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環境保育怎麼落實?先從體驗大自然開始?!

「生態旅遊」近年來漸趨流行,也被當作提升大眾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方式,但到訪偏遠的郊野、杳無人煙的秘境去看動植物,就是生態旅遊嗎?就算不遺留任何垃圾,人類的足跡本身會不會就是一種對環境的擾動?讓我們一起思考,生態旅遊的意義與願景究竟是什麼,又由生態旅遊衍生出哪些爭議呢?

生態旅遊的理想樣貌

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定義:
「生態旅遊為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 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
據此,生態旅遊是以「人類的保育責任」為前提,在對環境造成最小影響的情況下進行旅遊,同時與當地的人文活動取得平衡。
上述的定義偏向較為消極的「不破壞、不侵擾」,而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更在2013年進一步為生態旅遊賦予了願景,將其定義為
「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 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
由此,生態旅遊又多了一層教育意義,亦有了更積極的目標。除了遊憩以外,參與生態旅遊的人更能從中獲得領略自然知識、獲得正確的保育觀念。

理想的生態旅遊具體如何達成?

撇除隨意丟棄垃圾等嚴重破壞生態的行徑不談,我們還能注意哪些細節?
首先,消極面上,活動、飲食、營宿皆須採取低環境衝擊的方式;而積極面在於遊人需對生態有更多了解,因此能聘請當地的生態解說員,並支持該地區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同時尊重當地文化及居民隱私。

生態承載力

最後,讓我們來了解「生態承載力」的概念。
在所有人都守規矩的情況下,遊客數量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因素。
生態雖有復原力,但當到訪的遊人超過環境能夠負荷的數量,就算每個人都有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仍會對環境產生衝擊。
例如透過各種交通方式前往該地時,將產生空氣污染及停車問題。在淺海地區,部分珊瑚礁因大量遊客的防曬乳融入海水而死亡;而在山林中,一些原本覆蓋植被的地方,在遊人頻繁踩踏之下,植物會漸漸死去,更因土壤被壓實而停止生長,露出表土。再者,動物也可能因人類活動而縮減活動的場域,如敏感的雀鳥、大型哺乳動物,都將遠離遊人經常出沒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在森林遊樂園區關閉的疫情期間,國家公園管理處能拍攝到罕見動物的原因,少了人類的威脅,動物們又能重新在棲地活動。
然而,要計算一個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並不容易,能容納的遊客數會因不同地點的特性、季節、遊人的到訪頻率、逗留時間、步道分布等等互相影響、交織的因素而有所變化。因此,除了保守地限制遊客數量,我們更應採取積極作為來保育環境,才能促進永續發展的目標。

生態旅遊,然後呢?

在一場理想的生態旅遊中,人類體驗自然、向自然學習的同時要保護環境生態不受破壞,而在結束生態旅遊後,我們除了回憶與相片,還能帶走什麼?
體驗與動植物共生共存所帶給我們心靈的放鬆與感動,能不能化為對土地永續的關懷?下一篇文會介紹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看看片中主角在領略生態之美後,他的心境產生了什麼樣令他意想不到的變化,後續又採取了哪些積極的行為來保育海洋。
延伸思考:
  • 你有生態旅遊的經驗嗎?是否在旅途中有什麼發現或者感觸?
  • 思考「便利商店進駐離島」一事,會帶來什麼好處以及潛在問題?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雙眼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