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好一段時日,認真拜讀了全球暢銷書《人類大歷史》,除了讚嘆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豐富學養、博學多聞,深深覺得: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人類還淨是瞎折騰!
人類曾經有長達250萬年的時間,靠採集及狩獵維生,可以說人類身體天生適合爬爬果樹、追追野鹿野兔;直到1萬年前,發生農業革命,人類為了更安穩幸福的生活,開始種植小麥,但人類的脊椎、膝蓋、脖子和脚底,開始付出代價,研究發現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出現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和疝氣。所以作者認為,其實不是人類馴化了小麥,而是小麥馴化了人類。
除了食物,人類也不斷在追求財富方面下功夫;古代人們認為全世界的財富總量有限,而且還可能萎縮,商業是一場零和遊戲,例如開了一家麵包店會獲利,肯定是搶了隔壁麵包店的利益。但,資本主義出現後,人們想法改變了:開了一家新的麵包店並不代表隔壁的麵包店利益會受損,因為消費者會培養出新的喜好、吃得更多,經濟大餅可以無限膨脹。聽起來很美好的理論,卻造成資本家荷包滿滿,數百萬計的勞工落入赤貧。雖然全球經濟大餅已遠大於1500年前,但許多非洲農民和印尼勞工,就算整日辛勞,卻遠比他們的祖先貧困!
至於讓人類最驕傲的科學呢?是的,它確實為人類帶來很多好處,例如醫療的進步和壽命延長,但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毀滅和戰爭,例如塔斯馬尼亞島民滅絕、古印加文明消失、生物戰、核戰…。折騰了這麼許多,科學發展究竟是否利大於弊,讓壽命增長的人類更加幸福快樂呢?
當討論快樂時,人們通常以財富和健康衡量,根據研究,金錢確實會帶來快樂,但有一個限度,超過限度後效果就不明顯。至於健康,研究發現:疾病會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斷惡化,或有持續不止的疼痛,否則疾病並不會造成長期的不快樂,人們會調適與之共存,覺得自己快樂程度和其他人差不多。
也有人認為快樂是主觀感受,然而作者認為這不過是現代自由主義獨有的觀點,因為一般人自己的主觀感受喜好不一定可信;舉例來說,假設有個心理家,想調查吸毒者的快樂指數,經過調查,發現所有吸毒者都說吸毒時最快樂了,那這位心理學家是否該發表一篇論文,告訴大家想快樂就去吸毒?
所以大多數宗教和哲學看待快樂的方式都和自由主義非常不同,其中最看重快樂這個問題的就是佛教,它認為快樂既不是主觀感到愉悅,也不是主觀感到生命有意義,而是要放下《貪求主觀感受》這件事,因為每個主觀感受都是電光石火的波動,每個瞬間都在改變,如果太看重這些內部的波動,就會太過執迷,心靈也會焦躁不安。
作者用了一個我很欣賞的比喻: 就像有些人已經在海灘上站了數十年,總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讓這些海浪永遠留下來,同時又想躲開某些《壞的海浪》,希望這些海浪永遠別靠近,就這樣一天一天,這個人站在海灘上,把自己累得半死,癱坐在海灘上,讓海浪就這樣自由來去,忽然發現: 啊~這樣的平靜,多好啊!
綜觀智人的發展歷史,似乎總是汲汲營營,不僅想抓住好的海浪,甚至想創造出好的海浪,但結果常常是憂喜參半,有時甚至徒勞無功,不但沒有增強全人類的福祉,還給地球帶來海嘯,引發生態浩劫…或許,這次的疫情是一個契機,讓人們能停下脚步,好好思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否則,為了貪求種種感官感受淨瞎折騰,損人不利己,還自詡為《智人》,也是令人汗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