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瘋靡雙週報〉第32期

2022/3/23
主編:Arong
副編:大口

社群平台身心健康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不熟識的人得以在此連結,減緩現實世界中的孤獨感;又相較於實體互動,在社群平台上透過使用表情符號、貼圖或迷因亦能緩解人與人直接互動時可能的衝突及尷尬;社群平台更是提供了人人表現自我的機會。然而當假資訊充斥、網路霸凌無法遏止、在建立健康的心態前演算法又不斷丟出偏頗價值的訊息,社群平台帶來的負面效益將超越其正面效益。
就使用者比例以及身心成熟度而言,如何保護網路世代的青少年是討論此議題最為重要之部分,日前許多報導即指出如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社群平台隱含著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傷害。尤其2021年各級學校因疫情嚴峻被迫採取遠距教學,不但學校作為一學生與同儕實體互動、增進人際關係以及形塑個人的環境,其教育功能受到某程度的影響,因為課後少了與同儕相處的時間,青少年更多了許多時間在使用社群平台上,無疑的坦露在身心健康受害的風險之中。本期雙週報欲以社群平台對網路世代的身心健康影響為主軸,整理相關報導及資訊。
網路世代,泛指一群自小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由科技發展形塑的社群關係與價值觀深深影響了此世代的自我認同。隨著科技進展,這群孩子在網路的陪伴下逐漸成長,世界局勢、文化的轉變,也讓這個世代擁有獨特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這群新世代似乎較「不快樂」,節節上升的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自殺率,呼籲大家更為重視這個議題。
處於傾向同儕團體的青少年時期,「自我認同」是很重要的心理發展,而在這個階段,自我認同常建立在真真假假的狀態當中,社群網路上的經驗在此時更容易使人迷失。針對屬於此世代特徵的「網路」,或者進一步而言,社群軟體,可能影響身心健康的論點逐漸展開討論,以下就幾點分別論述。

-錯失焦慮-
錯失焦慮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作為一種歸屬在群體之中的原始渴望,在過去人類文化發展扮演了重要影響。而在數位時代,隨著接收及傳遞資訊的方式更加便利及快速,錯失恐懼也因而更受到驅動。擔心下線之後可能錯失訊息的焦慮,使社群平台成為一股巨大的壓力,盤據、滲透入生活,並隨時拉扯、牽動緊繃的情緒,進而產生焦慮、憂鬱等情緒症狀。

-旁觀角度-
依賴社群平台表達感受、接收觀點,社群媒體不但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社群上的回應亦影響自我內在認同,進而可能左右幸福感。社群平台上以「旁觀角度(outside-looking-in)」來表現自我的方式,易因反覆的比較心態而肇生巨大焦慮,並進而引起自認「相形失色」的自卑感,此外,為擺脫孤獨與追求連結,以在社群網站積極展現自己為手段,並由「讚與分享」建立外在認同,滿足、安心隨「讚數」而來,卻相當短暫,因此促成了一波又一波無止盡的追尋,然而這竟是一場註定會輸的競賽,永遠贏不了,因為最終沒有人能獲勝。

-多元價值與徬徨無助-
數位時代使自由更加膨脹,卻也讓網路世代的不安定感大幅增加。網路的多元性支持大家往不同方向發展,鼓舞青少年「展現自我」,然而,有別於傳統社會紐帶對個人權利形成束縛而提供的安定感,當自由權利從這些紐帶中解放,卻可能使青少年在多元價值的汪洋中載浮載沉、焦慮無助。

-線上心理測驗:一把雙面刃-
報導指出,社群平台上流行的心理測驗、自我精神疾病檢查使青少年產生自我懷疑,甚至認為自己罹患多種精神疾病,這樣的測試雖然可以幫助青少年釐清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但卻可能讓使用者做出錯誤的診斷並延誤重要的治療。另一方面,藉由平台分享心理疾病經驗能增進大眾理解,然而透過觀看影片自我診斷,青少年可能認定自己有著特定診斷並產生強烈的執著,而對其之自我認同、性格及人際發展產生影響,此外,這些「自我診斷者」的發言、舉止,可能對於疾病當事人產生傷害,亦可能引致新的標籤及汙名化。
除了以上幾點,減少實際社交互動、長期處於社群媒體的回聲室與過濾氣泡、無所遁形的言語霸凌,及更強烈的同溫層效應對於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亦不容小覷。網路作為一把影響心理健康的雙面刃,全面禁止絕非解方。針對網路霸凌,Tiktok即在去年11月與董氏基金會及諮商心理師公會合作,發起為自己發聲反霸凌活動;亦有愈來愈多諮商心理師設置粉絲專業,善用社群媒體直播平台的便利性、媒體豐富性、社會臨場感、社會支持性以及效益性,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按讚與直播主的回覆給予觀看者不同需求的回應;在各界對於社群平台的疑慮之下,舊有的平台業者開始調整平台模式,例如設置兒童版本、不再顯示「倒讚」總數或者使用者可自行選擇隱藏按讚數量,新興的平台亦重新思索社交網路的本質以及人們的需求,嘗試改變目前社群平台的數據生態。如何在新的時代發展出新的適應模式,值得身處「網路時代」的我們持續深思及討論。
參考資料: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