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道霈《淨土旨訣》

    清.為霖道霈《淨土旨訣》   (象山慶2022.7.16)
    明末清初為霖道霈禪師(1615-1702)云「吾志在禪宗,而行在淨土」,《淨土旨訣》是其淨土思想代表作,闡釋「依教起信,宣揚淨土」、「發真實心,願生極樂」、「看破身心,專念彌陀」的理論。龔岸齋序:
    佛祖門庭,方便不一,而求其直截簡易,廣大精微,無如淨土一門,昔人謂「生死海中,念佛第一」,非虗語也,嘗稽彌陀經中,如來親宣,六方共讚;而諸大乘經論,亦皆勸進叮嚀;至如歷代宗匠,如天台,南獄,長蘆,永明,慈受,中峰諸師,無不極力讚揚者。良以此之法門,以之自利,則一生可以取辦;以之利人,則三根可以並收。而究其旨歸,又與禪宗之旨合。......
    依這幾句序文,可信淨土念佛門的簡易、廣大,但稱一句之佛號,總括三乘而無遺,若於此自信而教人信,則利己(一生成辦)又利人(三根普被);是故,彌陀發願成就之際,釋尊親宣、諸佛共讚、經論勸進、祖師弘揚,乃「台賢性相禪律密」各宗之歸元也。茲錄幾則法語,分類以饗蓮友。
    修行念佛必須「出家」?
    答龔岸齋居士淨土八問禪淨行人,不論在家出家,惟看其因地發心,真實與否,若果發心真實,雖居家與妻子眷屬團聚,智眼精明,妨礙他不得,古今眼見耳聞,在家得道者,儘有其人,歷歷可考,何必人人盡出家參訪,然後可以學道乎,所以《華嚴經.淨行品》中,令行人善用其心,觸境逢緣,發一百四十願,其首願云:「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若果知家性本空,則一切隨緣,不生貪戀執著之心,抱子弄孫,嘻笑怒罵時,皆足以開發性地,裨助正觀,何在家出家之足云乎,若發心不真實,不惟在家不能得道,即出家亦只是個隨行喫飯僧耳。
    念佛人對娑婆的種種,不貪不戀,乃能專心淨土:
    溫陵龔岸齋居士請示修淨業法語云:父母所生之身,六塵緣影之心,生住異滅,念念密移,剎那變壞,無可憑恃,所以現前身心,正當痛自看破。
    淨業行人,青天白日,於是非愛憎之境,雜然橫陳時,打失正念,隨境漂流者,往往有之,況睡夢中乎,總由娑婆之情重,淨土之念輕,……看破娑婆世界上事總是苦是妄,無一件真實可以留戀,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白日開眼時,正念若不失,則夜間眠夢時,自然亦不失,夢中既不失,則死時正念現前,亦不失矣。」
    普勸念佛文:夫人之情莫不厭苦而欣樂,捨苦而取樂,今有極苦而不知厭捨,有極樂而不知欣取,非大惑歟?極苦者,此堪忍世界,生老病死,種種逼迫是也;極樂者,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清淨莊嚴是也,古德以眾生長迷,不達苦樂之故,乃合兩土而較量之,.......二土較量,境緣逈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能悉舉也,今據此而審觀之,娑婆之苦既如此,西方之樂又如彼,而世之人懵然,廼不知欣之厭之,取之捨之者,皆由多生妄習,葢覆自心,智慧不生,晣理不明故也。
    演善導和尚「普勸念佛偈」八句
    漸漸雞皮鶴髮,光陰密密摧拶,見他老態堪憐,不解自己觀察,須知是身非身,一似瀑流聚沫,普勸及時念佛,勿待氣衰力脫。
    看看行步龍鍾,咫尺千里難通,回想當年足力,枉自蹭蹬塵中,未曾踏著實地,那解反省己躬,普勸及早念佛,下坡快便難逢。
    直饒金玉滿堂,日夜打算思量,一旦撒開兩手,都屬別人主張,昧卻自家寶藏,貪他瓦礫愴忙,普勸盡施念佛,西方乃是寶方。
    難免衰殘老病,世間若箇能信,只恃氣血剛強,那思老病跟定,一旦纏綿枕席,八苦交煎難禁,勸君趂健念佛,直入蓮胎托孕。
    任爾千般快樂,豈知樂是苦因,通身都是罪業,永劫不免沉淪,善惡冥中有簿,件件錄上姓名,普勸一心念佛,慧光燭破迷情。
    無常終是到來,萬般一旦拋開,空占青山片地,徒將白骨深埋,了無一物是我,豈有纖毫帶回,普勸預先念佛,蓮根厚自栽培。
    唯有徑路修行,一日勝過千生,只貴當人行願,亦復仗佛光明,三昧時時成就,罪垢念念冰清,普勸信心念佛,蓮臺上品標名。
    但念阿彌陀佛,不須別求法門,直下轉凡成聖,一似北溟化鯤,句句珠聯不斷,字字鏡照毋昏,見佛隨念即見,娑婆淨土休論。
    念佛偈
    徑路修行唯念佛,六根都攝一心明,娑婆翻轉成安養,碧沼青蓮火裡生。
    生死輪迴無了日,一心念佛往西方,親見彌陀聞妙法,菩提果熟自馨香。
    苦苦甜甜空世界,昏昏擾擾夢身心,眾生極苦誰能捄,唯有彌陀願力深。
    死死生生何日了,流流浪浪幾時休,不知念佛歸家路,苦海何由得出頭。
    極厭娑婆苦,尤虞後世差,一心勤念佛,托質白蓮花,
    死生有怖畏,當依佛功德,直下見彌陀,何須問彌勒。
    其方法有二:1.「日誦大乘」、2.「一心念佛」,以此功德迴向,願生淨土。
    1. 答龔岸齋居士淨土八問「淨業行人,讀誦大乘經典,正使開其理性,堅其正信,……今不必執一,各隨其便:樂讀誦則省片時讀誦,迴向西方;樂一心念佛,即一心念佛,惟務使正念純一。
    2. 溫陵龔岸齋居士請示修淨業法語 :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兩字,不離於口,謂往生淨土,要須有信,信千即千生,信萬即萬生,……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理。
    答龔岸齋居士淨土八問不管現生悟不悟,二六時中,惟一心念佛,勿使暫時忘却,若忘,即須記起,發大願力,決定往生。
    念佛有理念,有事念,若事念者,惟一心念去,務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續,葢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續即是散,不昏不散,一句佛號,歷歷現前,久之自然成就念佛三昧也。理念者,達得現前能念之心,所念之佛,因緣合成,本無所有,當體性空,是念而無念也,雖然性空,而能念之心,所念之佛,歷歷現前,是無念而念也,……。今不管是事是理,惟將一句佛號,一心念去,白香山所云,「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直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久之純熟,三昧成就,自然無事之時,靈照不昧,應酬之際,正念不忘也。
    結論:
    答張確菴太史書淨土法門,如天普盖,三根皆攝,……若不願生淨土,總在三界頭出頭沒,脫生勝處,轉身之間,福盡沉淪,又是從頭起,不可不著力也。娑婆苦海,種種逼迫,正是成就吾人修行處,歡喜順受,不可別生異念;淨土諸書,時一觀覽,庶不生疑阻,以負釋迦老子苦口婆心,勸歸極樂也。
    《還山錄》普通年蓮社圖贊:茫茫苦海,回頭登岸者,寧有幾人?狠狠殺機,垂念含生者,實為罕見。……念佛也,復本源廣大清淨之性,立華開見佛之因。事出一時,功存永劫,真娑婆界中不思議功德也。三界火宅,熱惱攸長,一聲佛號,當處清凉。……究竟同歸,西方極樂,蓮華化生,因果不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世世生生,以法相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