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秉持著凡事有利皆有弊的觀點,社群網路帶給人們便利的生活,同時也讓人產生過多的焦慮與比較心態。本文與各位分享3個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幫助你好好活著。


▍你聽過數位文明病嗎?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便利,但這些便利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人類一直在創新,同時也在面對創新所帶來的問題。此刻,我們面臨的正是社群網路所帶來的身心健康大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以下是三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幫助你降低比較心態,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1.)減少手機使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經常使用手機會讓你忽略真實世界裡的美好事物,可能會讓你的大腦一直處在敘事迴路狀態。說白了,就是活在想像裡的世界。

  • 加上我們對手機的高度依賴,以及渴望從社群網路獲得快樂的情況下,很可能導致大腦過於敏感,產生手機在震動的錯覺,即所謂的「幽靈震動症候群」。
  • 減少手機甚至關閉APP的通知,都能幫助你遠離此症狀。同時多多關注此時此刻周圍發生的事情,能開啟大腦的直接經驗模式,幫助你擺脫想像所帶來的焦慮。

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焦慮,還能讓你更專注於當下的生活。鼓勵各位每天設定固定無手機時間,逐步養成不依賴手機的習慣。我個人就設定晚上10點後,盡可能不用手機,透過閱讀作為睡前儀式。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2.)經常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感覺」,降低比較心態

人們在使用社交媒體時,經常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展示的生活進行比較,從而產生自卑、焦慮、嫉妒等負面情緒,稱為「社交媒體比較症」。

加上敘事迴路的開啟,通常大腦還會加油添醋很多想像出來的畫面,更加深了自我批判的行為。

  • 問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感覺」能幫助自己覺察情緒,從想像中拉回到現實,較能以理性狀態評估剛才的比較是否為事實。
  • 選擇性的呈現,也是社群上的一大騙局。當你產生比較心態時,也請記得對方跟你一樣是人類,也會有“你覺得沒什麼,但對方覺得很嚴重”的煩惱,只是貼文時將它隱藏起來罷了。

經常練習覺察自己的感受,能幫助你關注線下生活,擺脫比較心態。例如,當你看到朋友在海邊度假時,問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感覺,是羨慕還是嫉妒?這樣的覺察能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的感受,降低比較心態。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3.)改變你輸入進大腦的觀點

「輸入」不同觀點給你的大腦是你必做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基於大腦容易關注負面事物的特性,通常人產生比較心態後,容易產生更多負面想法,導致你越滑社群越容易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 光是告訴自己「這不一定是事實」就已經能幫助自己切斷負面的想法,產生新的且正向的神經路徑,改變你看待事情的觀點。
  • 經常關注真實生活的人,也因為能看見發生在周圍的好事,輸入進大腦的資訊往往也較為正面。練習感激,也是擺脫負面,建立正向思考的好方法。比如,每天寫下三件你感激的事情,可以幫助你轉移注意力,提升幸福感。

總而言之,你能選擇批評自己,也能選擇鼓勵自己,端看你如何選擇。這樣的觀點改變不僅能幫助你減少負面情緒,還能讓你更專注於生活中的積極面。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手機也是造成失眠的元兇?

最後聊聊「數位失眠」問題。我完全不鼓勵睡前使用手機,甚至不鼓勵將手機帶進房間。不是藍光的問題,而是以下兩點:

  • 讓眼睛長期看著手機小螢幕,容易引發「調適疲勞」問題,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眼壓高。正確說法是眼睛的睫狀肌”抽筋“了,因而影響睡眠品質。
  • 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下,人很難及時停用手機,於是延誤正常睡眠時間,導致睡眠品降低。加上「社交媒體比較症」的影響,帶著壓力入睡很難獲得較佳的睡眠品質。
  • 如果你發現無論怎麼休息,隔天精神依然很差,或許該思考是不是有睡前使用手機的習慣,無形的壓力增生,正在破壞你的大腦與心智。

因此,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遠離手機,將有助於提高你的睡眠質量。試著在睡前一小時內不使用手機,並將手機放在臥室外面。這樣的改變將有助於你獲得更好的睡眠。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克服社群媒體比較心態的3個方法,擺脫數位文明病

看來我們人脫離不了網路與數位科技已成事實。因此,聰明的使用手機,是我們現代人都該練習的課題。希望今天分享的零成本小方法,對你有幫助。

  • 最後,很多人會在社群媒體上尋求認同,但我個人認為自己的價值應該由自己給予。畢竟,他人的認同存在著“價值觀”上的差異,我們很難讓所有人都同意自己。
  • 當你渴望不斷向外獲取認同時,只會徒增自己的內心壓力。你可以視他人的認同,為驗證自己有沒有做對方向的參考之一,但不要成為絕對唯一指標。
  • 嘗試設定每天一段無手機時間,專注於現實生活中的活動,或許你會發現自己的價值並不需要來自他人的認可。

加油~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更智慧地使用科技,保持身心的健康。

▶️ 延伸閱讀:滿意人生的達成,你需要理解的3個本質邏輯:人生意義、內在快樂、比較心態

▶️ 推薦閱讀:愛自己別人不一定會愛你好嗎!別再提倡這種雞湯了

▶️ 收聽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03|網路讓生活便利也讓人焦慮:數位時代的3大文明病及擺脫方法》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邀你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8會員
101內容數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 我專注於自我成長,透過腦科學、職場發展、人際關係、人生哲學與感情經營的視角,探索生活中無數的大小議題,並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選擇。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5/01/22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2025/01/22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有時候,在看見別人的生活時,可能會有些羨慕和忌妒,然後產生有些比較心態,但是這些想法往往讓人減少幸福感,想要在心靈上自由,減少比較心態是一種方式 下面分享幾個對於比較心態的幾個心法吧,總共有八點
Thumbnail
有時候,在看見別人的生活時,可能會有些羨慕和忌妒,然後產生有些比較心態,但是這些想法往往讓人減少幸福感,想要在心靈上自由,減少比較心態是一種方式 下面分享幾個對於比較心態的幾個心法吧,總共有八點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