功彪炳,賀拔岳不但回報表其功勳,更讓趙貴得以獨領一軍。
接著,爾朱榮為元子攸所殺,動盪再起。
關中第一軍閥賀拔岳在宇文泰的運籌帷幄下,結合了西面各方勢力,掃蕩不平。卻不料遭友軍侯莫陳悅背叛,賀拔岳被害。
賀拔岳手下各軍有的逃散,有的打算自立山頭靜觀其變。
趙貴則找來部下討論:「仁義並不是每個人都奉行的準則,行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我們受到賀拔大人的恩德,怎能就此離去?」
說完,趙貴召集了五十人,前往侯莫陳悅陣營,希望能讓賀拔岳得到安葬
侯莫陳悅敬佩趙貴的膽識勇氣,就交出了賀拔岳的屍體。當然,他是希望趙貴能夠幫他去說服賀拔岳留下的部隊。
趙貴取回主君屍首,便趕往殘留部隊最大的寇洛將軍處。
寇洛年紀最長,處事柔和。想搞事的,想找大樹靠的,都紛紛在這裡集合。
而趙貴帶了主君屍首前來,自然很有話語權。
「唯今之計,我們應該投降。」趙貴道:「當然不是那個忘恩負義的侯莫陳悅……賀拔大人生前最信賴,為我們規劃戰略的宇文泰,才是我們應當投降的對象。」
先前,賀拔岳出征時,就派遣趙貴去跟宇文泰商量對策。
宇文泰曾說,侯莫陳悅不可信任。可惜趙貴沒辦法說服賀拔岳,但心裡對這個算無遺策再世諸葛,那也是很佩服的。
歷經一波三折,宇文泰趕來接收部隊,心知趙貴能服眾,便提拔趙貴為大都督,更領皇命聲討侯莫陳悅,進掃隴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宇文泰一邊平定隴西,一邊讓人下去治理。
趙貴本是天水人,此時治理隴西,為政清靜,直到離開後,當地的民眾跟官吏都很懷念他。
離開去了哪裡呢?
當宇文泰在西部逐漸站穩腳跟,北魏最大權臣高歡就動了消滅他們的念頭。雙方戰事越演越烈,宇文泰也不得不召後方軍閥前來助陣。
別人不敢說,以仁義為招牌的趙貴,自然是點兵應召。才剛抵達長安,宇文泰已經把魏帝救出來了。
說真的,宇文泰此時心中多少也有些忐忑。
論兵馬,趙貴可比他要強多了。
宇文泰決定以退為進,自己辭去大將軍職務,反而推薦趙貴坐上車騎大將軍。
車騎是平內亂用的。
宇文泰要交給趙貴的任務,就是回頭去對付與高歡勾結的內部軍閥:曹泥。
不過,這一戰的主帥並不是趙貴。
宇文泰設計了「三軍鼎立」之勢。
除了趙貴,首先是李弼。
李弼是遼東人,曾經隸屬於侯莫陳悅。於宇文泰西征時搶先投降。當時宇文泰就讓李弼跟趙貴共治秦州。
第三個人,其實當時不算是宇文泰派系。他的名字是李虎。唐高祖李淵的阿公。
李虎本是賀拔岳舊部,但當趙貴提議把部隊交給宇文泰時,李虎大力反對。甚至更把自己的兵馬帶走,去投靠賀拔岳的哥哥:賀拔勝。
不過賀拔勝不能勝,李虎也被當時的北魏朝廷軍擒獲。
但由於高歡尚未抵達洛陽,李虎就被魏帝元修釋放,並且任命率領禁軍。
說白了,這支曹泥討伐軍三帥各有立場,發展成相互牽制的可能,要比結合起來成為新叛軍的機率大得多。
李虎既是皇帝派,自是此戰名義上的老大。李弼是機靈的風向雞,趙貴又是仁義之師,結果三人合作無間。
但宇文泰也不算白費心機:至少,他確定了李虎,李弼跟趙貴都是可以信賴的夥伴。
當征討大軍返還,北魏又換了一個皇帝,不過李虎也沒什麼意見。
可宇文泰就幫趙貴多報了一個「預立新帝」有功,加官再晉爵。本來要再封當地刺史,但宇文泰的東線戰爭壓力越來越大,就讓趙貴留了下來。
趙貴是一個範例。
認真要說,當時「西魏」封什麼爵增幾個戶,基本上都是屁。不是領土沒人,是東魏高歡的進逼,讓大家連年有沒有得過都不知道。
但宇文泰硬是吸收了十二大將,聯合起來跟高歡決一死戰。
按照《周書》的說法,這十二大將有五個是跟宇文泰同等級的軍閥。宇文泰的魅力值這不是點滿而已啊,根本點到爆炸。
當時還有兩個同級軍閥,一在隴右一在河南,不受西魏朝廷管轄。此外就是李虎跟西魏宗室元欣,握有天子武力。
趙貴在這些人之中,不是宇文泰最親近的,但應該已經成為最信任的。幾乎可以平起平坐的對象。
在高歡大舉入侵之前,宇文泰還讓趙貴回返隴西平亂。這完全是能讓趙貴勢力再大一圈的指示。
但只要趙貴不叛,這就是最踏實的投資。
待到趙貴回到長安,宇文泰就召集十二將,展開東征。
先時連戰連勝,在高歡的反擊下,又策動渭曲背水陣大破東軍的,就是這場戰役了。可參考【黑獺之國】。
渭曲之戰結束,高歡息鼓歇陣,東魏南軍侯景就打過來了。
西魏這時的戰線有些分散,趙貴跟十二將之一的怡峰率領左軍迎敵。
很糟糕的是,本軍宇文泰中箭落馬。
當天由於兩軍的陣勢都很龐大,又在河橋決戰,突起大霧。趙貴的左軍跟獨孤信的右軍,都只知道宇文泰落馬,生死不知,連皇帝都失陷了。
在士氣大幅下降之下,開始節節敗退。大將們紛紛棄士卒先逃。
後方李虎等人接應,知道情況不明,就帶著大家一起撤走。
糟透了對吧?
不過錯有錯著。
在前方,宇文泰再次上馬奮戰。因為戰場上遺留的西魏士兵還夠多,偏又群龍無首,在宇文泰的號召下逐漸聚攏,反而打了一場大勝仗。
不過等宇文泰探明情況,決定撤退時,又給人攔住了。
這個時候,先前西魏俘虜的東魏將士造反,與高歡互通聲息。高歡再次來襲,東魏降卒們則佔領了城池,加大對宇文泰的阻擾與進攻。
雖然幾乎被掩蓋掉,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李虎主掌了大局。為什麼掩蓋?因為李虎一連串的決定都不漂亮。
從一開始不求援助前方,拯救皇帝跟宇文泰。這時更下令退出關中,帶太子往渭北去。
至少他還帶了太子。
此外,更讓趙貴去支援北方,先退高歡,保障渭北安全。
感覺到奇妙之處了嗎?
其實,當時後軍兩大將,除了李虎之外,就是前面提到,鎮守隴右的大軍閥:念賢。他本來就是不受魏帝跟宇文泰控制的軍閥。
只要能保住太子,保障退路,他就是下一個挾天子的……忠臣啊。
「河橋之役,賢不力戰,乃先還,自是名譽頗減。」
大家都先還,只有念賢被記了這一筆「名譽頗減」。
很顯然事後宇文泰把事情搞清楚了。
危機解除的隔年,念賢就被派往隴左,不知不覺的死掉了。
對,沒讓他回大本營。
這危機怎麼解除?
宇文泰後來跟魏帝成功會合,當時長安大城百姓更是主動起來反抗叛軍。裡應外合,加上宇文泰的姪兒宇文導集結了兵力來援,終於成功奪回長安。
咳,宇文泰真的沒有秋後算帳,只是趙貴從此賦閒長達四年之久。
西元543年,東魏高仲密獻虎牢關投降。宇文泰帶了諸將親自前去接收,趙貴也在其中。
才抵達,就收到高歡來找麻煩的報告。
宇文泰設計引誘高歡先渡河,再奇襲,打得高歡狼狽不堪。
可沒想到,宇文泰親自率領的右軍大勝,趙貴所督的左軍卻是大敗。東軍更藉此緩過氣來,重新聚集,給追擊的宇文泰一個迎頭痛擊。
這場邙山之戰,可說是兩魏交戰以來,宇文泰敗得最慘的一次。說不得,只能施展諸葛亮自貶之術。
皇上當然說:「大寇未除,丞相不能貶。貶其他人好了。」
誰最欠扁?從敘述上就知道趙貴被點名了。
趙貴當時是侍中、驃騎大將軍、領雍州刺史。有三個頭的怪物,給你砍幾個又怎麼了?這種就演一演而已,難道諸葛亮跟趙雲還真的會下台一鞠躬啊。
軍令狀只有馬謖會觸發嘛。
宇文泰隨即發起大徵兵,接著入朝掌握朝政了。
那大徵兵給誰?
趙貴繼續以驃騎、大都督的身分領軍。
老大都入朝了,趙貴的官也很快加回來:御史中尉加大將軍。監督,執法,掌軍,三效合一。
如果說宇文泰是自帶諸葛亮體質的劉備,趙貴就是魏延加趙雲的完全體。
都給你們演好啦(丟筆)。
548年,東魏大舉進攻西魏的河南軍閥。以前這種軍閥就是大家的緩衝,為什麼東魏突然決定翻臉?
因為高歡死掉了。他的兒子高澄,打算收掉侯景,所以要先破攔路虎。
宇文泰派出趙貴,一邊徵兵一邊出發救援。
志在徵兵不在救援。
於是,軍閥死掉了。
西魏得到了兵力。
東魏得到了進討侯景的康莊大道。
又是一個大家樂。
班師回朝的趙貴,很快的晉升為柱國大將軍。是為西魏八柱國之一,這什麼東西我們有機會再聊。
後面他打打柔然,當了什麼官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西魏又換了兩個皇帝,東魏變成了北齊,南梁覆滅為陳代。
隔年,西元556年十月,宇文泰過世。
十二月,魏帝禪讓給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
宇文覺才十六歲。
這事絕對不是他策劃的,很簡單,因為北周建立後,是倚靠西魏柱國的力量,繼續當頂梁柱。
宇文之柱,不是小覺覺,而是晉國公宇文護。
宇文護更以謀反罪名,誅殺了趙貴,逼獨孤信自殺。
關於趙貴的結局,我們這裡就輕輕放下吧。
畢竟趙貴的離去,又是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到時,還有很多很多要說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