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27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12/7
主編:才斤口大口
副編:佳融
前言:
在最近幾周的新聞報導中,似乎可以看到每當社會事件發生,媒體及社會的討論時常將風向導引至犯罪行為人過去精神科的就診紀錄,唯恐行為人利用刑法19條1項脫免罪責。但一碰觸犯罪就連結至精神疾病的現象,使精神疾病長久以來被貼上的標籤難以撕下,精神疾病當事人也在其中面對不斷的自我否定。本周選錄三篇文章,藉此討論媒體與精神疾病的汙名。

本周第一篇:精神疾患的污名,與以安全為名的暴力 |徐沛然,端傳媒

以往,透過連串的報導、輿論,精神疾病與傷人的連結,一再深刻印在民眾心中,而公部門在如此氛圍下,也往往做出加強關懷、管制的回應。對於媒體的烙印、污名,文中提到,媒體上對於精神疾病的報導,多為負面的呈現,其中又以暴力犯罪為多,此情形或可導因於社會新聞多半以負面、異常事件為主;然而媒體報導暴力或犯罪事件時,往往會將當事人的各種個人特質和事件作成連結,此舉也使精神疾病與暴力、傷人的刻板印象更加強化在讀者心中。作者在文末也提醒讀者思考,社會上對於保護、安全慣於透過「排除威脅」來確保,然而排除所謂「有危險」的人,是否真能夠建立起更好的社會,或其實是自居正常與正義的人們所共同犯下的,一種更為扭曲、可怕的罪行。

本周第二篇:媒體與精障的距離|為什麼媒體大多負面報導精障者?,管中祥,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本文為作者以其過去撰寫的研究論文簡要改寫。文中提及不論是我國或他國媒體在報導精障者時,經常性的與負面資訊如犯罪、危險連結,即便有些正向成就的報導,卻也多會強調精障者原有的「失能」形象。而作者探究了三點形成上述現象的原因,第一是新聞工作者受制於處理資訊的時間有限,使其更加仰賴較具權威者所傳遞的資訊,而多數時候精障者並非這樣的角色,這也使精障者失去了話語權;又是否有過與精障者接觸的經驗,也影響著新聞工作者報導時能否保持中立客觀;最後,因為新聞工作者也是社會中的一員,除了自身在新聞媒體上的專業外,事實上與受眾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所以報導內容的選擇及產製,也會受到其所屬社會文化的影響。(小編:縱然對精障者的污名與歧視並非可單一歸咎於媒體,又或者媒體也有著自身難解的課題,但作為社會大眾接收訊息的主要來源,於傳遞資訊的同時也在建構社會文化,媒體自應體認自己的重要性,如選文結論所言,新聞工作者須強化自身多元文化經驗及貼近弱勢,而新聞機構則應避免藉聳動標語及內容達其商業目的。)

本周第三篇:【記者採訪後記】不要神話,也不要污名:如何填補精神疾病的再現空缺?,張子午,報導者

本文為作者在精神疾病議題的各個面向分別採訪各端角色之後記。在採訪小燈泡媽媽的過程中,作者注意到其注視「他者」之「開放性」,而這樣的開放性不僅是涵納相異於自身的經驗,更讓人思考:今日的他者,可能就是我,只是一些交錯的時空,走向相異的道路。作者也描述媒體上對於主體「日常」經驗的匱乏,如同中國導演馬莉所言:「對於精神疾病的看法,長久以來不是過度『神話』否則就是『污名化』,這是非常沉重的兩扇門,使得人們要不是對前者感興趣,要不就是抱著後者的印象,讓病人也無法跟外面交流。」作者也提到在訪談當事人後,首次能完整的看到、聽見他們在社會上的感覺、經歷,以及對自我經驗的反思,而非只能是被動接受幫助的「病人」。另外,作者從歷史的脈絡,理出社會是如何發展出對於精神醫療的「現代性」直線想像,而在本土經驗的遺落中,龍發堂則彷彿是條裂隙,使人看見過去自發展現對精神醫療的回應與對抗。從作者的發現,提示了我們如何使精神經疾病的再現空缺能夠填補、而更完整。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都會區以外的精神醫療資源》專題 台灣的醫療資源不患寡而患不均,許多非都會區的資源依然匱乏,尤其精神醫療更是容易被忽略。本期《瘋靡雙週報》選錄了兩篇文章,討論關於都會區以外的精神醫療資源。
文章翻譯〈當治療師跟自殺搏鬥——從汙名和羞恥中釋放自己〉 心得分享〈受苦者的潛在療癒力——論精神疾病當事人作為心理健康臨床工作者的可能性〉 本期雙周報翻譯一篇好文,並於文後摘錄譯者心得,誠摯地與讀者分享。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是一本人類學家觀察精神科醫師的田野紀錄,時空背景是1990年代美國,作者魯爾曼記錄了當時精神醫學的教育訓練與臨床實作的實況,以及管理式照護是如何影響治療典範的轉移與醫療系統變革。
人物訪談:我和姐姐在家/枷的症頭裡奔跑─躁鬱症作用下的手足圖像
《都會區以外的精神醫療資源》專題 台灣的醫療資源不患寡而患不均,許多非都會區的資源依然匱乏,尤其精神醫療更是容易被忽略。本期《瘋靡雙週報》選錄了兩篇文章,討論關於都會區以外的精神醫療資源。
文章翻譯〈當治療師跟自殺搏鬥——從汙名和羞恥中釋放自己〉 心得分享〈受苦者的潛在療癒力——論精神疾病當事人作為心理健康臨床工作者的可能性〉 本期雙周報翻譯一篇好文,並於文後摘錄譯者心得,誠摯地與讀者分享。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是一本人類學家觀察精神科醫師的田野紀錄,時空背景是1990年代美國,作者魯爾曼記錄了當時精神醫學的教育訓練與臨床實作的實況,以及管理式照護是如何影響治療典範的轉移與醫療系統變革。
人物訪談:我和姐姐在家/枷的症頭裡奔跑─躁鬱症作用下的手足圖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