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淡實濃的烏龍茶香
導演:許鞍華
演員:葉德嫻、劉德華
如果是別的導演處理【桃姐】,想必狗血有多少就灑多少;我看的過程,沒掉過一滴眼淚,很多段落會產生自揪心的痛,或是引發我的思考及想像。身為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一員,我一直很喜歡導演許鞍華,在我印象中,她還沒媚俗過,好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桃姐】裡,她採取一個紀錄片類型的電影架構,拼貼桃姐鍾春桃(葉德嫻 飾)和梁家的少爺Roger(劉德華 飾)之間的人生故事。
因為自覺,許鞍華沒讓【桃姐】變成八點檔通俗劇;因為自制,我可以理解很多人覺得電影淡而無味的觀感。我們已經被台灣的新聞媒體或電視棚內劇,訓練得太麻辣,對於不夠戲劇性的東西,快變無感。觀賞【桃姐】過程,許鞍華採取的電影美學,是我覺得很玩味的點,平淡並不是無聊,「A Simple Life」-【桃姐】的英文片名,在「簡單」與「樸素」之間,電影劇情的點到為止,有著傳統文人在文學藝術繪畫美學裡「留白」的韻味。
十三歲開始在梁家幫傭,半個世紀後,這個家族只剩桃姐與Roger一起生活;中風住院的桃姐為了不帶給別人麻煩,主動要求入住老人院。。。導演許鞍華以該片監製李恩霖真實故事為本,刻劃劉德華與葉德嫻主僕間的情誼,其實寫的是香港從過往至今的世道變遷。
這些年華語電影,在兩岸三地的合拍風潮、大陸電影市場獨霸,台灣跟香港紛紛反思「在地化」這件事,如何拍出屬於自己在地文化,引起共鳴的故事;許鞍華過往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已經開始在處理香港集體記憶這議題,【桃姐】更是聚焦於此 。
桃姐這個角色,是一個小人物,一生並未如名字般「春桃」燦爛,她只管默默地在梁家做事,奉獻畢生來服侍主子,這是香港上一代基層的寫照。桃姐的價值觀不一定符合現代社會標準,有時處在現代社會裡,她率真直接的態度,反而出現了許多尷尬;這份尷尬如果被解釋為香港人在九七至今的心情寫照,我也不會訝異。
只是桃姐這樣的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反而會讓我思考許鞍華的創作目地。在冷凍室大費周章的檢蒜頭,而被惡作劇;每天買菜、煮食、玩貓的平凡事,桃姐對於她的專業範圍,特別是烹煮這件事的一絲不茍,表現的不是香港人如何面對無情生命磨難,而是平常生活中不會注意到的感悟。
而在這一代香港人-Roger的身上,常在大陸、香港擔任電影財務製片,在專業範圍裡盡心勞力,結束工作就回到香港,依靠桃姐照顧起居;雖然身處電影圈,被誤為技工、計程車司機,他會自我解嘲;劉德華這個角色的力道,在處理中風後的桃姐搬到養老院才漸漸出現;眼前的桃姐是多年如母的人,但Roger答應她讓她搬到養老院時,那種現實與感情障礙,考驗著「情」與「義」之間的差別。
對於過去、對於上一代,我們總是感受其恩澤而不自知,現在是過去的累積,跨越兩代/階級之間,是人情、是義理,這才是【桃姐】最打動我的地方。這種報恩的心情,在幕前幕後,更引發動人的效應。許鞍華,這位出身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導演,雖然得獎無數,卻在這些年落得籌措資金困窘的地步。她和劉德華談起想拍【桃姐】,後者義無反顧投資、甚至主演,無異也是另一種桃姐與Roger的兩代香港影人關係(註:劉德華銀幕處女作【投奔怒海】的導演就是許鞍華)。
【桃姐】有一幕我覺得很耐人尋味的是,就是養老院的主任(秦海璐 飾),為了讓員工放假自願在春節留守,但是在桃姐問起她家人情況時,她沒做沒任何反應。在這背後可能有很多故事,是可以發想下去的,但許鞍華並不著墨,不過在場面調度下,這樣的空白並沒白廢,反是一個觀影想像的梗;【桃姐】的樸實無華,不只是在角色個性及情節處理,視覺上,場景及服裝一以貫之的都是粗糙低沉的色調,只有在桃姐和Roger的主僕關係時,才有溫暖色調,尤其是片頭片尾相呼應的「等待」映像,那是人情況味的呈現,也是許鞍華對兩代香港人的觀照。
嚴格說來,啟用葉德嫻與劉德華飾演這對主僕,對華人或我自己來說,絕對是高招;延續多年前【法外情】、【法內情】的觀影記憶,劉德華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動作,表現了一種從他出生,身邊就有桃姐的「習慣」。而葉德嫻層次分明的演技,更是讓【桃姐】好看到不行。我不太贊成葉德嫻只是擬老的表演說法,從白頭到中風,手術到彌留,葉德嫻的演技好,好在跟許鞍華的場面調度合而為一,好在餘韻流長的不彰顯;那幕桃姐翻著不捨得丟的舊相片、衣物,邊述說著過往,身旁的劉德華聽著仰身的神情,再續前緣的這對銀幕母子,那化學效應簡直是神奇。
看著桃姐一步步邁向人生終站,正如預告片所說:「記憶從未遺忘,生命亦無遺憾。」沒有激情催淚,桃姐這個暮年老人的故事,對於人生下半場開始的我,醞釀著一股似淡實濃的情感相依的力量。在喧鬧的電影和現實世界裡,【桃姐】就像喝口凍頂烏龍,值得慢慢享受回甘的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